一种pp-r抗菌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69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pp-r抗菌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管,特别是一种PP-R抗菌给水管。
背景技术
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体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特别是与被病菌感染的饮水有关,大约60%以上的疾病是通过饮水传播的。塑料管作为替代镀锌钢管的新一代给水管,明显改善了给水管的功能,但是在抗菌这个层面上做得还不够好。现在社会上有出现有机抗菌给水管,有机系抗菌剂以吡啶盐、四价铵盐、乙醇等为主要成分,以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一S H酸化、代谢受阻为主要杀菌机理。由于有机系抗菌剂存在安全性问题及耐热性差、易水解等缺点,所以针对现有技 术和装置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抗菌效果显著的给水管,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另外,由于塑料管材都具有渗氧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料管材的渗氧量增加,导致塑料加速“热氧老化”,降低了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菌效果显著和寿命长的PP-R抗菌给水管。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PP-R抗菌给水管,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具有阻氧层、保温层、主体层和抗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载纳米铜抗菌层;所述主体层为PP-R,所述保温层为包覆于所述主体层外的发泡塑料层;所述阻氧层为EVOH层。本实用新型的阻氧层的材料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V0H),该EVOH共聚物是高度结晶体,不仅能对气体、气味、香料溶剂等具有优异的阻断作用和阻氧作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弹性、硬度、耐磨性、耐气候性等作用,保护塑料过早“渗氧老化”。保温层为一定配比称量的低密度聚乙烯及各种助剂(发泡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滑石粉、钛白粉、硬脂酸钙等)所组成的发泡粒和聚丙烯(PP)等混合而成的发泡塑料层,由于发泡塑料层具有密集并相互紧邻的发泡气孔,因而能隔绝包包覆的主体层热量的散发和外界冰冻的侵蚀。抗菌层的材料为载纳米铜抗菌层,由于抗菌层直接与水流接触,具有对水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能有效地抑菌和杀菌功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PP-R抗菌给水管径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1]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一种PP-R抗菌给水管,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具有阻氧层
11、保温层12、主体层13和抗菌层14,抗菌层14为载纳米铜抗菌层;主体层13为PP-R,保温层12为包覆于主体层13外的发泡塑料层;阻氧层11为EVOH层。抗菌层的材料为载纳米铜抗菌层,由于抗菌层直接与水流接触,具有对水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能有效地抑菌和杀菌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PP-R抗菌给水管,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具有阻氧层、保温层、主体层和抗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载纳米铜抗菌层;所述主体层为PP-R,所述保温层为包覆于所述主体层外的发泡塑料层;所述阻氧层为EVOH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P-R抗菌给水管,所述管体由外至内依次具有阻氧层、保温层、主体层和抗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载纳米铜抗菌层;所述主体层为PP-R,所述保温层为包覆于所述主体层外的发泡塑料层;所述阻氧层为EVOH层。本实用新型的抗菌层的材料为载纳米铜抗菌层,由于抗菌层直接与水流接触,具有对水流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能有效地抑菌和杀菌功能。
文档编号B32B1/08GK202733204SQ2012203940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倪锦平, 刘明华, 张锋 申请人: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