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竹木胶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30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竹木胶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木胶合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作集装箱底板的竹木胶合板。
背景技术
集装箱底板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传统的竹木复合集装箱所用的底板以一层竹或一层木为中心层,上、下结构对称,竹帘和木单板纵横交错复合,分别承担纵横向强度,如本申请人的专利CN200960685Y。但这种竹木胶合板存在以下问题:1、纵向静曲强度和弹性横量偏低,达不到要求;2、存在竹帘与竹帘的胶合,易出现胶合不良的现象,且热压压力高、机器故障频发。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向静曲强度强、弹性模量高的集装箱竹木胶合板。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装箱竹木胶合板,包括底层、面层、上层、中层、下层;其底层和面层为横向木单板,在上面可以设有饰面纸;上层和中层为纵向木单板与长竹帘或短竹帘间隔胶合;下层为纵向木单板与长竹帘间隔胶合。所述的长竹帘是将若干平行长竹条用细绳横向系绑组成,短竹帘是将若干平行短竹条用细绳横向系绑组成,所以长竹帘即为纵向竹帘,短竹帘即为横向竹帘。所述的竹木胶合板的总层数可以视情况而定,这种组坯结构虽然不对称,但使用连续式机械加工方法,通过合理材料搭配,可使板材非常平整。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特点为该竹木胶合板结构不对称,竹木间隔组坯,竹帘、木单板纵横交错,分别承担纵向、横向强度,提高了纵向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结构增加了木单板的使用比例,降低了成本;没有竹帘和竹帘胶合,胶合性能得以提高,板材边缘孔洞减少;另外,组坯后在135-145℃、单位压力为3.0-3.5Mpa的条件下,制成的竹木胶合板密度为0.8-0.9g/cm3,具有高强度、耐酸、耐碱、耐磨且防水功能好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23层竹木胶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21层竹木胶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23层竹木胶合板包括底层、面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其中,底层和面层为横向木单板3,上层和中层为纵向木单板4与长竹帘I或短竹帘2间隔胶合,共13层,下层为纵向木单板4与长竹帘I间隔胶合,共8层,同时,在底层和面层上设有饰面纸5。如图2所示,21层竹木胶合板包括底层、面层、上层、中层、下层;其中,底层和面层为横向木单板3,上层和中层为纵向木单板4与长竹帘I或短竹帘2间隔胶合,共13层,下层为纵向木单板4与长竹帘I间隔胶合,共6层,同时,在底层和面层上设有饰面纸5。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竹木胶合板,包括底层、面层、上层、中层、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和面层为横向木单板(3),上层和中层为纵向木单板(4)与长竹帘(I)或短竹帘(2)间隔胶合,下层为纵向木单板(4)与长竹帘(I)间隔胶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竹木胶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和面层设有饰面纸(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竹木胶合板,该竹木胶合板包括底层、面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其底层和面层为横向木单板,上层和中层为纵向木单板与长竹帘或短竹帘间隔胶合,下层为纵向木单板与长竹帘间隔胶合。本竹木胶合板结构不对称,竹木间隔组坯,竹帘、木单板纵横交错,分别承担纵向、横向强度,提高了纵向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该结构增加了木单板的使用比例,降低了成本;没有竹帘和竹帘胶合,胶合性能得以提高,板材边缘孔洞减少;另外,组坯后在135-145℃、单位压力为3.0-3.5Mpa的条件下,制成的竹木胶合板密度为0.8-0.9g/cm3,具有高强度、耐酸、耐碱、耐磨且防水功能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21/14GK203031700SQ2012206444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吴植权, 王晶 申请人:南通新洋环保板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