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前筛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481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造纸机前筛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有关于造纸织物,其被设计成具有上部织物层与下部织物层的多层编织物。上部织物层具有多条上部纵向纱线和多条上部横向纱线,其中上部纵向纱线仅在上部织物中延伸,所述上部横向纱线与上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并且各自主要地在上部织物层中延伸。下部织物层具有多条下部纵向纱线和多条下部横向纱线,其中下部纵向纱线仅在下部织物中延伸,下部横向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并且仅在下部织物层中延伸。上部织物层具有在其上侧由九条上部纵向纱线和三条上部横向纱线的重复上部组织图案。在上部组织图案中,上部组织图案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中的每一条具有以下进程:在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随后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并且在之后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其中,在上部组织图案中,对应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被布置成在横向方向上与邻近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偏离了三条上部纵向纱线。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些被设计成接结横向纱线,为使上部织物层与下部织物层连接,在其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的进程期间,它们可以暂时改变到下部织物层中,并且在那里至少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
【专利说明】造纸机前筛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多层造纸机前筛浆机,例如,涉及造纸机的纸张成形筛,如涉及分别在用于纤维悬浮液和造纸纤维的排出/过滤的造纸机的湿部的纸张成形部分中的造纸过程中所使用的纸张成形筛。这种类型的前筛浆机主要用于具有低纸重和与印刷适性有关的高要求的高品质绘图型纸。这些纸可以通过所谓的夹网成形器以高达2,OOOm/分钟的速率来制造。就此而言,对前筛浆机的机械稳定性、排出性能、纤维支撑、减少的标记趋势和寿命具有高要求。
【背景技术】
[0002]造纸的主要过程是通过使用所谓的纸张成形筛借助于造纸机的湿部的纸张成形部分中的过滤来排出纤维悬浮液或纸纤维来实现的纸张的成形(=纸张成形)。
[0003]就此而言,纤维悬浮液可以理解为悬浮在水中的机械纸浆或化学纸浆、填充物和辅助化学试剂的混合物。
[0004]为了能够尽可能均匀地制造纸张,必须在纸张形成到约99%之前立即增加或设定纤维悬浮液内的水量。这确保纤维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这有利于有待成形的纸张的品质。
[0005]水量通过纸张成形部分内的上述过滤过程(即,在纸张成形过程期间)减少到约80%。纸纤维以及填充物和辅助试剂以非纺织物的形式以均匀分布的方式保持在造纸机前筛浆机上。
[0006]虽然在过去排出过程主要借助于应用到长网造纸机的造纸机前筛浆机来发生,但是现在主要使用双筛选机,例如以所谓的夹网成形器的形式。这些双筛选机的特征在于,纤维悬浮液被注入到形成在两个造纸机前筛浆机之间的夹网中,这样使得排出可以通过两个前筛浆机同时发生,由此有可能显著加速过滤过程并且因此也加速造纸机的制造速率。现在存在用于具有低克重的纸类型的造纸机,其能够以高于2,OOOm/分钟的速度来制造。对于有待制造的纸和造纸机中存在的条件的极端要求需要设计例如用于此目的并且同时提供高纤维支撑、高开阔和高机械稳定性的纸张成形筛。此外,织物的低标记趋势(即,纸成形筛的高均匀性)是例如绘图纸领域所必需的。
[0007]多层造纸机前筛浆机在过去的几年里证明了用于这些应用领域的价值,所述前筛浆机包括适用于特定使用目的的以不同方式形成的两侧。这种类型的前筛浆机具有由上部织物的上侧形成的纸侧。在习惯的语言使用中,纸侧也称为前筛浆机的上侧,并且与形成纸张相关。此外,这些前筛浆机具有由下部织物的下侧形成的机器侧。也可以称为前筛浆机的下侧的机器侧接触造纸机的零件。各别的前筛浆机侧具有机器方向和交叉方向。就此而言,机器方向(也将MD用于“机器方向”)是指纸幅的运行方向并且因此也指造纸机前筛浆机的运行方向,并且有时也称为交叉机器方向的交叉方向(也将CMD用于“交叉机器方向”)是在造纸机前筛浆机的平面中转动90°的方向,即,与纸和前筛浆机的运行方向横向定位的方向。[0008]由于现代造纸机前筛浆机的非常特定的构造,通常纸侧和机器侧不不可互换,机器方向和交叉方向也不可互换,因为否则将不能确保或将不能充分地确保前筛浆机的操作模式。例如,可以通过显著伸出或突出的横向纱线(thread)来保护机器侧上的实现前筛浆机的循环的机器方向纱线(=纵向纱线)免受磨损。假设在纸侧上的纵向和横向纱线的平衡关系可以确保纸纤维的良好沉积可能性。关于纤维支撑,但是也关于前筛浆机的标记趋势,最简单并且同时最老的纺织工程的基础组织(即所谓的平纹组织)证明了用于上部织物并且因此用于纸侧的价值。在这种组织中,其重复(=织物的最小重复单元)准确地是由两条经纱(一般地,前筛浆机的纵向纱线/机器方向纱线由经纱形成)和两条纬纱(一般地,前筛浆机的横向纱线由纬纱形成)形成,这些纱线以特别紧密且均匀的方式连接至织物。尽管平纹组织非常良好地适用于形成纸张,并且因此非常良好地使用于纸侧,但是它通常并不非常良好地适用于机器侧。如果造纸机前筛浆机设有平纹组织纸侧,那么造纸机前筛浆机因此可能明智的是在平纹组织的下方提供第二纤维层,这给予前筛浆机足够的稳定性和磨损可能性。
[0009]就此而言,除其它之外,由于有助于纸侧的平纹组织涉及对这样的层连接来说特别不利的先决条件的事实,两层的连接(即,形成纸侧的上部织物和形成机器侧的下部织物的连接)是一项特别的挑战。

【发明内容】

[0010]现有技术描述用于连接两个前筛浆机纤维层的不同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描述使用在纵向方向或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另外的、分离的滚边线(binder thread)。根据这种途径,两个精制且完成的纤维层通过分离的纤维外滚边线(所述滚边线不会促成相应织物层组织/不是建立相应织物层组织所要求的)与彼此连接。两个织物层由专有地在对应织物层中延伸并且因此完整地生成对应织物层图案或织物层组织的纵向纱线和横向纱线构成。这种途径例如描述于其中使用与上部织物的经纱和下部织物的经纱接结的分离滚边纬纱的CA I 115 177 Al中,以及其中将分离纬纱用作滚边线的DE 39 28 484A1中。其它实例可见于DE 42 29 828 AUffO 93/00472以及EP O 136 284 A2中。分离滚边线通常被构造成比形成对应织物层的纱线更细(参见例如CA I 115 177 Al),因为除了形成织物的纱线之夕卜,滚边线必须合并在织物结构中。就此而言,例如在平纹组织中为这类分离滚边线提供小的空间。否则,滚边线将干扰组织的原本均质的结构,这样使得将会产生在纸中(例如在纸侧上所提供的平纹组织中)引起标记的缺陷。然而,实践已经证明,细滚边线磨损并且破裂得相当快,例如在处理大量磨料填充物或其构建在机器方向上对前筛浆机施加沉重的弯曲负载的造纸机中,这样使得两个织物层首先移位并且然后其结果是分离。不言而喻,不可能借助于以这种方式改变的织物/前筛浆机来造出高质量纸。
[0011]替代方案是使用织物自己的纱线来连接多层。就此而言,用于连接多层的纱线一方面用于连接多层(为此,纱线在多层之间交替),并且另一方面还形成上部织物或下部织物。纤维的不同纱线,即,上部织物和/或下部织物的横向纱线和/或纵向纱线可以用作连接纱线;就此而言,不同接结纱线引起不同前筛浆机性质。
[0012]另外,已知使用交互的两条横向纱线作为所谓的功能横向纱线对。功能对的横向纱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交替地在上部织物和下部织物中延伸。就此而言,功能对的两条横向纱线可以形成纸侧平纹组织的实际上不间断的横向纱线,即上部复合横向纱线。功能对的当前形成纸侧上的实际上不间断的横向纱线所不需要的那些纱线部分在织物的内部中延伸并且用于将下部织物接结至上部织物。就此而言,接结下部织物的纱线部分同时可以例如完成下部织物或其组织。例如,上部横向纱线可以设在专有地完成平纹组织(即,仅在上部织物中延伸)但是没有接结功能的两个功能横向纱线对之间。这种途径的示例性实施例可见于例如 EP O 097 966 A2、EP 794 283 Al,、WO 99/06630 AUffO 99/06632 Al 以及 WO02/14601 Al 中。
[0013]可替代地,多层可以由所谓的功能纵向纱线对来连接。就这一点,指出示出通过功能纵向纱线对的层连接的EP O 069 101和EP 093 096作为实例。
[0014]本发明的目标可见于提供由多层织物制成的纸张成形筛,这至少部分地(例如,完全地)满足上述要求,即,例如包括高纤维支撑、低标记趋势、适当机械稳定性以及稳定层连接。
[0015]为实现此目标,本发明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的造纸机前筛浆机。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进一步实施例描述于附属权利要求中。
[0016]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由上部横向纱线接结(例如,上部纬纱接结)的多层织物,即,由其上层(例如,专有地)借助于上部横向纱线而连接至下层的多层织物形成。这意味着用于前筛浆机的织物形成其多层借助于织物自己的纱线连接的织物的组的一部分。连接上部横向纱线一方面促进层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促进上部织物层或其接结组织的完成/形成。
[0017]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在纸侧具有高度纤度,以便提供适当纤维支撑。由于纸侧的均匀设计,标记趋势很低。与纸侧相比,机器侧可以具有用于良好排出性质的增大的开阔性,和减小的以纤维和杂质堵塞织物的趋势。机器侧具有例如高机械稳定性以抵抗扩张/伸长。在其多个织物层由上部横向纱线连接的多层纸张成形筛中可以避免或显著减小内部磨损和末端中的层分离。
[0018]根据本发明,具有非常均质设计的精细织物因此可以用于纸张成并且可以接结成稳定且较粗糙的下部织物。上部织物以比得上平纹组织并且因此最佳地适合于制造绘图纸的一种组织来实现。例如,下部织物被配置成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是较粗糙的,并且因此提供以下优点:通过上部织物潜在地进入织物中的固体物质不会保持在下部织物中;前筛浆机的排出性能专有地由纸侧确定;下部织物开阔到这样一个程度使得其对总流量的影响是次要的。例如,粗糙下部织物用于使整个前筛浆机关于机械稳定性和耐磨损性以及织物厚度最优化。
[0019]根据本发明,纸侧织物因此被配置成是相对精细且均质的。机器侧织物层可以被配置成是更强健的并且具有更高开阔度,例如,具有促成更高机械稳定性的相对粗的经纱和纬纱。存在由具有接结地带/区域的纸侧横向纱线的特定设计所进行的上部和下部织物的稳定连接。取决于应用,这可以帮助设定适当组织频率。
[0020]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具有上部织物层,所述上部织物层由多条上部纵向纱线和多条上部横向纱线形成,所述上部纵向纱线仅仅在上部织物中延伸,所述上部横向纱线与所述上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并且各自完全或主要地在上部织物层中延伸。相互组织的上部横向纱线和上部纵向纱线一起形成上部组织,即重叠图案的上部织物层。上部图案重复(参见下文),即在纸侧上不断重复(这相对上部纵向纱线再制出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的图案是此上部组织的特性。
[0021]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具有下部织物层,所述下部织物层由多条下部纵向纱线和多条下部横向纱线形成,所述下部纵向纱线专有地在下部织物中延伸,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与所述下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并且专有地在下部织物层中延伸。相互组织的下部横向纱线和下部纵向纱线一起形成下部组织,即重叠图案的下部织物层。下部图案重复,即在机器侧上不断重复的图案是此下部组织的特性。
[0022]下部纵向纱线在直径上可以大于上部纵向纱线,并且下部横向纱线在直径上可以大于上部横向纱线。前筛浆机接触造纸机的下侧由此可以被设计成是强健的,而前筛浆机接触纤维悬浮液的上侧可以被设计成是精细的。如果下部纵向纱线和下部横向纱线不会改变到上层中,那么精细纸侧不会受强健的下部纱线干扰。改变到下层中的比较细的上部横向纱线仅仅不明显地干扰下部组织。此外,当下部横向纱线和上部横向纱线逗留在下层中期间,比较粗的下部横向纱线比上部横向纱线进一步向下伸出,借此,上部横向纱线被下部横向纱线遮蔽。
[0023]在整个织物中,上部纵向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的比是例如大于或等于I,例如大于
I。例如,所述比可以是3:2或替代地1:1。就这点而言,为3:2的比可能是有用的,有利于精细上侧和粗糙下侧的形成。此外,在这个比下,下部横向纱线可以被配置成是特别粗的;不过,就这点而言,可以实现足够开阔的下侧。
[0024]织物例如可以具有重复的总重复,其中上部纵向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的比是9:6或 9:9。
[0025]在整个织物中,上部横向纱线与下部横向纱线的比可以使例如大于1,例如2:1。此外,由此可有利于精细上侧和粗糙下侧的形成。
[0026]织物例如可以具有重复的总重复,其中上部横向纱线与下部横向纱线的比是6: 3或 12:6。
[0027]织物例如可以具有重复的总重复,其中上部纵向纱线与上部横向纱线的比是9:12或9:9或9:6。在不同情况下,这表示上部纵向纱线与上部横向纱线的平衡比,在所述平衡比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精细上侧。
[0028]根据本发明,对应上部图案重复包括九条上部纵向纱线和三条上部横向纱线。对应上部图案重复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中的每一条具有以下进程:在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在随后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并且在之后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就这点而言,对应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分别地,和起点)被布置成在横向方向上与邻近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偏离了三条上部纵向纱线。
[0029]上部横向纱线在横向方向上不断并且接连地立即重复,这样使得织物的对应上部横向纱线与上部纵向纱线以其中有规律地形成所谓的接结区域/地带的平纹组织的方式相互组织,其中取决于上部横向纱线是否被形成为接结上部横向纱线,所述上部横向纱线在织物层之间或在下部织物层中延伸。就这点而言,对应接结区域/地带延伸了四条上部纵向纱线的距离,并且五条上部纵向纱线被布置在上部横向纱线的两个邻近接结区域/地带之间。[0030]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些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以用于连接织物中的多层。为此,上部横向纱线包括所谓的接结区域,它是由在四条上部纵向纱线下方延伸的纱线部分形成。为使上部织物层与下部织物层连接,在一些或所有上部横向纱线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的进程期间,它们可以暂时改变到下部织物层中(即在接结区域/地带中),并且在那里至少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以便由此接结下部纵向纱线并且因此将下部织物接结到上部织物。
[0031]因此,在织物的对应总重复(重复由上部纵向和横向纱线以及下部纵向和横向纱线形成的整个织物的组织图案)中,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条应该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就这点而言,这种类型的连接上部横向纱线沿着其在横向方向上(在每个接结地带中)通过织物的进程反复地将一条或多条下部纵向纱线连接至上部织物层,借此,两层与彼此连接。
[0032]例如,在织物的对应总重复中,每条下部纵向纱线可以接结至上部织物层至少一次,即例如精确地一次(参见根据图5的第二实施例)或精确地两次(参见根据图6的第二实施例)。就这点而言,每次接结可以由分离的上部横向纱线来完成。如果在织物的对应总重复中,每条下部纵向纱线借助于上部横向纱线接结至上部织物层至少一次,那么可以实现稳定的层连接并且因此实现前筛浆机的长寿命。
[0033]然而,还可能存在上部图案重复,其上部横向纱线全被形成为非连接上部横向纱线。然而,这将减少对应总重复中的层连接的数量。
[0034]每个上部图案重复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条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例如,每个上部图案重复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两条,例如每一条可以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
[0035]就这点而言,可以分别根据要求和应用来适当地设定对应总重复中的层连接的数量。
[0036]在对应连接上部横向纱线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的进程期间,对应连接上部横向纱线可以在精确地一条下部纵向纱线或精确地两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以便连接上部织物层与下部织物层。
[0037]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的连接可以专有地用上述上部连接横向纱线来完成。这意味着不需要分离的接结纱线来将织物保持在一起。
[0038]因此,上部织物层可以仅仅由多个邻接的上部图案重复构成。即,在这种情况下,在单独的上部图案重复之间并未布置有其它纱线。此外,对应上部图案重复可以仅仅由九条上部纵向纱线和三条上部横向纱线构成。
[0039]下部横向纱线可以与下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其方式为在下部织物层中形成3轴或6轴组织,其中对应下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分别不断地在三条和六条下部纵向纱线之后重复。这些是实例,借助于这些实例,分别可以实现粗糙和开阔的机器侧。在3轴组织中,对应下部横向纱线可以例如首先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并且然后在两条之后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并且在6轴组织中,对应下部横向纱线可以例如首先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并且然后在五条之后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如果对应总重复包括九条下部纵向纱线,那么下部织物层可以例如被配置有三条轴或有九条轴。
[0040]例如,纵向纱线被形成为经纱并且横向纱线被形成为纬纱。[0041]可以根据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得到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进一步变体。
[0042]在下文中,应定义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中的一些:
[0043]纵向纱线是前筛浆机/织物的以下纱线,所述纱线在所述前筛浆机的纵向方向或纵向延伸上延伸并且被布置在造纸机在操作中的运行方向上。在平织筛中,纵向纱线由组织织机的经纱形成。相比之下,圆形编织物借助于纬线实现纵向纱线。
[0044]横向纱线是前筛浆机/织物的以下纱线,所述纱线在所述前筛浆机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布置成横向于造纸机在操作中的运行方向。在平织筛中,横向纱线由纬线形成。相比之下,圆形编织物借助于组织织机的经线实现横向纱线。
[0045]织物层是由相互组织的横向纱线和纵向纱线(或经线和纬线)构成的单层织物。
[0046]上部织物或上部织物层是以下织物层,所述织物层通常以特别精细的方式形成、通常形成前筛浆机的纸侧(=向外定向的上部织物的上侧),在所述纸侧上形成纸纤维层。上层位于前筛浆机的“逻辑上侧”上。
[0047]下部织物或下部织物层是以下织物层,所述织物层通常以特别强健的方式形成、通常形成前筛浆机的机器侧(=向外定向的下部织物的下侧),所述机器侧与造纸机的驱动和排出构件直接接触,从而产生磨损。
[0048]上部纵向纱线是以下纱线,所述纱线专有地位于上部织物中并且在那里与在上部织物中延伸的横向纱线相互组织。上部纵向纱线从不离开上部织物,即,它们不会改变到下部织物中。
[0049]上部横向纱线是以下纱线,所述纱线至少主要地位于上部织物中并且在那里与上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因此在本申请的含义内,上部横向纱线可以专有地在上部织物中延伸或可以暂时地改变到下部织物中。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部分改变到下部织物中,以便将下部织物接结至上部织物。
[0050]下部纵向纱线是以下纱线,所述纱线专有地位于下部织物中并且在那里与在下部织物中延伸的横向纱线相互组织。下部纵向纱线从不离开下部织物,即,它们不会改变到上部织物中。
[0051 ] 下部横向纱线是以下纱线,所述纱线专有地位于下部织物中并且在那里与下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下部横向纱线从不离开下部织物,即,它们不会改变到上部织物中。
[0052]上部织物的图案重复或所谓的上部图案重复是相互组织的上部纵向纱线和上部横向纱线的反复出现的图案或重复单位,例如上部织物中的最小重复单位。在上部织物或前筛浆机的纸侧上的平面图中,多个这样的上部图案重复可见于前筛浆机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并且例如在横向方向上(例如,还有纵向方向上)直接串在一起。因此,上部图案重复可以表示由上部纵向纱线和上部横向纱线形成于上部织物的顶视图中的上部织物的反复出现的重叠图案。如果上部横向纱线之一暂时改变到下部织物中,那么所述上部横向纱线在所述下部织物中的精确进程对上部图案重复没有影响,因为在此期间,所述上部横向纱线一直在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换句话说,上部图案重复注重上部横向纱线相对于上部纵向纱线的进程以及从其所得的重复图案;上部横向纱线相对于下部纵向纱线的进程对于确定上部图案重复来说并不重要。
[0053]下部织物的图案重复或所谓的下部图案重复可以类似地来定义/指定。
[0054]织物的总重复是整个织物的反复出现的组织图案/重叠图案,例如整个织物的最小重复单位,其中将所有纱线(上部和下部纵向纱线、上部和下部横向纱线)的进程考虑在内。在知道总重复的情况下,因此可以制造完整的织物或前筛浆机。即,前筛浆机或织物可以由直接串在一起的多个总重复构成。
[0055]纵向纱线重复是纵向纱线在整个织物中的最小重复单位。
[0056]横向纱线重复类似地是指横向纱线在整个织物中的最小重复单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7]将借助于不同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参照附图来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0058]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示意性示出的完整上部图案重复的顶视图;
[0059]图2示出照片,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纸侧(由多个邻接的上部图案重复构成)的细节的放大图,即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上侧或其上部/纸侧织物层的顶视图,其中为清楚目的已经省略/删除下部/机器侧织物层;
[0060]图3示出根据图2的照片,其中已经突显单独的上部图案重复(实线)和围绕所述上部图案重复的八个上部图案重复(虚线);
[0061]图4示出根据图1的上部图案重复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在整个织物内,即相对于上部和下部织物层/纵向纱线的不同替代进程;
[0062]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前筛浆机的总重复的示意图;并且
[0063]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前筛浆机的总重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完整上部图案重复的示意顶视图。这个上部图案重复在前筛浆机的上侧上反复出现,即前筛浆机的上侧包括多个这样的等同地形成的上
部图案重复。
[0065]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纸侧可以例如由被布置成彼此直接紧靠的多个这样的上部图案重复构成。即,在前筛浆机的纸侧上,八个直接紧靠、等同地形成的上部图案重复被布置在图1中所示的上部图案重复周围(除了上方、下方、右侧以及左侧之外,在四个角落处)。
[0066]在图1至图3中,纵向纱线垂直地延伸并且横向纱线水平地延伸。
[0067]上部图案重复由9条纵向纱线(1、2、3......9)和3条横向纱线(21、22、23)构成。
在图3中,相邻重复的纵向纱线和横向纱线设有一个或两个“’”。
[0068]在图1中,每个正方形表示一条纵向纱线(例如,经纱)和一条横向纱线(纬纱)的一个交叉,正如纺织工程中的常见做法。如果正方形设有交叉,那么纵向纱线在横向纱线之上延伸,并且因此横向纱线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否则纵向纱线在横向纱线之下延伸。图3中的圆圈指示纵向纱线在横向纱线之下延伸,并且因此横向纱线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
[0069]如图1中所示,在上部图案重复中,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的进程关于九条上部纵向纱线I至9基本相等。例如,每条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首先在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然后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然后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然后在下一条纵向纱线之上、然后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下方、并且最终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0070]例如,图1中的上部横向纱线21首先在上部纵向纱线I之下、然后在上部纵向纱线2之上、然后在上部纵向纱线3之下、然后在纵向纱线4之上、然后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5至8之下、并且最终在上部纵向纱线9之上延伸。然后,横向纱线21重复这个进程。即,在图1中未示出的上部图案重复(就在右侧紧挨所示上部图案重复,等等)中,上部横向纱线21重复所描述的进程;参见例如图3。
[0071]上部横向纱线22具有相同进程,但是其进程或确切地其起点相对于上部横向纱线21的向右偏离了三条上部纵向纱线。就这点而言,对于上部横向纱线22,上述进程(一次下方、一次上方、一次下方、一次上方、四次下方、一次上方)在上部纵向纱线4处开始,即上部横向纱线22首先在上部纵向纱线4之下、然后在上部纵向纱线5之上、然后在上部纵向纱线6之下、然后在纵向纱线7之上、然后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8、9、1、2下方、并且最终在上部纵向纱线3之上延伸。应注意,在纺织工程通常使用的是对“过边(over edge)/角落”计数,以便确定纱线在重复中的进程。这在此情况下得以调整,因为另一个重复在横向方向上直接邻接靠近所示重复。
[0072]上部横向纱线23也具有上述进程(一次下方、一次上方、一次下方、一次上方、四次下方、一次上方),但是其进程也相对于相邻上部横向纱线22向右偏离了三条上部纵向纱线。就这点而言,对于上部横向纱线23,上述进程在上部纵向纱线7处开始,即上部横向纱线23首先在上部纵向纱线7之下、然后在上部纵向纱线8之上、然后在上部纵向纱线9之下、然后在纵向纱线I之上、然后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2至5下方、并且最终在上部纵向纱线6之上延伸。
[0073]总之,对应上部横向纱线在上部图案重复中的进程被布置成在横向方向上相对于相邻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偏离了三条上部纵向纱线;在纺织工程中,这通常称作间距(pitch)。即,根据本发明,上部横向纱线在上部图案重复中并且因此在纸侧上的间距是三。
[0074]如已经提及,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的纸侧由根据图1的多个上部图案重复制成。这由图2示出,并且例如由其中上部图案重复之一用实线的长方形来标记的图3示出。直接邻接靠近这个上部图案重复的八个上部图案重复由虚线长方形表示,图2中示出八个上部图案重复中的六个并且仅部分地示出图3。除了图1中的“X”之外,图3中的“〇”指示上部横向纱线在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并且因此指示上部纵向纱线在上部横向纱线之下延伸)。
[0075]如还可以在图2和图3中清楚看见,上部纵向纱线被布置成彼此邻近并且大致上与彼此平行且间隔开。上部横向纱线也被布置成彼此邻近并且大致上平行,并且因此不会形成任何功能对。上部横向纱线可以基本上与相对于彼此间隔开,但是可以在多个部分中接触彼此。
[0076]根据本发明,织物中的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些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连接横向纱线用作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的连接。根据本发明,此连接出现在一条上部横向纱线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下方的进程期间。就这点而言,上部横向纱线暂时地改变到下部织物层,以便在那里在一条或多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并且由此将它们/它接结至上部织物。
[0077]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是所谓的纬纱接结或确切地横向纱线接结的多层织物,例如纯纬纱接结或确切地横向纱线接结的多层织物,即一个不具有另外的连接纱线的织物。
[0078]图4示出来自图1的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在整个织物内,即相对于上部和下部织物层的替代实施例或确切地进程。分别示出越过九条上部纵向纱线的一个距离的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对应进程不断地且直接地在织物中在横向方向上发生,即横向纱线21例如由多个直接地连续的纱线部分制成,分别对应于进程21a或替代地分别对应于进程21b或替代地分别对应于进程21c或替代地分别对应于进程21d。
[0079]纱线21a至21d相对于上部织物并且因此相对于上部纵向纱线的进程被形成是等同的并且对应于纱线21的上述进程(包括起点)。纱线22a至22d相对于上部织物的进程类似地对应于纱线22的进程等。
[0080]就这点而言,标记有索引“a”的纱线被形成为专有地在上部织物中延伸并且并不促成层连接的纯上部横向纱线。
[0081]另一方面,标记有索引“b”、“c”或“d”的纱线被形成为促成多层的连接的连接横
向纱线。
[0082]具有索弓丨“b”和索弓|“c”的纱线在所谓的接结区域/地带(所述接结区域/地带由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的横向纱线部分形成)内将精确地一条下部纵向纱线接结至上部织物层、更确切地说在上部织物层之下延伸。就这点而言,具有索引“b”的纱线在横向方向——如从左向右观看——上分别与对应第一下部纵向纱线13、15以及11接结。即,这些纱线在接结区域/地带中立即向下改变到下部织物层中,以便将第一可能的下部纵向纱线接结至上部织物。另一方面,具有索引“c”的纱线在横向方向——如从左向右观看——上分别与对应第二下部纵向纱线14、10以及12接结;即,这些纱线在第一可能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并且仅将之后的下部纵向纱线接结至上部织物。
[0083]具有索引“d”的纱线在接结区域/地带内将精确地两条下部纵向纱线接结至上部织物层、更确切地说在上部织物层之下延伸。
[0084]针对对应上部图案重复并且因此针对在纵向方向上邻近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图4中所示的上部横向纱线进程可以任何方式与彼此结合,只要从每组选择精确地一条纱线;SP,来自第一组(21a至21d)的任何纱线可以与第二组(22a至22d)的任何纱线和第三组(23a至23d)的任何纱线结合。例如,图3的上部图案重复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因此图3的在纵向方向上邻近的三条横向纱线可以由纱线21c、22c、23c,或由21b、22b、23b,或由21a、22a、23a形成(还有可能的是一个或多个上部图案重复(但不是所有)专有地由非连接上部横向纱线形成),或由21a、22b、23c形成。
[0085]如以上所提及,根据本发明,织物中的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些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因此,上部图案重复中的至少一些(例如,所有上部图案重复)包括一条或多条连接上部横向纱线“b ”、“ c ”或“ d”。
[0086]在对应总重复中,对应上部图案重复因此可以任何方式来组成,只要从每组“21”、“22”、“23”选择精确地一条纱线;就这点而言,上部图案重复可以不同方式来组成(参见例如图5和图6),并且上部图案重复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条连接上部横向纱线,这样使得在织物中存在若干连接纱线并且因此在织物的总重复中存在至少一条连接纱线。
[0087]话虽如此,现在应通过举例来描述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0088]现在应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前筛浆机的总重复(即,织物的完整图案重复)。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可以通过将若干这种类型的总重复布置成彼此相邻来生成,并且因此可以由多个这种类型的总重复构成。
[0089]图5中所示的总重复具有九条上部纵向纱线I至9和六条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这里,所述纱线各自被形成为经纱并且分别专有地在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中延伸。上部经纱I至9被配置成比下部经纱10至15更细。因此在总重复中和织物中,纸侧/上部织物与机器侧/下部织物的经纱或纵向纱线比分别是9:6和3:2。
[0090]此外,图5中所示的总重复包括十二条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和六条下部横向纱线31至36。这里,横向纱线各自被形成为纬纱。下部横向纱线31至36专有地在下部织物层中延伸。上部横向纱线各自在两个织物层之间改变,即它们都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但是主要在上部织物层中延伸并且在那里形成上部织物并且与上部纵向纱线编织在一起。上部纬纱被形成为比下部纬纱31至36更细。因此在总重复中和织物中,纸侧/上部织物与机器侧/下部织物的纬纱或横向纱线比分别是12:6和2:1。
[0091]在总重复中,每条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相对于上部纵向纱线I至9具有参照图1所描述的以下进程:一次下方、一次上方、一次下方、一次上方、四次下方、一次上方。在总重复中,横向纱线间距是三。对应横向纱线进程不断地在织物中在横向方向上反复出现。在织物中,每条上部横向纱线与上部纵向纱线一起在纸侧上形成平纹组织(一次下方、一次上方等),所述平纹组织沿着每条上部横向纱线重复地被中断、通过形成接结区域/地带沿着四条上部纵向纱线的距离分段。
[0092]在总重复中,十二条上部横向纱线与九条上部纵向纱线一起形成四个上部图案重复a至c、d至f、g至1、j至I。就这点而言,上部图案重复a至c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22,23和上部波形重复g至i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22、23各自被形成为“b”纱线,所述纱线在它们的接结区域/地带中在两条下部纵向纱线中的第一条之下延伸,并由此将所述第一条接结至上部织物。上部图案重复d至f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22、23和上部图案重复j至k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22、23各自被形成为“c”纱线,所述纱线在它们的接结区域/地带中在两条下部纵向纱线中的第二条之下延伸,并由此将所述第二条接结至上部织物。
[0093]横向纱线在织物部分a至f中的进程等同于横向纱线在织物部分g至I中的进程。因此,十二条上部横向纱线与九条上部纵向纱线形成两个上部横向纱线重复a至f、g至I。
[0094]根据第一实施例,六条下部横向纱线31至36与六条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 —起形成相对开阔且粗糙的下部织物、更确切地相对开阔且粗糙的机器侧。在总重复中,六条下部横向纱线31至36与六条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形成精确地一个下部图案重复。在下部图案重复中,每条下部横向纱线在五条连续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并且然后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参见例如下部纵向纱线36。每条下部横向纱线在另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因此,这里,下部织物在横向方向上被形成有6条轴,即对应下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在六条纵向纱线之后反复出现。
[0095]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一个总重复内,下部织物接结至上部织物十二次,即通过每条上部横向纱线接结一次。就这点而言,每条下部纵向纱线被接结两次,即由两条不同上部横向纱线接结。由于在这种情况下上部横向纱线被形成比下部横向纱线更细的事实,下部组织(更确切地由下部横向和纵向纱线形成的重叠图案)并不会显著地受到暂时隐没在下部织物中的上部横向纱线的干扰。此外,下部横向纱线遮蔽上部横向纱线。因此,可以同时形成稳定层连接和精细、均质纸侧二者。
[0096]现在应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前筛浆机的总重复。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可以由多个这种类型的总重复构成。
[0097]图6中所示的总重复具有九条上部纵向纱线I至9和六条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所述纱线分别被形成为经纱并且分别专有地在上部和下部织物层中延伸。上部纵向纱线I至9被形成比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更细。因此在总重复中和织物中,上部织物与下部织物的经纱或纵向纱线比分别是9:6和3:2。
[0098]此外,图6中所示的总重复包括六条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和三条下部横向纱线41和43。横向纱线再次被形成为纬纱。下部横向纱线41和43专有地在下部织物层中延伸。上部横向纱线各自在两个织物层之间改变,即它们都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但是各自主要在上部织物层中延伸。上部横向纱线被形成比下部横向纱线41和43更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总重复中和织物中,纸侧与下部织物的纬纱或横向纱线比分别是6:3和2:1。
[0099]每条上部横向纱线21至23相对于上部纵向纱线I至9具有参照图1所描述的以下进程:一次下方、一次上方、一次下方、一次上方、四次下方、一次上方。在总重复中、更确切地在织物中,横向纱线间距同样是三。
[0100]在总重复中,六条上部横向纱线与九条上部纵向纱线一起形成两个上部图案重复a至C、d至f。就这点而言,上部图案重复a至c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22、23各自被形成为“b”纱线,并且就这点而言,上部波形重复d至f的三条上部横向纱线21、22、23各自被形成为“c”纱线。
[0101]根据第二实施例,三条下部横向纱线41至43与六条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 —起形成相对开阔且粗糙的下部织物。在总重复中,三条下部横向纱线41至43和六条下部纵向纱线10至15形成精确地一个下部图案重复。
[0102]下部图案重复中,每条下部横向纱线首先在两条连续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然后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再次在两条连续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并且然后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参见例如下部纵向纱线42。每条下部横向纱线在另两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延伸,这样使得在下部图案重复中,每条下部纵向纱线由一条下部横向纱线越过。这里,下部织物在横向方向上被形成有三条轴,即对应下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在三条纵向纱线之后反复出现。
[0103]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总重复内,下部织物接结至上部织物六次,即由每条上部横向纱线接结一次。就这点而言,在总重复中,每条下部纵向纱线被接结一次。此外,通过根据图6的总重复,可以同时实现稳定层连接和精细、均质纸侧。
[0104]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例如通过具有根据图5至图6的总重复,可以实现许多均质特征,或除此之外,至少使得以下特征成为可能:
[0105].纸侧的高纤度,用于提供适当、更确切地高纤维支撑,
[0106].纸侧的高均匀性,用于减小前筛浆机的标记趋势,
[0107].具有高开阔度的机器侧,用于实现适当、更确切地良好排出性质和减小的以纤维和杂质堵塞织物的趋势,
[0108].具有高机械稳定性的机器侧,例如抵靠扩张,[0109].内部磨损的预防或减少,借此,可以避免/延缓层的分离,这样使得前筛浆机的寿命是长的。
[0110]换句话说,具有均质设计的精细上部织物可以用于纸张成形并且接结至更稳定且粗糙的下部织物。就这点而言,上部织物被设计有就其纸张成形性质可与平纹组织相比的组织,并且因此极好地适用于制造绘图纸。下部织物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可以配置成比上部织物更粗糙,并且因此提供以下优点:通过上部织物潜在地进入织物/前筛浆机的固体物质不会/几乎不会保持在下部织物中;前筛浆机的排出性能仅由纸侧、更确切地上部织物确定,即下部织物以这样的开阔方式被配置,所述方式为使得其对总流量的影响是次要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粗糙下部织物可以用于使前筛浆机关于机械稳定性、耐磨损性以及织物厚度最优化。
[0111]因此,实现非常精细且均质的纸侧织物层(例如,当与机器侧相比较时),而机器侧织物层可以被设计具有更高开阔度和相对粗的纵向和横向纱线,这有助于高机械强度。同时,一般通过前筛浆机的纬纱或横向纱线接结设计并且例如借助于具有接结区域/地带的纸侧/上部横向纱线的特定设计,使得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的特别稳定的连接成为可能。就这点而言,上部横向纱线各自具有纱线,所述纱线分段地对应于平纹组织,其中生成接结区域,在所述接结区域中,对应上部横向纱线在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这些接结区域可以用于将下部织物层接结至上部织物层。由此,可以实现前筛浆机的高接结频率并且因此高稳定性。例如,当与已知前筛浆机相比时,通过使用相同数量的纱线和相同数学纤维支撑指数(根据Beran的FSI),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前筛浆机可以使接结频率增大了闻达33*%。
【权利要求】
1.造纸机前筛浆机,例如纸张成形筛, -被形成为一个多层织物,例如一个两层织物, -具有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 -其中所述上部织物层包括仅在所述上部织物层中延伸的多条上部纵向纱线、和多条上部横向纱线,所述上部横向纱线与所述上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并且各自至少主要地在所述上部织物层中延伸, -其中所述下部织物层包括仅在所述下部织物层中延伸的多条下部纵向纱线、和多条下部横向纱线,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与所述下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并且仅在所述下部织物层中延伸, -其中所述上部织物层在其上侧具有反复出现的上部图案重复,所述上部图案重复由九条上部纵向纱线和三条上部横向纱线形成, -其中在所述上部图案重复中,所述上部图案重复的所述三条上部横向纱线包括以下进程:在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在下一条上部纵向纱线之上、在随后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并且在之后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上, -其中在所述上部图案重复中,对应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被布置成相对于相邻上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在横向方向上偏离了三条上部纵向纱线,并且 -其中在所述织物中,所述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些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所述连接横向纱线在它们在所述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的进程期间暂时改变到所述下部织物层中,以用于连接所述上部织物层与所述下部织物层,并且在那里在至少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 其中所述下部纵向纱线在直径上大于所述上部纵向纱线,和/或 其中所述下部横向纱线在直径上大于所述上部横向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 其中在所述整个织物中,上部纵向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的比是3:2或1:1,和/或其中所述织物包括反复出现的总重复或由所述反复出现的总重复构成,在所述反复出现的总重复中,上部纵向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的比是9:6或9:9。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 其中在所述整个织物中,上部横向纱线与下部横向纱线的比是2:1,和/或其中所述织物包括反复出现的总重复或由所述反复出现的总重复构成,在所述反复出现的总重复中,上部横向纱线与下部横向纱线的比是6:3或12:6。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其中每个上部图案重复的所述三条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一条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所述连接横向纱线在其在所述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的进程期间暂时改变到所述下部织物层中,并且在那里至少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以便将所述上部织物层连接至所述下部织物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其中每个上部图案重复的所述三条上部横向纱线中的至少两条、例如每一条被形成为连接横向纱线。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其中所述对应连接上部横向纱线在其在所述四条连续的上部纵向纱线之下的进程期间,在精确地一条下部纵向纱线或精确地两条连续的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以用于连接所述上部织物层与所述下部织物层。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其中所述上部织物层和所述下部织物层的连接专有地借助于所述上部连接横向纱线。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 其中所述上部织物层专有地由多个邻接上部图案重复构成,和/或 其中所述对应上部图案重复专有地由所述九条上部纵向纱线和所述三条上部横向纱线构成。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 其中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与所述下部纵向纱线相互组织,其方式为使得它们在所述下部织物层中形成三轴或六轴组织,在所述组织中,所述对应下部横向纱线的进程分别在三条和六条纵向纱线之后反复出现, 其中,在所述三轴组织中,所述对应下部横向纱线例如首先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并且然后在之后两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并且其中,在所述六轴组织中,所述对应下部横向纱线例如首先在一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上并且然后在之后五条下部纵向纱线之下延伸。
11.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造纸机前筛浆机,其中所述纵向纱线被形成为经纱并且所述横向纱线被形成为纬纱。
【文档编号】D21F1/00GK103975106SQ201280059456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4日
【发明者】W·黑格尔 申请人:安德里茨·柯福拉德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