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336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礼品盒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礼品盒生产过程中,当成型好的礼品内盒的底部贴上彩纸后,需要将礼品内盒夹持移动至下一工序进行彩纸包装,然后将包装好彩纸的礼品盒放到输送带输送到下一指定位置进行加工。当礼品盒被抱盒臂机构抱紧后,需要一机构将两抱盒臂机构同步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以进行彩纸包装。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用以实现将两抱盒臂机构同步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以进行彩纸包装的功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用以实现将两抱盒臂机构同步向前移动至指定位置,以进行彩纸包装的功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轴、初级主动轮、初级从动轮、初级皮带、两次级主动轮、两次级皮带及两转轴固定件,所述初级主动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初级从动轮固套于所述转轴的中部,所述转轴固定件包括轴承座及第一轴承,所述轴承座内开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孔内,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套于所述转轴对应的一端,所述次级主动轮分别固套于所述转轴的两端·对应所述轴承座的内侧,所述初级皮带缠绕于所述初级主动轮及所述初级从动轮上,所述次级皮带的一端缠绕于对应的次级主动轮上,另一端缠绕于抱盒机架结构对应的张紧轮上。所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还包括转轴安装座及两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安装座的两侧壁开有第二轴承孔,所述转轴安装座套盖于所述初级从动轮之外,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对应的第二轴承孔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套于转轴上。所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还包括感应圈及感应开关固定销,所述感应圈固套于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感应圈上开有若干位置感应孔,所述感应开关固定销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座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外围,所述感应开关固定销内安装有电子眼。当位置感应孔经过电子眼时,电子眼感感应到位置感应孔从而判断转轴的转动位置。所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还包括主动带轮轴、电机安装座及两第三轴承,所述主动带轮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初级主动轮固套于所述主动带轮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两侧壁开有第三轴承孔,所述电机安装座套盖于所述初级主动轮之外,所述第三轴承安装于对应的第三轴承孔内,所述主动带轮轴的两端分别嵌固于对应的第三轴承的内圈中。所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转换法兰,所述电机转换法兰位于所述电机安装座及所述伺服电机之间并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轴上。[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的两次级主动轮规格相同,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连接于次级皮带上的两抱盒臂机构得以同步前进至指定位置,从而顺利的进行后续的彩纸包装。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100包括伺服电机10、转轴15、初级主动轮20、初级从动轮25、初级皮带30、两规格相同的次级主动轮35、两次级皮带40及两转轴固定件。所述初级主动轮20与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初级从动轮25固套于所述转轴15的中部。所述转轴固定件包括轴承座451及第一轴承452,所述轴承座451内开有第一轴承孔4511,所述第一轴承452安装于所述轴承孔4511内。所述第一轴承452的内圈固套于所述转轴15对应的一端。所述次级主动轮35分别固套于所述转轴15的两端对应所述轴承座451的内侧。所述初级皮带30缠绕于所述初级主动轮20及所述初级从动轮25上。所述次级皮带40的一端缠绕于对应的次级主动轮35上,另一端缠绕于抱盒机架结构对应的张紧轮(图未示)上。所述次级主动轮35的内侧壁还固接有皮带压盖351。较佳者,所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100还包括转轴安装座50及两第二轴承55、感应圈60及感应开关固定销65。所述转轴安装座50的两侧壁开有第二轴承孔51。所述转轴安装座50套盖于所述初级从动轮25之外,所述第二轴承55安装于对应的第二轴承孔51内,所述第二轴承55的内圈固套于转轴15上。所述感应圈60固套于所述转轴15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55的外侧,所述感应圈60上开有若干位置感应孔61。所述感应开关固定销65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座50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孔51的外围,所述感应开关固定销65内安装有电子眼(图未示)。当位置感应孔61经过电子眼时,电子眼感感应到位置感应孔61从而判断转轴15的转动位置。较佳者,所述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100还包括主动带轮轴(图未示)、电机安装座75、两第三轴承80及电机转换法兰85。所述主动带轮轴与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初级主动轮25固套于所述主动带轮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座75的两侧壁开有第三轴承孔(图未示),所述电机安装座75套盖于所述初级主动轮25之外。所述第三轴承80安装于对应的第三轴承孔内。所述主动带轮轴的两端分别嵌固于对应的第三轴承80的内圈中。所述电机转换法兰85位于所述电机安装座75及所述伺服电机10之间并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轴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100时,将轴承座451固定于抱盒机架结构的左机架及右机架上,将转轴安装座50及电机安装座75的顶部固接于总机架上,将次级皮带40的另一端缠绕于抱盒机架结构对应的张紧轮上,最后将抱盒臂机构的皮带夹持组件夹紧次级皮带40即可。抱盒臂机构在伺服电机10的带动下,随皮带40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的两次级主动轮规格相同,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连接于次级皮带上的两抱盒臂机构得以同步前进至指定位置,从而顺利的进行后续的彩纸包装。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 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转轴、初级主动轮、初级从动轮、初级皮带、两规格相同的次级主动轮、两次级皮带及两转轴固定件,所述初级主动轮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初级从动轮固套于所述转轴的中部,所述转轴固定件包括轴承座及第一轴承,所述轴承座内开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孔内,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套于所述转轴对应的一端,所述次级主动轮分别固套于所述转轴的两端对应所述轴承座的内侧,所述初级皮带缠绕于所述初级主动轮及所述初级从动轮上,所述次级皮带的一端缠绕于对应的次级主动轮上,另一端缠绕于抱盒机架结构对应的张紧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安装座及两第二轴承,所述转轴安装座的两侧壁开有第二轴承孔,所述转轴安装座套盖于所述初级从动轮之外,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对应的第二轴承孔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套于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圈及感应开关固定销,所述感应圈固套于所述转轴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感应圈上开有若干位置感应孔,所述感应开关固定销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座上对应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外围,所述感应开关固定销内安装有电子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带轮轴、电机安装座及两第三轴承,所述主动带轮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初级主动轮固套于所述主动带轮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座的两侧壁开有第三轴承孔,所述电机安装座套盖于所述初级主动轮之外,所述第三轴承安装于对应的第三轴承孔内,所述主动带轮轴的两端分别嵌固于对应的第三轴承的内圈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转换法兰,所述电机转换法兰位于 所述电机安装座及所述伺服电机之间并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抱盒臂前后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轴、初级主动轮、初级从动轮、初级皮带、两规格相同的次级主动轮、两次级皮带及两转轴固定件,初级主动轮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接,初级从动轮固套于转轴的中部,转轴固定件包括开有第一轴承孔的轴承座及安装于第一轴承孔内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套于转轴对应的一端,次级主动轮分别固套于转轴的两端对应轴承座的内侧,初级皮带缠绕于初级主动轮及初级从动轮上,次级皮带的一端缠绕于对应的次级主动轮上,另一端缠绕于抱盒机架结构对应的张紧轮上。由于两次级主动轮规格相同,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连接于次级皮带上的两抱盒臂机构得以同步前进至指定位置进行彩纸包装。
文档编号B31B1/04GK203093102SQ20132002737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9日
发明者金健 申请人:东莞市鸿铭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