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压缩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590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压缩单元,该压缩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完成牵伸的纤维条的压缩通道,所述压缩单元具有支架和至少两个耐磨部件,所述耐磨部件与支架相连,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耐磨部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牵伸辊的支承面和用于纤维条的压缩通道,其中所述耐磨部件这样安装在支架上,使得其在牵伸辊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开。

背景技术:
编号为EP2314746A1的欧洲专利公开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压辊组合件。该压辊组合件包含基体和容纳在基体中的两个相互不碰触的压辊对。该压辊组合件还包含固定在支架上的压缩单元。所安装的压缩单元在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在压缩单元上固定有耐磨部件,其一方面用于将压缩单元适当支撑在牵伸辊上,另一方面用于对前面安装的牵伸机构输送过来的纤维条进行压缩。所述压缩单元具有两个与纤维条进行接触的耐磨部件。其中第一耐磨部件用来对纤维条进行导向,并对其进行轻微压缩。第二耐磨部件具有强力压缩纤维条的压缩通道,从而在压缩单元之后更好地把纤维条纺成纱线。已有的压缩单元的缺点在于,带有耐磨表面的耐磨部件位于牵伸辊上。这就要求两个耐磨部件的制作必须非常精确,以确保通常相应于牵伸辊的圆周而拱起的两个支承面与所述牵伸辊能够紧密贴合。有必要的情况下,必须对它们进行拟合和调节,以保证在耐磨部件和牵伸辊之间不产生不被允许的大缝隙,纤维条的纤维会进入这种大缝隙中。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压缩单元,该压缩单元制造成本低,而且能够对位于牵伸辊上的并且被压缩单元导引并压缩的纤维条准确无误地进行压缩。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压缩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完成牵伸的纤维条的压缩通道。所述完成牵伸的纤维条由位于压缩单元之前的牵伸机构导引到该压缩单元。所述压缩单元具有支架和至少两个耐磨部件。所述两个耐磨部件与支架牢固相连。所述耐磨部件设有用于牵伸辊的支承面和用于纤维条的压缩通道。所述压缩单元通过耐磨部件及其在牵伸辊的支承面获得支撑。所述耐磨部件这样安装在支架上时,使得其在牵伸辊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耐磨部件具有纤维条的压缩通道。在支架上可以安装其它耐磨部件。第一耐磨部件先把纤维条导引到牵伸辊上,然后将其导引到随后的第二耐磨部件。第二耐磨部件通过它的压缩通道压缩该纤维条,一般情况下这样将纤维条紧密压缩,即,将纤维条引向压缩通道的侧边,然后压在压缩通道的侧壁上。通过对纤维条这样压缩后,接下来就可以生产很优质的线,例如使用环锭细纱机进行生产。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架具有用于耐磨部件之一的至少一个容纳部,在该容纳部中所述耐磨部件粘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容纳部是开口的袋状凹槽,尤其是在牵伸辊的径向上开口。因此所述耐磨部件插入该容纳部或袋状凹槽中。从而使这两个在牵伸辊的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耐磨部件可以朝向彼此,并通过粘合剂来固定。如果第一耐磨部件的上导向面是耐磨销钉,该耐磨销钉能够从上面对纤维条加压来进行导引,而且不接触牵伸辊。这样就不需要使该第二耐磨部件周围必须准确设置在牵伸辊上。可以借助可调节元件或借助耐磨部件实现这种设置,从而把第一耐磨部件带到导引纤维条的正确位置。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耐磨部件从上面把纤维条压到牵伸辊上。通过第一耐磨部件时,纤维条在该部件和牵伸辊之间被压缩。在第一耐磨部件和牵伸辊之间形成细小开口,纤维条穿过该开口并被第一次压缩。对纤维条基本上更强劲的第二次压缩是由设有压缩通道的第二耐磨部件完成的,在该压缩通道中纤维条基本上更强劲地被压缩。由于第一耐磨部件并不直接位于牵伸辊上,那么就不马上要求所述耐磨部件要配合牵伸辊,这样整个压缩单元的制造成本就可以大幅度下降,同时可以对纤维条进行精确压缩。在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袋状凹槽中粘合的耐磨部件对准支架的另一个耐磨部件进行定位,该另一个耐磨部件导引平行运行的纤维条,并位于同一个牵伸辊上。通过本发明这种实施方式,为了安装耐磨部件,可以将这两个对准的部件放置在模拟牵伸辊的辊上,并且使其中至少一个,优选两个耐磨部件与支架粘接在一起。从而将耐磨部件很准确地对齐并固定在支架上。因此可以很好地导引纤维条,使得纤维不会穿入牵伸辊和耐磨部件之间的缝隙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单元分别具有两个第一和第二耐磨部件,用于两个并排运行的纤维条。这样唯一的压缩单元可以用于两个平行的牵伸机构和纺纱装置,成本进一步降低。如果压缩单元在第一耐磨部件区域设有用于纤维条的尤其是带有侧导向面的侧导向通道以及用于牵伸辊的支承面,那么纤维条就在所有四个导向面上导引。这样纤维条就可以被精确导引到第二耐磨部件,并且能够对纤维条进行第一次预压缩。尤其有利的是,在第一耐磨部件区域的纤维条导向通道的侧导向面和/或牵伸辊的支承面是由比第一耐磨部件不太耐磨的材料制成,特别是由与压缩单元本身的支架8相同的材料制成。这种不太耐磨的材料,例如可以是塑料,能够通过有目的地磨损而配合由金属制成的牵伸辊。这样经过短时间的运行,就可以形成相对牵伸辊而言很紧密的支承面,从而防止纤维条的纤维在支承面和牵伸辊之间发生卡夹,进而防止纤维条被污染和产生瑕疵。如果在第一耐磨部件区域的纤维条的导向通道和牵伸辊的支承面与压缩单元被制成一个整体,那么就可以提供一种成本很低的部件,其能够很大程度上更实用地对纤维条进行压缩。第二耐磨部件优选设有耐磨的压缩通道和耐磨的牵伸辊的支承面。该第二耐磨部件对纤维条的压缩比第一耐磨部件要强劲很多。由于纤维材料对压缩设备不断地挤压而产生更大的磨损力,这也造成了很大磨损。因此,第二耐磨部件的压缩通道和支承面都是由耐磨材料制成,这样可以确保压缩单元的使用寿命很长。如果第二耐磨部件的耐磨压缩通道和耐磨支承面被制成一个整体,那么可以再次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提供一种非常精确的部件,其可以正常地压缩纤维条。为了把所述二个耐磨部件之一固定在支架上,优选材料连接,特别是通过粘合剂实现。通过该粘合剂,所述耐磨部件与支架牢固连接,从而排除了在支架和耐磨部件之间发生运动。作为材料连接的补充或者替换,也可以使至少一个耐磨部件的部分区域被支架的材料环绕连接。这种环绕连接可以通过支架材料从外部将耐磨部件包裹住而实现。作为替换或者补充,也可以使支架材料嵌入耐磨部件的空腔中,并从那里将耐磨部件固定在支架上。最后还可以在支架与至少一个耐磨部件之间形成压入连接。该压入连接特别适用于设计成销钉的第一耐磨部件。在此情况下,所述销钉可以压入支架的开口,并在那里固定在其位置上。如果支架对于至少一个耐磨部件设有根据本发明的容纳部,那么所述耐磨部件相对于支架的定位就很简单,而且所述耐磨部件可以与支架相对地固定在该位置上。优选地,把耐磨销钉插入到支架设计成凹槽的容纳部,所述耐磨销钉在该凹槽中例如可以被粘合或者被压入该凹槽。如果所述容纳部优选通过从支架突出来的栓柱形成,那么该耐磨部件可以插在该栓柱上,并且例如通过粘合或者挤压固定在那里。在本发明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部是袋状凹槽,至少一个耐磨部件固定在其中,尤其是通过粘合方式。所述凹槽非常适合把耐磨部件定位在支架上,从而能够确保耐磨部件的精确和长期固定。特别有利的是,第一耐磨部件的耐磨销钉和/或第二耐磨部件的耐磨压缩通道和耐磨支承面由钢或陶瓷制成。钢或者尤其是陶瓷对于纤维条和牵伸辊具有特别强的耐磨性能。另外,第二耐磨部件的钢或陶瓷支承面相对于钢制的牵伸辊而言也是耐磨的,这样总体上提供一种长使用寿命的单元。所述压缩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加载元件的容纳部,用以在支承面上产生支撑力,这样该压缩单元就被足够牢固地压在牵伸辊上,从而不产生纤维条的游散纤维会进入其中的缝隙。如果袋状凹槽大于耐磨部件或支架容纳在袋状凹槽中的栓柱,则可以通过以预定方式把耐磨部件安装在袋状凹槽内部而将其定位在支架上。这意味着在牵伸辊上留下尽可能小的缝隙。如果所述栓柱至少大部分,优选全部被袋状凹槽密封,则可以用粘合剂将其安全地固定在袋状凹槽中。如果用粘合剂填充袋状凹槽和容纳在袋状凹槽中的栓柱之间的缝隙,则确保耐磨部件在袋状凹槽中被粘在为特定应用而设定的位置上。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在牵伸辊上的压缩单元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耐磨部件的纵剖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耐磨部件的纵剖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用于两束纤维条的压缩单元的仰视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第一耐磨部件的纵剖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第二耐磨部件的纵剖图;图7示出了上述图6的第二耐磨部件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对准安装的耐磨部件的纵剖图;以及图9示出了上述图8的耐磨部件之一的截面图。标号说明1压缩单元2牵伸辊3第一耐磨零件4第二耐磨零件5压辊6纤维条7压杆8支架9容纳部10加载元件11导向通道12销钉13压缩通道14容纳部15支承面16支承面17容纳部20粘合剂21栓柱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位于牵伸辊2上的压缩单元1的侧视图。压缩单元1包含第一耐磨部件3和第二耐磨部件4。在第一耐磨部件3和第二耐磨部件4之间,以及在第二耐磨部件4的后面,分别安装了压辊5,该压辊5把纤维条6压向下面的牵伸辊2。所述压辊5被固定在压杆7上。压杆7把压辊5和压缩单元1压到牵伸辊2上。第一耐磨部件3和第二耐磨部件4通过支架8相互连接。所述两个耐磨部件3和4都被固定安装在支架8上,而且它们相对于支架8不能运动。支架8上安装有容纳部9,其与加载元件10协同作用,安放压缩单元1,并使之相对于压杆7可以运动,从而可以把压缩单元1精确并有力地按压向牵伸辊2。在第一耐磨部件3中有导向通道11,该导向通道11把纤维条6挤压到牵伸辊2上。在导向通道11中有销钉12形状的耐磨部件。作用于纤维条6的主要导向力由该销钉12承受。所述销钉12固定在支架8中。销钉12例如由钢或陶瓷制成,相对沿着滑行的纤维而言是耐磨的,并位于由塑料制成的支架8的凹槽里。这样,第一耐磨部件3在该销钉12和牵伸辊2之间压缩纤维条6。第二耐磨部件4用于压缩纤维条6,为此设有压缩通道13。带有压缩通道13的第二耐磨部件4和销钉12一样,由钢制成,或者优选由陶瓷制成,并且与支架8这样连接,使得第二耐磨部件4不能运动地固定在支架8的容纳部14(被设计成栓柱)上。第二耐磨部件4除了压缩通道13以外还设有支承面15,该支承面15沿着牵伸辊2的圆周边设计而成,从而紧密贴合在牵伸辊2上。第一耐磨部件3没有这样的支承面。在第一耐磨部件3的区域其实存在着支承面16,其由支架8产生而成。为了与牵伸辊2相适应,支承面15和16被设计成圆弧形。图2是第一耐磨部件3的纵剖图。在这里,该第一耐磨部件3在此被设计成销钉12形式。所述销钉12插在被设计成凹槽的容纳部17中。销钉12构成了导向通道11的上导向面。带有侧导向面11′和11″的导向通道11的侧面区域是由支架8形成的。纤维条6在导向通道11的该区域中,这里是长方形区域中进行导引。由于预计纤维条6在导向通道11的上导向面的摩擦力较大,根据本发明,销钉12由钢或陶瓷制成,从而可以对纤维条6进行长时间的均匀导向。图3是第二耐磨部件4的纵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支架8形成栓柱形的容纳部14,而第二耐磨部件4就插在该栓柱形的容纳部14上。第二耐磨部件4这样固定在支架8或容纳部14上,使得它相对于支架8不能运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二耐磨部件4运动地安装在支架8上。在第二耐磨部件4中设有压缩通道13。由于预计这里摩擦力大,所以周围的压缩通道13由耐磨材料,尤其是钢或陶瓷制成。图4是压缩单元1的仰视图。所述压缩单元1被设计成双面的部件,从而在相邻纺纱装置上同时进行纺纱的两束纤维条6,可以通过其上设有两个压缩单元1的支架8进行操作。从纤维条6的传导方向可以看出,在第一耐磨部件3中,用销钉12、导向通道11的侧导向面11′和11″和牵伸辊2对纤维条6进行第一次压缩。纤维条6被第一次压缩后,进入到第二耐磨部件4的压缩通道13。在这里,已经预压缩过的纤维条6在压缩通道13朝着纤维条6运动方向倾斜设置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被挤压,并进一步压缩。这样就形成了特别有利的紧密纤维条6,接下来可以进行纺纱。图5表示另一种第一耐磨部件3及其支架8的纵剖图。其构造与图2的实施方式类似。区别仅在于:支承面16不是设置在导向通道11的两侧。特别是在与设有分成两部分的支承面15的第二耐磨部件的共同作用下,从而确保支架8肯定静态地支撑在牵伸辊2上。因此,第一侧导向面11′比第二侧导向面11″设计得更长一些。图6是另一种第二耐磨部件4及其支架8的纵剖图。此种情况的容纳部14′不像图3中是栓柱形状的,而是设计成凹槽形。其形状适应该凹槽的第二耐磨部件4,在该凹槽中可以很好地固定在支架上。这样就可以确保所述耐磨部件4准确且长期地设置在支架8上。压缩通道13位于第二耐磨部件4的内部。图7表示图6的第二耐磨部件4在点画线处的截面图。图7很好地看出支架8中凹槽形的容纳部14′和与之相应的第二耐磨部件4。用虚线表示压缩通道13。支承面15集成在所述第二耐磨部件上并呈现圆弧形,从而可以紧贴牵伸辊2。图8表示两个在牵伸辊2上对准安装的耐磨部件4′和4″(安装在支架8中)的纵剖图。每个耐磨部件4′和4″都用填满空腔或缝隙的粘合剂20分别粘合在袋状凹槽14′中。每个耐磨部件4′或4″都具有栓柱21,该栓柱21位于袋状凹槽14′中并被其完全包围。袋状凹槽14′向下开口,即在牵伸辊径向上开口。为了安装耐磨部件4′和4″,向支架8的袋状凹槽14′中装入粘合剂20,然后插入耐磨部件4′和4″的栓柱21。通过将支架8放入牵伸辊2相对的位置,该位置相应于操作位置,使得耐磨部件4′和4″朝着彼此对准的方向,并且通过粘合剂20可以长久固定在该位置。尤其是当支架上还安装两个第一耐磨部件3时,耐磨部件3、4′和4″彼此之间以及相对于牵伸辊2都能非常精确地对齐。由于耐磨部件4′和4″具有不运转或几乎不运转的耐磨支承面15,因此这点显得尤其重要。有缺陷的安装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在耐磨支承面15和牵伸辊2之间产生持久的缝隙。因此,粘合剂20可以使该位置与所述两个耐磨部件4′和4″相适应。显然还可以仅对所述两个耐磨部件4′和4″之一进行这种粘接。另一个耐磨部件4′或4″可以压入或无缝粘接。这样就仅对所述两个耐磨部件4′和4″之一用较厚的粘合层进行位置补偿。图9表示图8的耐磨部件4′的截面图。由该图可以看到,缝隙或袋状凹槽14′包围着栓柱21,并被粘合剂20所填满。因此可以将耐磨部件4′在每个方向上进行定位。当然也可想到一种实施方式,此时缝隙被设计成不完全围绕栓柱21的形式。当在栓柱21和袋状凹槽14′之间存在部分导向通道时,这种设计也会是足够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展示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专利权利要求范畴内的变形方案和特征组合同样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即使它们在不同实施例中展示和描述。第一耐磨部件的特征也可以与第二耐磨部件的特征组合,反之亦然。所述袋状凹槽可以与实施例中描述的情形相反,即安装在耐磨部件和支架上的栓柱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