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9134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梳棉机机械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

背景技术:
梳棉机是用于加工棉纤维和化学纤维,属于纺织机械,按照纺纱工艺流程,梳棉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梳棉机的前道工序是开清棉联合机,后道工序是并条机(普梳工艺流程)或条卷机(精梳工艺流程),梳棉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前道工序送来的棉(纤维)卷或由棉箱供给的油棉(化纤)层进行开松分梳和除杂,使所有呈卷曲块状的棉圈成为基本伸直的单纤维状,并在此过程中,除掉清花工序遗留下来的破籽、杂质和短绒,然后集成一定规格棉条、储存于棉筒内,供并条工序使用,其工作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为多数企业所采用。梳棉机的传动部件是梳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梳棉机所生产纱料的分梳和除杂效率与质量,如用于动力输出驱动的传动齿轮,现有的梳棉机传动齿轮设计结构复杂,安装、维护较繁琐且使用寿命较短、易断裂,满足不了梳棉机的高效使用标准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停机维护或更换,提高了梳棉机生产效率,且工作状态稳定,保证了纱料的分梳和除杂效率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包括连接轴套,及均匀对称设置在连接轴套两面的限位凸起,及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套、连接坡面连接的加强筋,其中,连接坡面的直径大于连接轴套,及与连接坡面连接的齿轮圈,及均匀设置在齿轮圈上的卡齿、卡槽,其中,卡齿、卡槽为间隔设置结构;所述连接轴套、连接坡面、加强筋和齿轮圈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均匀对称设置在连接轴套两面的限位凸起分别至少设置三个。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连接连接轴套、连接坡面的加强筋至少设置两对。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加强筋设置为“刀”形板式结构或“V”形板式结构。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齿轮圈的宽度是连接坡面的三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结构设计合理且生产成本低、一体成型结构韧性强、使用寿命长,同时无需经常更换与维护,提高了梳棉机的生产效率;2、使用时,利用卡齿、卡槽对与其连接的齿轮结构进行稳定、精准的传动,保证梳棉机分梳和除杂过程中无打滑等现象,使得分梳纱料松紧均匀、除杂彻底。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的连接轴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的加强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连接轴套、2-限位凸起、3-连接坡面、4-加强筋、5-齿轮圈、6-卡齿、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梳棉机的传动齿轮,包括连接轴套1,及均匀对称设置在连接轴套1两面的限位凸起2,及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套1、连接坡面3连接的加强筋4,其中,连接坡面3的直径大于连接轴套1,及与连接坡面3连接的齿轮圈5,及均匀设置在齿轮圈5上的卡齿6、卡槽7,其中,卡齿6、卡槽7为间隔设置结构;连接轴套1、连接坡面3、加强筋4和齿轮圈5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优选的,均匀对称设置在连接轴套1两面的限位凸起2分别至少设置三个,传统结构的传动齿轮只在一面设置(固定效果差),双面设置使得定位连接稳定、可靠,保证动力传动的精准性且耐磨损(图3中只标出一面限位凸起2,另一面未标出);用于连接连接轴套1、连接坡面3的加强筋4至少设置两对,保证支撑连接的稳定性、受力均匀、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如图1或图4所示的加强筋4设置为“刀”形板式结构或“V”形板式结构,上述两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中能及时缓冲压力,延长整体结构使用寿命;齿轮圈5的宽度是连接坡面3的三倍,保证整体结构受力均衡。实施例进一步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时利用连接轴套1动力输出轴连接,此时,连接轴套1两面的限位凸起2分别与动力输出轴上的定位结构相配合进行稳定的定位,齿轮圈5上均匀设置的卡齿6、卡槽7其它动力输出轴相互嵌入连接,以便实现精准、稳定的动力传动作业。本传动齿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而且便于安装及维护,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