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贴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5311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包装盒贴皮装置。

背景技术:
盒子(如: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与盒盖一般由厚纸板通过胶纸粘贴而成,以盒体为例,盒体由五块厚纸板围成(一个底板、四个侧板),为了使盒体具有一定的美观度,往往就需要将盒体的外表面贴上一层贴纸。目前,将贴纸粘贴在盒体的过程一般由人工完成,工人先在贴纸表面上涂胶水,再将盒体的下表面与贴纸密切接触,最后贴纸翻折,使贴纸与盒体的四个侧面接触,即完成一个盒体的贴皮过程,但是由于人工所需要的生产成本较高,且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贴纸与盒体贴合不紧密等不合格现象,使得生产效率比较低下。目前,申请号为20132001727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纸制异型包装盒自动化组装线,包括:输送带装置、过胶机、压泡压盒机;过胶机位于纸制异型包装盒自动化组装线的前端,用于给将进入输送带装置的面纸均匀的涂覆胶膜,输送带装置其首端接在过胶机之后,压泡压盒机位于输送带装置中段的一侧,压泡压盒机用于给礼品盒面纸层与基板层的粘结面均匀施压,以赶出粘结面的气泡使粘结更牢固、平整。这种纸制异型包装盒自动化组装线虽然结构紧凑,但是贴纸从过胶机粘上胶水之后,需要将用户用手将礼品盒粘在贴纸上,由于礼品盒的质量较轻,礼品盒与贴纸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混入较多的气泡,减小了礼品盒与贴纸之间的接触面积,导致礼品盒随着贴纸传送的过程中由于输送带装置产生的震动造成礼品盒与贴纸脱离,而导致需要将礼品盒重新粘贴,使得工人的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包装盒贴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盒贴皮装置,包括用于贴纸涂胶的上胶机构、用于盒体包边的围边机构以及用于盒体传送的传送组件,所述的上胶机构与围边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消除盒体与贴纸之间气泡的压盒机构,所述传送组件依次连接上胶机构、压盒机构和围边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纸经过上胶机构,使贴纸的表面涂上胶水,工人将盒体的底板粘在贴纸上,由于盒子较轻,往往会在盒体的底板与贴纸之间存在较多的气泡,继而盒体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到达压盒机构处,通过压盒机构对盒体施加压力,将盒体底板与贴纸之间的气泡排出,从而增加了盒体底板与贴纸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盒体底板与贴纸之间的粘贴力增加,从而避免两者发生脱离,继而粘着贴纸的盒子传送动围边机构处,将盒子的其余四个板与贴纸配合,从而完成对盒子的贴皮作业。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压盒机构包括用于抵触盒体的第二压板、用于驱动第二压板运动的伸缩组件以及用于支撑伸缩组件的第一支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与伸缩组件连接的第二压板通过伸缩组件的伸缩作用,使第二压板与盒体接触,对盒体产生下压力,增加了盒体与贴纸之间的压力,从而将盒体与贴纸之间的气泡通过压力的作用下从盒体的边缘排出,从而增大了盒体与贴纸的接触面积,使得盒体与贴纸粘贴牢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支架沿传送组件方向移动且通过锁紧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送带传送盒体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压板的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使得盒体与盒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通过提哦啊接第一支架的位置,使得第二压板能够准确与每个盒体接触,排除每个盒体与贴纸之间的气泡,从而提高了盒体的良品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送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贴纸的传送带、用于支撑传送带的传送辊以及用于支撑传送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辊在第二支架上转动,使传送带随着传送辊的转动而发生位移,从而使放置在传送带上的贴纸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胶机构与压盒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盒体与贴纸连接的传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就可以不必用手将盒体放置在贴纸上,从而减少了工人与胶水接触的可能性,避免工人因手部粘有胶水而对盒体外观造成影响,使得良品率降低。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用于限位盒体的定位槽、用于与盒体接触的第一压板以及用于驱动压板往复移动的第一升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纸通过传送组件的传送,使贴纸置于定位槽的下方,再通过第一升降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向下移动,使第一压板将盒子从定位槽上下压,使盒子与贴纸接触,从而完成将贴纸粘在盒子上的过程,且通过第一升降组件的往复运动,使得第一升降组件可以在一定的频率下对盒子进行粘上贴纸的作业,避免使多个盒子粘在同一张贴纸上而造成产品不合格。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升降组件包括连接杆、旋转臂组、一端连接第一压板且通过连接杆与旋转臂组滑动配合的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臂组旋转带动连接杆发生移动,使连接杆带动支撑杆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压板随着支撑杆发生移动,使第一压板在一定的频率下,使盒子粘贴在贴纸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胶机构包括用于与贴纸接触的转动辊组和用于支撑转动辊组的第三支架,所述转动辊组上置有胶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组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使得转动辊组的表面粘有胶水,而贴纸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使转动辊组与贴纸接触,从而使贴纸的表面粘上胶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围边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贴纸的第二升降组件、用于与贴纸抵触的接触辊以及用于驱动贴纸位移的传导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纸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传导件将贴纸移动到第二升降组件上,继而第二升降组件下降,使接触辊与贴纸接触,使贴纸粘在盒体的四个侧板上,从而完成贴纸粘贴在盒体上的古城哦,再将第二升降组件上升,即可使工人拿取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0、第一压板;11、定位槽;111、限位板;112、托板;113、挡板;13、第一升降组件;131、连接杆;132、旋转臂组;133、支撑杆;1321、转动臂;1322、引导臂;21、第二压板;22、伸缩组件;221、第一气缸;222、第一动力轴;23、第一支架;231、滑移部;232、支撑部;233、锁紧件;31、接触辊;32、传导件;33、第二升降组件;331、升降台;332、第二气缸;41、转动辊组;42、第三支架;51、传送带;52、传送辊;53、第二支架;54、滑杆;6、盒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贴皮装置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包装盒贴皮装置,包括用于贴纸涂胶的上胶机构、用于盒体6包边的围边机构以及用于盒体6传送的传送组件,包括用于盒体6与贴纸接触的传动机构,传送组件依次连接上胶机构、传动机构和围边机构,贴纸经过上胶机构涂上胶水,传送到传动机构下方,使盒体6通过传动机构与贴纸接触,使贴纸粘在盒体6的底板上,再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使盒体6传送至围边机构,使围边机构将贴纸粘在盒体6的四个侧板上,从而完成盒体6的帖子作业,且全程不会使工人与贴纸上的胶水发生接触,从而使得盒体6的加工效率得以提高,而传送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贴纸的传送带51、用于支撑传送带51的传送辊52以及用于支撑传送辊52的第二支架53,通过使传送辊52转动,由于传送辊52张紧传送带51,从而使传送带51随着传送辊52发生转动,将贴纸进行传送。上胶机构包括用于与贴纸接触的转动辊组41和用于支撑转动辊组41的第三支架42,使转动辊组41与第二支架53转动连接,继而转动辊组41上置有胶水,通过转动辊组41的旋转,使胶水均匀分布在转动辊组41上,随着转动辊组41与贴纸的上表面接触,即可使转动辊组41上的胶水粘到贴纸上。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机构包括用于限位盒体6的定位槽11、用于与盒体6接触的第一压板10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压板10往复移动的第一升降组件13,定位槽11包括分布在盒体6两侧的限位板111、安装在限位板111上且用于支撑盒体6的托板112以及安装在托板112上用于盒体6定位的挡板113,第一升降组件13包括连接杆131、旋转臂组132、一端连接第一压板10且通过连接杆131与旋转臂组132滑动配合的支撑杆133,传送带51将粘有胶水的贴纸传送到托板112的下方,盒体6沿着两侧的限位板111移动,使挡板113与盒体6抵触,从而对盒体6定位,继而将旋转臂组132转动,驱动连接杆131发生位移,使支撑杆133发生上下移动,使第一压板10与盒体6接触,由于盒体6采用纸板制成,使得盒体6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盒体6从托板112上压下,使盒体6与贴纸接触。旋转臂组132包括转动臂1321和引导臂1322,在引导臂1322上开设有引导槽,使支撑杆133置于引导槽中,再将连接杆131的一端和转动臂1321铰接,另一端和支撑杆133铰接,转动臂1321与引导臂1322转动连接,当转动臂1321向下转动,即可使连接杆131随着转动臂1321向下移动,继而使支撑杆133随着连接杆131的移动,沿着引导槽上下移动,从而使第一压板10向下移动,将盒体6与贴纸接触,再将转动臂1321向上移动,使连接杆131对支撑杆133支撑,带动支撑杆133向上移动如此往复。盒体6经过第一压板10的下压过程与贴纸粘贴,由于贴纸与表面不平整使得贴纸在与盒体6的接触过程中,往往会在贴纸与盒体6之间产生一定的气泡,气泡的产生,减小了盒体6与贴纸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盒体6在随着传送带51传送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盒体6从贴纸上脱落而需要重新粘贴,所以在传动机构和围边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消除盒体6与贴纸之间气泡的压盒机构。压盒机构包括用于抵触盒体6的第二压板21、用于驱动第二压板21运动的伸缩组件22以及用于支撑伸缩组件22的第一支架23,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气缸221作为伸缩组件22,使第二压板21的表面与第一气缸221的第一动力轴22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221驱动第一动力轴222发生移动,从而将第二压板21随着第一动力轴222发生移动,从而将第二压板21与盒体6的四个侧板抵触。再通过增加第一气缸221内部的压强,使第一气缸221对第一动力轴222施加下压力,第一动力轴222将此下压力传递到盒体6的底板与贴纸之间,使得盒体6底板与贴纸之间的气泡由于压力的作用,从盒体6底板的边缘出排出,从而增加了底板与贴纸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底板与贴纸之间粘贴更为牢固。由于传动机构上的转动臂1321上下升降具有一定的频率,使得盒体6传递到压盒机构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为了使压盒机构上的第二压板21能够准确的与每个盒体6接触,将第一支架23沿传动带传动方向移动且通过锁紧件233固定。第一支架23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气缸221的支撑部232和用于移动的滑移部231,滑移部231和支撑部2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再在滑移部231上开设有通孔,在第二支架53的两侧固定有滑杆54,将滑杆54穿设在通孔中,再在滑移部231上开设螺纹孔,在螺纹孔中穿设锁紧件233,调节好第一支架23的位置之后,将锁紧件233和滑杆54抵触设置,通过螺纹的压力作用,使锁紧件233与滑杆54之间产生一定的静摩擦力,即可使第一支架23进行定位。围边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贴纸的第二升降组件33、用于与贴纸抵触的接触辊31以及用于驱动贴纸位移的传导件32,传导件32与贴纸上的胶水接触,通过传导件32的拉动,使贴纸随着传导件32移动到第二升降组件33上,第二升降组件33包括升降台331和第二气缸332,升降台331由第二气缸332支撑,通过第二气缸332上的第二动力轴驱动升降台331升降,使接触辊31与贴纸接触,使接触辊31沿着盒体6的外壁滚动,从而使贴纸通过胶水粘贴在盒体6的四个侧板上,继而将第二气缸332的第二动力轴驱动升降台331上升,即可让工人拿取产品。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