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400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酒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酒盒包装材料的选择上,纸质容器(纸盒、纸管)仍占主要地位,皮质、木质、塑料、金属材料的比例比以往有所增加,竹、柳、草等天然材料仍较少使用,酒盒对于生产酒水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外包装精美、结实耐用的酒盒不仅可以提升酒水的档次和美观度,对酒水进行价值提升,还具有防止酒瓶破碎的作用。同时,酒盒的成本与资源节约也很重要,酒盒还是一种一次性使用产品,酒水被消费后,酒盒就成了一种垃圾,不可再次使用,而在酒盒的生产成型过程中,需要将酒盒的模型纸板粘合成型,而目前大部分酒盒模型纸板的粘合过程均采用手工粘合,且粘合精度不高,效率较低,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快速准确对酒盒的模型纸板进行粘合成型的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酒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包括用于将酒盒包装纸板的三边折弯后放置其内的凹槽状的底部工装座,在所述底部工装座的正上方设有一压紧滑动板,所述压紧滑动板水平设置且其距离底部工装座底部的高度等于底部工装座的深度。所述压紧滑动板的尾部与底部工装座的底板边缘之间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与底部工装座的底板边缘滑动连接,所述压紧滑动板上部设有一能将纸盒主动粘合边推送到压紧滑动板上的推送机构,在所述底部工装座的侧板上方设有一自动喷胶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架构包括推送气缸,以及水平设置且固定在推送气缸下部的推送板,所述推送板置于压紧滑动板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气缸的气缸推杆端部与推送板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喷胶装置下部设有一能让自动喷胶装置前后滑动的滑板。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工装座的底侧的板体端部设有一滑动导槽,所述支撑架下部置于滑动导槽内且能在其内自由前后滑动。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部工装座的左侧的板体上端内部设有一冷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酒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采用底部工作装以及自动喷胶机构以及下压推送装置的组合结构,不仅有效实现了酒瓶包装盒的自动喷胶工序,而且能自动将纸板的粘合边一次性自动压紧,因而在实际应用时,不仅有效将实现酒盒的自动粘合包装,而且粘合效率高,准确度好,实用性高,因而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酒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包括用于将酒盒包装纸板1的三边折弯后放置其内的凹槽状的底部工装座2,在所述底部工装座2的正上方设有一压紧滑动板3,所述压紧滑动板3水平设置且其距离底部工装座2底部的高度等于底部工装座2的深度。所述压紧滑动板3的尾部与底部工装座2的底板边缘之间设置有一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底部与底部工装座2的底板边缘滑动连接,所述压紧滑动板3上部设有一能将纸盒主动粘合边1-1推送到压紧滑动板3上的推送机构,在所述底部工装座2的侧板上方设有一自动喷胶装置5。为方便对纸板进行推送,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送气缸6,以及水平设置且固定在推送气缸6下部的推送板7,所述推送板7置于压紧滑动板3正上方,且所述推送气缸6的气缸推杆端部与推送板7之间活动连接,继而使得推送板7能始终与纸板之间保持完全接触。因而在实际应用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纸板的三个折边90度弯折后放置于底部工装座2上,然后将需要粘合的主动粘合边1-1的纸板体放置于推送板7与压紧滑板3之间,然后启动推送气缸6推动推送板7往下推压纸板体,待纸板体的粘合边缘1-3处于适合的喷胶位置后,启动自动喷胶装置,对粘合边缘1-3进行自动喷胶,待喷胶完毕后,再启动推送气缸6推动纸板体往下运动直至纸板体完全处于水平位置,且其粘合边缘1-3正好与包装纸板体的另一侧被动粘合边1-2的纸板叠合,然后推动压紧滑动板3向纸板的粘合处移动,直至将需要粘合固定的两个纸板压紧固定,最后将各机构回到初始位置,至此,完成整个包装盒的建议粘合过程。

为方便自动喷胶装置自由移动,所述自动喷胶装置5下部设有一能让自动喷胶装置前后滑动的滑板。另外,为进一步方便滑动压紧板能较为自由的自由移动,所述底部工装座2的底侧的板体端部设有一滑动导槽,所述支撑架4下部置于滑动导槽内且能在其内自由前后滑动。而为提高粘合效率,在所述底部工装座2的左侧的板体上端内部设有一冷却管8。

上述酒瓶包装盒简易粘合装置采用底部工作装以及自动喷胶机构以及下压推送装置的组合结构,不仅有效实现了酒瓶包装盒的自动喷胶工序,而且能自动将纸板的粘合边一次性自动压紧,因而在实际应用时,不仅有效将实现酒盒的自动粘合包装,而且粘合效率高,准确度好,实用性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