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纤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484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纤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造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解纤盘。



背景技术:

解纤设备,又叫打浆机,将指将原料如废纸经碎解、筛选、净化或热分散后未完全消失的纸片或纤维团在不切断损伤与降低强度的前提下离解或分散成单根的、润湿的、相当纤维化的纤维的设备,其中,解纤盘是解纤设备的关键。

现有的解纤设备,一般为湿法疏解,其主要缺陷是用水巨大,能耗高,设备繁多、复杂,依据纸种不同每生产一吨纸需投入几十至上百吨水,尽管国外造纸企业动用了大量的各种技术力量,巨额资金采用一级、二级处理回收用水,甚至三级处理,还是达不到零排放。目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水平,用湿法造纸的机械装备生产纸张,每吨纸生产仍需排放8~10吨废水,耗电520千瓦/吨纸,耗标准煤超600KG/吨纸,但国内大多数造纸企业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因此,一种解纤盘,能够节约能耗与用水量,且实现疏解过程不产生污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纤盘,有效的节约了解纤过程中的能耗与用水量,且实现了解纤过程不产生污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解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盘体,在所述盘体上设置有解纤杆,在所述解纤杆上设置有解纤件,在所述解纤件上设置有解纤头,以使得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解纤头能够沿所述盘体的径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解纤件包括第一解纤件与第二解纤件,所述第一解纤件能够在所述解纤杆上转动,所述第二解纤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解纤杆上。

优选地,单个所述解纤件上设置有两个解纤头,两个所述解纤头设置在所述解纤杆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解纤杆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解纤杆绕所述盘体的圆周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解纤头为弹性刚针。

优选地,所述解纤头与所述解纤件为一整体。

优选地,在所述盘体上沿所述盘体的圆周设置有加厚层,所述解纤杆安装在所述加厚层上。

优选地,在所述盘体上设置有镂空部。

优选地,在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纤盘,由于包括转轴,在转轴的两端设置有盘体,在盘体上设置有解纤杆,在解纤杆上设置有解纤件,在解纤件上设置有解纤头,当转轴转动时,解纤杆随盘体一起转动,在解纤杆转动的过程中,解纤头随之转动,从而对原料进行不断的分丝、磨擦,实现连续不断地解纤。与现有技术中解纤比较,整个过程不需要水的参与,因此,不仅节约了用水量,且实现解纤过程中污水的零排放。又由于,结构简单,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解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解纤盘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纤盘,包括转轴1,在转轴1的两端均设置有盘体2,在盘体2上设置有解纤杆3,在解纤杆3上设置有解纤件4,在所述解纤件4上设置有解纤头5,以使得转轴1转动时,解纤头5能够沿盘体2的径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解纤盘,由于包括转轴1,在转轴1的两端设置有盘体2,在盘体2上设置有解纤杆3,在解纤杆3上设置有解纤件4,在解纤件4上设置有解纤头5,当转轴1转动时,解纤杆3随盘体2一起转动,在解纤杆3转动的过程中,解纤头5随之转动,从而对原料进行不断的分丝、磨擦,实现连续不断地解纤。与现有技术中解纤比较,整个过程不需要水的参与,因此,不仅节约了用水量,且实现解纤过程中污水的零排放。又由于,结构简单,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节约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解纤件4,包括第一解纤件41与第二解纤件42,第一解纤件41能够在解纤杆3上转动,第二解纤件42固定安装在解纤杆3上。

当解纤件4全部与解纤杆3固定连接时,由于解纤件4与解纤杆3固定连接,因此,解纤杆3与解纤杆4之间刚性连接,在解纤的过程中,如原料硬度较硬,解纤件4上的解纤头5使用寿命短;当解纤件4全部套设在解纤杆3上,且能够相对于解纤杆3转动时,会影响解纤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解纤件4包括套设在解纤杆3上,且能够在解纤杆3上转动的第一解纤件41,与固定安装在解纤杆3上的第二解纤件42,如此的设置,能够对各类原料进行解纤,提高了通用性能,且提高的解纤件4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解纤件41与第二解纤件42在解纤杆3上的安装交替进行。可以是每隔一第一解纤件41安装一第二解纤件42,也可以是毎隔两个第一解纤件41安装一个或两个第二解纤杆4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个解纤件4上设置有两个解纤头5,两个解纤头5设置在解纤杆3的两侧。其具体为,解纤件4还包括套环,解纤头5与套环固定连接,其中,套环优选采用弹簧,即弹簧套设在解纤杆3上,两个解纤头5与弹簧固定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地优选,解纤头5与解纤件4为一整体。即,解纤头5为弹簧的一部分,弹簧两端的延伸部为解纤头5。

首先,采用弹簧套设在解纤杆3上,能够有效保证解纤件4与解纤杆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其次,解纤头5与解纤件4为一整体,也能够保证解纤头5在解纤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再次,由于弹簧本身具备弹性,又由于解纤头5为弹簧的一部分,弹簧两端的延伸部为解纤头5,因此,解纤头5为具有弹性的刚针,在解纤的过程中,解纤头5具备弹性,减小解纤头5与原料的刚性碰撞,提高解纤头5的使用寿命,提高解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纤杆3与转轴1平行设置,且解纤杆3绕盘体2的圆周均匀设置。在该结构下,解纤头5能够在由盘体2与解纤杆3形成的圆柱体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使得解纤盘的解纤头5能够均匀作用于所要进行解纤的原料,提高解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盘体2上沿盘体2的圆周设置有加厚层6,解纤杆3安装在加厚层6上。在解纤的过程中,盘体2在转轴1的带动下实现高速转动,解纤杆3承受巨大的离心力,为了提高解纤杆3与盘体2连接的牢固度,在盘体2上沿盘体2的圆周设置有加厚层6,解纤杆3安装在加厚层6上。具体的,在两盘体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解纤杆3穿过安装孔,通过螺母将解纤杆3固定安装在盘体2上。

转轴1在转动的过程中,转轴1会承受来自盘体2的,来自解纤杆3的巨大的离心力,还会承受盘体2自重所带来的剪切力,从而影响转轴1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盘体2上设置有镂空部7。镂空部7的设置,减小了盘体2的自重,从而减小了转轴1所承受的离心力与剪切力,提高了转轴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即在设置有镂空部7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盘体2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盘体2上设置有加强筋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