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天然色纺纱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7885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新型纱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纯天然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环保、舒适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绿色低碳的前提下,人们开发全新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面料,追求多彩生活并彰显个人风采。天然彩棉不需进行化学染色加工,其色泽柔和、古朴典雅,质地比普通棉更加柔软、手感好、富有弹性,且不适用染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减少环境破坏,有利于健康和环保。近年来流行的色纺纱,不仅具有丰富的色彩、新颖的配色以及较强的立体效果,而且其制成的织物色泽柔和丰满,层次感强,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是在纺纱前对纤维进行染色,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设计开发许多不同风格的新产品。同时,纤维染色克服了不同原料由于大分子结构差异造成的上色率差异。本发明将彩棉纤维与天然染料染色的棉纤维制成天然色纺纱线,成纱质量较好,织物风格多样,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

本发明给出一种天然色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可将彩棉纤维和染色棉纤维制成质量良好的天然色纺纱,该纱线及制成的织物绿色环保、花色多样、层次清晰、色泽自然,有较高的附加值,该纱线成纱结构得到优化,纱线质量更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天然色纺纱及其生产方法,该纱线不仅具有丰富的色彩、新颖的配色以及较强的立体效果,而且其制成的织物色泽柔和丰满,层次感强,染色纤维随机组合,织物风格多样,健康环保,特别适用于制作内衣、婴儿衣物等。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然色纺纱,由彩棉纤维与天然染料染色的棉纤维经赛络纺纱方式加工制成。

为实现上述天然色纺纱的生产,本发明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彩棉纤维进行预开松,并喷洒0.5%的去糖剂,堆仓养生24小时,再经第一开清棉工序、第一梳棉工序制得彩棉普梳生条;

第二步,将经天然染料染色后的美国棉、澳大利亚棉、印度棉按照3:3:4的比例混合打包,经清梳联工序制成染色棉生条;

第三步,将染色棉生条扯碎成混合棉纤维,再人工打包,经第二开清棉工序、第二梳棉工序、第一精梳工序制得染色棉精梳条;

第四步,将彩棉普梳生条和染色棉精梳条经三道并条工序制得混合熟条;

第五步,将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制得天然色纺纱,其中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

采用上述生产工艺,可将彩棉纤维与天然染料染色的棉纤维制成质量良好的天然色纺纱,尤其是其中的第三步,将染色棉生条人工撕扯成混合棉纤维,再人工打包,经第二开清棉工序、第二梳棉工序、第一精梳工序制得染色棉精梳条;第四步,将彩棉普梳生条和染色棉精梳条经三道并条工序制得混合熟条;第五步,将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制得天然色纺纱,其中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

本发明工艺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第一步中,采用第一开清棉工序制得彩棉棉卷,第一开清棉工序中,将彩棉纤维进行预开松,并喷洒0.5%的去糖剂,堆仓养生24小时,再进行抓棉,打手伸出肋条为1.5-2mm,抓棉机打手下降动程为1.5-2mm,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70-480r/min,混棉箱尘棒隔距为12-13mm,豪猪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80-500r/min,豪猪开棉机尘棒隔距为12-13mm,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30-450r/min,成卷机打手速度为750-780r/min,风扇速度为1400-1500r/min,成卷罗拉速度为11-13r/min,棉卷定量为390-420g/m。

更优选地,第一步中,第一开清棉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合、降低车速”的工艺原则。

上述第一开清棉工序中,由于彩棉含糖较高,为了防止后道各工序出现粘卷、粘罗拉等现象,先对彩棉喷洒0.5%的去糖剂,进行堆仓处理。由于彩棉纤维短、细度细、含杂率高、强力差的特点,采用“勤抓少抓、多梳少打、充分混合”的工艺原则。降低打手的速度,以免打手速度过快将纤维打成束丝,增加棉结。适当减小打手与尘棒的隔距,增大尘棒之间的隔距,加大落棉,增加除杂效果。

优选地,第一步中,采用第一梳棉工序制得彩棉普梳生条,第一梳棉工序中,除尘刀角度为70-75度,刺辊-锡林隔距为0.18-0.2mm,刺辊速度为780-820r/min,锡林速度为340-360r/min,盖板速度为240-250mm/min,道夫速度为20-22r/min,锡林-盖板隔距为0.17mm、0.15mm、0.15mm、0.15mm、0.17mm,生条定量为18-20g/5m,出条速度为45-50m/min。

更优选的,第一步中,第一梳棉工序采用“慢速度、小隔距、轻定量、较小张力”的工艺原则。

上述第一梳棉工序中,针对彩棉含杂高、短绒率多的特点,将除尘刀的角度较低,增大除杂,同时防止短绒的回收。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减小刺辊对棉层的打击力度,降低对纤维造成的损伤,使棉结和短绒的产生得到一定的控制,提高成纱质量。但刺辊速度又不宜放的太低,太低会影响分梳效果和除杂效果,生条的杂质便会增加。适当提高盖板速度,增加盖板花量,降低生条的棉结杂质。

优选地,第二步中,采用清梳联工序制得染色棉生条,清梳联工序中,往复式抓棉机打手间歇下降1.5-2mm,抓棉打手转速为900-950r/min,单轴流开棉机角钉打手转速为600-700r/min,多仓混棉机均棉罗拉转速为650-750r/min,剥棉罗拉转速为500-600r/min,豪猪开棉机刀片转速为450-500r/min,给棉罗拉转速为42-48r/min,梳棉机锡林转速为360-400r/min,刺辊转速为820-850r/min,盖板线速度为240-250mm/min,道夫转速为20-22r/min,生条定量为18-30g/5m。

更优选地,第二步中,清梳联工序采用“精细抓棉、早落少碎、充分混合、少伤纤维”的工艺原则。

上述清梳联工序中,采用精细抓棉和多仓混棉机,达到充分混合经天然染料染色的30%的美国棉、30%的澳大利亚棉和40%的印度棉的目的。

优选地,第三步中,将扯碎的混合棉纤维采用第二开清棉工序制得染色棉棉卷,第二开清棉工序中,打手伸出肋条为1.5-2mm,抓棉机打手下降动程为1.5-2mm,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50-480r/min,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30-450r/min,成卷机打手速度为750-780r/min,风扇速度为1400-1500r/min,成卷罗拉速度为11-13r/min,棉卷定量为390-420g/m。

更优选地,第三步中,第二开清棉工序采用“降低车速、以梳代打、多松少打、勤抓少抓、早落少碎、渐进开棉、混合均匀”的工艺原则。

上述第二开清棉工序中,由于棉纤维经染色后表面的棉蜡和天然卷曲受到破坏,纤维间的抱合力减弱,纤维弹性差,虽受碱的作用去除了部分杂质,但纤维伸直平行度差,因此开清棉工序尽可能采用“以梳代打”的工艺原则,减少纤维损伤,采用“勤抓少抓”的工艺原则,使杂质尽量早落少碎。为避免纤维染色时色差的存在,采用多仓混棉机,使色纤维混合均匀。

优选地,第三步中,采用第二梳棉工序制得染色棉生条,第二梳棉工序中,锡林与盖板间隔距为0.2mm、0.18mm、0.18mm、0.18mm、0.2mm,生条定量为18-20g/5m,刺辊速度为730-748r/min,锡林速度为330-354r/min,盖板速度为250-260r/min,出条速度为48-50m/min。

更优选地,第三步中,第二梳棉工序采用“紧隔距、慢速度、大速比、”的工艺原则。

上述第二梳棉工序中,锡林和盖板之间采用“紧隔距”的工艺原则,增加针面间分梳的能力,减少纤维在两针齿间揉搓成棉结的几率,从而控制棉结和色结的质量指标。适当增大刺辊和锡林线速比,有利于提高纤维梳理度和纤维转移率,减小纤维损伤。

优选地,第三步中,采用精梳工序制得染色棉精梳条,精梳工序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精梳棉工序中,车速为200-240钳次/min,给棉长度为4.2-4.6mm,落棉率控制在16%-18%之间,染色棉精梳条定量为18-20g/5m。

上述精梳工序中,由于染色后棉纤维强力降低,梳棉过程中产生大量短绒,在精梳工序中,通过适当提高落棉率,去掉大部分短绒,提高纤维平行度、改善色纱条干水平。

优选地,第四步中,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制得混合熟条,三道并条工序包括头道并条工序、二道并条工序和三道并条工序,头道并条工序中,3根彩棉普梳生条和5根染色棉精梳条并合,前罗拉线速度为160-170m/min,罗拉隔距为6mm、14mm,总牵伸倍数为7.89倍,后区牵伸倍数1.73倍,头道并条定量19.0g/5m,喇叭口直径3.6mm,二道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线速度为155-165m/min,8根头道并条并合,罗拉隔距为6mm、14mm,总牵伸倍数为8.44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57倍,二道并条定量为18.0g/5m,喇叭口直径为3.4mm,三道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线速度为150-160m/min,8根二道并条并合,罗拉隔距为4mm、12mm,总牵伸倍数为9.0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43倍,三道并条定量为16.0g/5m,喇叭口直径为3.2mm。

更优选地,第四步中,三道并条工序采用“顺牵伸、重加压、小隔距、轻定量、慢速度”的工艺原则。

上述三道并条工序中,为保证纤维混合均匀,并条采用三道均为8根并合的方式。采用“顺牵伸”的工艺原则,头并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末道采用集中牵伸的方式,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熟条的条干均匀度为主。采用“重加压、小隔距、轻定量、慢速度”的工艺原则,以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提高纤维的定向度、分离度,提高条干均匀度,降低重量不匀率。染色后的棉纤维可纺性差,为防止色条缠绕胶辊、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需对胶辊进行涂料处理。

优选地,第五步中,采用粗纱工序制得混合粗纱,粗纱工序中,捻系数为110-116,前罗拉转速为20-22m/min,锭翼转速为850-90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总牵伸倍数为8.0-9.14倍,定量为3.5-4g/10m,罗拉隔距分别为8mm、24mm、27mm,钳口为6.5mm。

更优选,第五步中,粗纱工序采用“较小隔距、较大捻度、较小定量、小后区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

上述粗纱工序中,由于彩棉纤维长度较短,减小罗拉隔距,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牵伸区内的浮游纤维,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发挥主牵伸区的作用,有利有提高粗纱的条干CV值,增大粗纱捻系数。针对染色后纤维间抱合力减弱,粗纱在细纱机上容易产生意外伸长,因此粗纱定量宜偏小掌握,捻度要偏大掌握。

优选地,第五步中,采用细纱工序制得天然色纺纱,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纱方式,采用四罗拉网格圈式紧密纺环锭细纱机,选用软弹性高密胶辊,成纱捻系数为360-380,罗拉中心距分别为40-42mm、48-52mm,锭速为9000-1000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1.21倍,钳口隔距为2.5mm,配置自润滑钢领,摇架压力分别为240N/双锭、160N/双锭、200N/双锭,集聚负压为1800Pa-2100Pa。

更优选地,第五步中,细纱工序采用“较小后区牵伸、大捻度、慢速度、重加压”的工艺原则。

上述细纱工序中,采用小后区牵伸,集中前区牵伸,加强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有效控制。适当降低锭速,有利于减少断头,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采用较大的细纱捻系数,有利于保持须条间的紧密度、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纱线质量。另外,后区隔距偏大掌握,防止牵伸不开、减少短粗结、棉结等纱疵。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面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

以在加装网格圈型紧密纺的QFA1528型环锭细纱机上生产13.1tex天然色纺纱为例,由彩棉纤维与天然染料染色的棉纤维经赛络纺纱方式加工制成。

其生产的具体方案如下:将彩棉纤维进行预开松,并喷洒0.5%的去糖剂,堆仓养生24小时,再经第一开清棉工序、第一梳棉工序制得彩棉普梳生条;将经天然染料染色后的美国棉、澳大利亚棉、印度棉打包,经清梳联工序制成染色棉生条;将染色棉生条扯碎成混合棉纤维,再人工打包,经第二开清棉工序、第二梳棉工序、第一精梳工序制得染色棉精梳条;将彩棉普梳生条和染色棉精梳条经三道并条工序制得混合熟条;将混合熟条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制得天然色纺纱,其中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纺纱方式。

(1)第一开清棉工序:将彩棉纤维进行预开松,并喷洒0.5%的去糖剂,堆仓养生24小时,再进行抓棉,打手伸出肋条为1.5mm,抓棉机打手下降动程为2mm,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75r/min,混棉箱尘棒隔距为12mm,豪猪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80r/min,豪猪开棉机尘棒隔距为12mm,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40r/min,成卷机打手速度为760r/min,风扇速度为1400r/min,成卷罗拉速度为12r/min,棉卷定量为400g/m。

(2)第一梳棉工序:除尘刀角度为73度,除尘刀高低位置为-2mm,刺辊-锡林隔距为0.19mm,刺辊速度为800r/min,锡林速度为350r/min,盖板速度为240mm/min,道夫速度为22r/min,锡林-盖板隔距为0.17mm、0.15mm、0.15mm、0.15mm、0.17mm,生条定量为20g/5m,出条速度为48m/min。

(3)清梳联工序:往复式抓棉机打手间歇下降2mm,抓棉打手转速为900r/min,单轴流开棉机角钉打手转速为650r/min,多仓混棉机均棉罗拉转速为700r/min,剥棉罗拉转速为550r/min,豪猪开棉机刀片转速为480r/min,给棉罗拉转速为46r/min,梳棉机锡林转速为380r/min,刺辊转速为850r/min,盖板线速度为250mm/min,道夫转速为22r/min,生条定量为26g/5m。

(4)第二开清棉工序:打手伸出肋条为1.5mm,抓棉机打手下降动程为2mm,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60r/min,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为450r/min,成卷机打手速度为780r/min,风扇速度为1500r/min,成卷罗拉速度为12r/min,棉卷定量为400g/m。

(5)第二梳棉工序:锡林与盖板间隔距为0.2mm、0.18mm、0.18mm、0.18mm、0.2mm,生条定量为18g/5m,刺辊速度为740r/min,锡林速度为354r/min,盖板速度为260r/min,出条速度为48m/min。

(6)精梳棉工序:所述精梳工序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所述精梳棉工序中,车速为240钳次/min,给棉长度为4.4mm,落棉率控制在16%,染色棉精梳条定量为18g/5m。

(7)三道并条工序:头道并条工序中,3根彩棉普梳生条和5根染色棉精梳条并合,前罗拉线速度为170m/min,罗拉隔距为6×14mm,总牵伸倍数为7.89倍,后区牵伸倍数1.73,头道并条定量19.0g/5m左右,喇叭口直径3.6mm,二道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线速度为165m/min,8根头道并条并合,罗拉隔距为6×14mm,总牵伸倍数为8.44,后区牵伸倍数为1.57,二道并条定量为18.0g/5m左右,喇叭口直径为3.4mm,三道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线速度为160m/min,8根二道并条并合,罗拉隔距为4×12mm,总牵伸倍数为9.0,后区牵伸倍数为1.43,三道并条定量为16.0g/5m左右,喇叭口直径为3.2mm。

(8)粗纱工序:捻系数为112,前罗拉转速为22m/min,锭翼转速为88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1.35,总牵伸倍数为8.89,定量为3.6g/10m,罗拉隔距为8×24×27,钳口为6.5mm。

(9)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纱方式,采用四罗拉网格圈式紧密纺环锭细纱机,选用软弹性高密胶辊,成纱捻系数为360-380,罗拉中心距为41×50mm,锭速为10000r/min,后区牵伸倍数为1.21,钳口隔距为2.5mm,配置自润滑钢领,摇架压力为240×160×200N/双锭,集聚负压为1800Pa-2100Pa。

经检测,根据上述方法生产的天然色纺纱线的各项指标如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