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反捻花式包芯纱及其纺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1186发布日期:2018-11-24 13:14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应用在环锭纺细纱机上的一种正反捻花式包芯纱及其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包芯纱是纺织市场需求较大的一类纱线类型,现有的包芯纱大多是利用弹力纱如氨纶丝作为芯纱,其它纤维作为饰纱,通过包芯纱纺纱装置来纺制包芯纱。此包芯纱必须以弹力纱作为芯纱,纺纱种类受限,且用途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捻花式包芯纱及其纺纱方法,将普通纱线作为芯纱来纺制包芯纱,将普通纱线牢牢固定在纱线的中心位置,其它纤维作为饰纱包缠在其外围,以形成独特的纱线类别。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花式包芯纱包括纱芯与外围饰纱,所述纱芯捻度与外围饰纱捻度方向相反,纱芯纱支较其花式包芯纱纱支高20支,纱芯捻系数为350以下;所述纱芯为抗菌化纤、吸湿排汗纤维、导电纤维中的一种,所述外围饰纱为棉、纤维素纤维、亲肤保健纤维中的一种。

一种正反捻花式包芯纱的纺纱方法,插纱锭上的正捻或反捻芯纱经导辊进入前皮辊、前罗拉组成的前钳口,与从后罗拉、中罗拉来的反捻或正捻饰纱束纤维汇合,经纺纱三角区和纺纱段,解捻加捻形成包芯花式纱,通过导纱钩,缠绕在管纱上。

所述前罗拉、导纱钩之间设有阻捻棒,所述阻捻棒经卡销与摇架连接。

所述插纱锭与细纱导纱杆固定连接。

所述摇架上装有导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环锭纺设备前皮辊后方喂入芯纱,与饰纱束纤维一起通过前皮辊与前罗拉握持牵伸后,解捻加捻形成花式包芯纱;由于芯纱为正捻或反捻芯纱,饰纱为反捻或正捻饰纱,饰纱逐渐加捻而芯纱逐渐解捻,同时在阻捻棒作用下,加捻受阻而解捻更加充分,最终形成芯纱被饰纱缠绕加捻成花式包芯纱。本发明将舒适性亲肤性较差的纤维作为芯纱,将棉等天然柔软性纤维作为饰纱,将不同功能纤维有机组合,克服了普通亲肤性较差纤维在服用性上的缺点,丰富了包芯纱的种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纺纱流程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成纱示意简图。

图中,1、前皮辊,2、前罗拉,3、插纱锭,4、芯纱,5、花式包芯纱,6、导纱钩,7、管纱,8、饰纱束纤维,9、导辊,10、阻捻棒,11、摇架,12,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花式包芯纱包括纱芯与外围饰纱,所述纱芯捻度与外围饰纱捻度方向相反,纱芯纱支较其花式包芯纱纱支高20支,使包芯纱的包缠效果好;较低控制纱芯捻度,纱芯捻系数为350以下,有利于捻度反向解捻。所述纱芯为抗菌化纤、吸湿排汗纤维、导电纤维等纯纺功能性纤维中的一种,所述外围饰纱为棉、纤维素纤维、亲肤保健纤维中的一种。这里,抗菌化纤:在化纤表明添加抗菌因子,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抵抗细菌在衣物上的附着,使人们远离病菌的侵扰。吸湿排汗纤维:利用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吸湿排汗、调节体温的目的。导电纤维:导电率大于107ω.cm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低湿度下仍具有良好的耐久抗静电性。亲肤保健纤维:摄取纤维内部营养成分,使皮肤润泽光滑,起到舒适保健的作用,比如牛奶纤维、珍珠纤维、海藻纤维以及芦荟纤维等。

本发明插纱锭3上的正捻或反捻芯纱4经导辊9进入前皮辊1、前罗拉2组成的前钳口,与从后罗拉、中罗拉来的反捻或正捻饰纱束纤维8汇合,经纺纱三角区和纺纱段,解捻加捻形成包芯花式纱5,通过导纱钩6,缠绕在管纱7上。

所述前罗拉2、导纱钩6之间设有阻捻棒10,所述阻捻棒10经卡销12与摇架11连接,所述阻捻棒10通过卡销12插入摇架11头端,根据阻捻棒10插入摇架11深浅长度不同来调整阻捻棒10位置,以取得不同的阻捻效果,适应不同纺纱品种需要。

所述插纱锭3与细纱导纱杆固定连接,导纱杆与设备机架连接。

所述摇架11上装有包芯纱专用导辊9。

本发明在环锭纺设备前皮辊后方喂入芯纱,与饰纱束纤维一起通过前皮辊与前罗拉握持牵伸后,解捻加捻形成花式包芯纱;由于芯纱为正捻或反捻芯纱,饰纱为反捻或正捻饰纱,饰纱逐渐加捻而芯纱逐渐解捻,同时在阻捻棒作用下,加捻受阻而解捻更加充分,最终形成芯纱被饰纱缠绕加捻成花式包芯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正反捻花式包芯纱及其纺纱方法,涉及纺织生产领域。包括纱芯与外围饰纱,纱芯捻度与外围饰纱捻度方向相反,纱芯纱支较其花式包芯纱纱支高,纱芯捻系数为350以下,纱芯为抗菌化纤、吸湿排汗纤维、导电纤维中一种,外围饰纱为棉、纤维素纤维、亲肤保健纤维中一种。纺纱方法为,插纱锭上正捻或反捻芯纱经导辊进入前钳口,与反捻或正捻饰纱束纤维汇合,经纺纱三角区和纺纱段,解捻加捻成包芯花式纱,并缠绕在管纱上。本发明芯纱为正/反捻,饰纱为反/正捻,饰纱逐渐加捻而芯纱逐渐解捻,最终形成芯纱被饰纱缠绕加捻成花式包芯纱,将舒适性亲肤性较差纤维作为芯纱,将棉等天然柔软性纤维作为饰纱,将不同功能纤维有机组合,丰富了包芯纱种类。

技术研发人员:郑敏博;刘定会;张纯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2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