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捻转杯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94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捻转杯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
60年以前,主要纺纱方法是传统的环锭纺纱,以后各种新型纺纱不断出现,其中转杯纺纱发展很快,在新型纺纱中占的比重较大。
转杯纺纱是自由端纺纱,它与环锭纺不同,转杯纺纱具有速度高,卷装大,成纱蓬松和条干均匀等特点。但由于加捻方式不同,环锭纱属于卷捻,成纱强力高,转杯纱属于层捻,成纱强力低。从传统观念和产品应用考虑,转杯纱的捻度高于环锭纱10~20%,才能接近环锭纱的成纱强力,这样带来转杯纱及其织物手感刚硬,对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目前服装面料,对成纱强力和织物强力的要求有所变化,特别是对强力较高的合成纤维,以及占相当比例的用纱如针织用纱、毛巾用纱以及兔、羊绒纱等对成纱蓬松、手感柔软的要求更为突出,而对成纱强力只要能满足纺织后加工的需要、可适当降低强力的要求,这样就提出了要纺制低捻度转杯纱。然而低捻度转杯纱在纺纱过程中,断头率高,难于连续纺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捻转杯纺纱装置,以解决转杯纺在降低捻度后,能连续纺纱,即减少断头问题。
根据统计分析转杯纺纱过程中断头的主要部位在成纱形成过程一段,即80~90%的断头处在纺纱转杯出口至引纱管进入的部位,此段为自由端须条开始加捻形成纱条的一段,捻度少,强力低,因此断头率高。如果低捻度转杯纺纱,则自由端须条形成纱条的捻度和强力更低,断头率更高。
按上分析,要解决或降低须条成纱一段的断头率,也就是说如何设法增加此段的捻度和提高此段的强力,此即是本实用新型低捻转杯纺纱降低断头率的构思。如


图1所示,a端为纱条自由端转动,c端为固定端。
图1(a)所示,假设ac粗细均匀,当a端回转时,ac段捻度分布均匀。
图1(b)所示,假设纱条ac中间b处转折,在b处且有一定的阻力,当a端回转时,ab段与bc段两段捻度分布不同,即ab段捻度高,bc段捻度低。
以上分析为静态,即须条不移动。实际情况为须条a端边回转,同时向前输送,即如图2所示。在起动一瞬间,ab段捻度高,bc段捻度低,总ac段的平均捻度为
当纱线卷绕移动并达到一定平衡状态时,成纱的捻度保持为
但ab段捻度Tab>T,即提高了须条成纱段的捻度,这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图2所示,其ab段与bc段捻度差异与以下因素有关(1)∠abc角度大小。∠abc角度小,阻力大,ab段捻度高(2)b转折处阻力的大小。阻力大,ab段捻度高;(3)ab/bc长度比例。比例小,ab段捻度高;按上分析,在机械结构上,如图3所示,对原有直型引纱管4a作如下结构的相应改进,如图4所示(1)原为直型引纱管4a现改为弯折型引纱管4b,捻度分布为两部分,靠近假捻盘3的弯折型引纱管4b的弯折部分捻度高,为此,应尽量减短其靠近假捻盘3的一段长度,其长度为10~30mm;(2)直型引纱管4a改为弯折型引纱管4b后,弯折角度适当减少,其α为100~140°,增加传递捻度的阻力矩;(3)在弯折型引纱管4b的弯折处为进一步增加旋转阻力矩,还可在其弯折内折处加工呈凹凸形;本实用新型的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它包括转杯1,假捻盘3,其特征是还包括弯折型引纱管4b,它被固装在支架5上。本实用新型优点(1)继续保持转杯纺纱优点,如高产、高速、大卷装、成本低、条干均匀等优点;(2)在转杯纱捻系数降低20~40%条件下,新装置纺纱断头率保持传统转杯纱捻系数下的断头率;在传统转杯纺捻系数条件下,使用新装置断头率比传统转杯纺可以降低10%左右;(3)在降低捻系数20~40%条件下,产量提高10~30%;(4)在转杯纱捻系数降低20~40%条件下,新装置比原来转杯纺在相同捻系数下成纱强力增加约10%左右;(5)低捻转杯纱蓬松、柔软,适合应用于开发高档牛仔布、免烫布、针织品、毛巾用纱以及兔、羊绒纱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说明如下
图1是转杯纺引纱段捻度分布图图2是转杯纺引纱段动态捻度分布图图3是原有直型引纱管结构示意图图3中,1-转杯; 1a-转杯引纱槽;2-须条; 3-假捻盘;4a-直型引纱管; 5-支架;6-纱条; 7-引纱罗拉;
8-卷绕部分。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4中,4b-弯折型引纱管。
附图的
图1和图2,在本说明书第2~3页已经说明,现对附图的图3和图4作如下进一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转杯1由轴承支持,假捻盘3和直型引纱管4a、弯折型引纱管4b均固定在支架5上。
如图3和图4所示,连续进入转杯1中的单纤维,在转杯引纱槽1a中凝聚加捻而成纱,通过引纱罗拉7的牵引再经假捻盘3,再通过直型引纱管4a或弯折型引纱管4b,被卷绕部分卷绕成筒子纱。图3和图4的主要区别在于引纱管的设计构思不同。
实施例采用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后,经纺纱试验证明,在降低捻系数20~40%条件下,断头率保持传统转杯纱捻系数下的断头率,产量提高10~30%,比原来转杯纺在相同低捻系数下成纱强力增加10%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它包括转杯(1),假捻盘(3),其特征是还包括弯折型引纱管(4b),它被固装在支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弯折型引纱管(4b)其靠近假捻盘(3)的一般长度为1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弯折型引纱管(4b)其α=100°~1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弯折型引纱管(4b)其弯折内折处加工呈凹凸形。
专利摘要低捻转杯纺纱装置,它包括转杯、假捻盘,其特征是还包括弯折型引纱管并在其内折处加工呈凹凸形。在降低转杯纱捻系数20~40%条件下增加成纱形成区的捻度及其强力,保持连续纺纱或减少断头率,并保留转杯纺高产、成本低特点以及发挥低捻转杯纱蓬松、柔软和耐磨等特点。
文档编号D01H4/08GK2353769SQ98204538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2日
发明者杨国荣, 王善元, 张晏清, 卢明德, 王忠孝, 杨秀芳, 万琪, 杨立辉, 李宁 申请人:香港理工大学, 广汉川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