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断裂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4266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编织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断裂编织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密度是指100mm×100mm编织物内,经纬纱的根数,国内生产编织袋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目前市售的编织袋大多为一次性材料,容易损毁破裂,因此如果提高其抗性便于重复利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断裂编织袋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断裂编织袋,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n-甲基吡咯烷酮10-14、2-硫醇基苯骈咪唑0.7-1、轻质碳酸钙10-14、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1-2、海藻酸丙二醇酯2-4、正硅酸乙酯30-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10-120、硬脂酸镁3-4、氨水10-13、硅烷偶联剂kh5500.6-1、亚麻油酸2-3。

所述的氨水浓度为10-13%。

一种抗断裂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硫醇基苯骈咪唑,加入到其重量6-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60-70℃,加入硬脂酸镁,保温搅拌10-20分钟,得醇分散液;

(2)取乳糖酸钙、正硅酸乙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3-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与上述醇分散液混合,滴加氨水,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3-4小时,得溶胶溶液;

(3)取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均匀,与上述溶胶溶液混合,在75-80℃下保温搅拌1-2小时,得氨基溶胶溶液;

(4)取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加入到其重量10-14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酰胺溶液;

(5)取亚麻油酸,与轻质碳酸钙混合,在60-6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加入到上述酰胺溶液中,搅拌至常温,得碳酸钙酰胺溶液;

(6)取上述氨基溶胶溶液、碳酸钙酰胺溶液混合,送入到80-85℃的恒温水浴中,保温搅拌1-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碳酸钙溶胶;

(7)取上述碳酸钙溶胶,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80-190℃,待原料塑化成熔融状后挤出成膜;

(6)将上述膜过水冷却,冷却后的膜切割成胚丝,胚丝再经拉伸形成扁丝,编织成型,即得所述抗断裂编织袋。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通过水解,将得到的溶胶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得到氨基溶胶,然后采用亚麻油酸处理碳酸钙,以酰胺溶液为溶剂,通过氨基溶胶与油酸的反应,实现溶胶、碳酸钙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成品编织袋的力学强度,本发明的编织袋柔韧性好,抗断裂强度高,综合性能优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断裂编织袋,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n-甲基吡咯烷酮10、2-硫醇基苯骈咪唑0.7、轻质碳酸钙10、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1、海藻酸丙二醇酯2、正硅酸乙酯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10、硬脂酸镁3、氨水10、硅烷偶联剂kh5500.6、亚麻油酸2。

所述的氨水浓度为10%。

一种抗断裂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硫醇基苯骈咪唑,加入到其重量6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60℃,加入硬脂酸镁,保温搅拌10分钟,得醇分散液;

(2)取乳糖酸钙、正硅酸乙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3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与上述醇分散液混合,滴加氨水,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3小时,得溶胶溶液;

(3)取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均匀,与上述溶胶溶液混合,在75℃下保温搅拌1-时,得氨基溶胶溶液;

(4)取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酰胺溶液;

(5)取亚麻油酸,与轻质碳酸钙混合,在60℃下保温搅拌20分钟,加入到上述酰胺溶液中,搅拌至常温,得碳酸钙酰胺溶液;

(6)取上述氨基溶胶溶液、碳酸钙酰胺溶液混合,送入到8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搅拌1-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碳酸钙溶胶;

(7)取上述碳酸钙溶胶,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80℃,待原料塑化成熔融状后挤出成膜;

(6)将上述膜过水冷却,冷却后的膜切割成胚丝,胚丝再经拉伸形成扁丝,编织成型,即得所述抗断裂编织袋。

实施例2

一种抗断裂编织袋,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n-甲基吡咯烷酮14、2-硫醇基苯骈咪唑1、轻质碳酸钙14、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2、海藻酸丙二醇酯4、正硅酸乙酯4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20、硬脂酸镁4、氨水13、硅烷偶联剂kh5501、亚麻油酸3。

所述的氨水浓度为13%。

一种抗断裂编织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2-硫醇基苯骈咪唑,加入到其重量8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升高温度为70℃,加入硬脂酸镁,保温搅拌20分钟,得醇分散液;

(2)取乳糖酸钙、正硅酸乙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与上述醇分散液混合,滴加氨水,滴加完毕后搅拌反应4小时,得溶胶溶液;

(3)取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均匀,与上述溶胶溶液混合,在80℃下保温搅拌2小时,得氨基溶胶溶液;

(4)取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加入到其重量14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酰胺溶液;

(5)取亚麻油酸,与轻质碳酸钙混合,在65℃下保温搅拌30分钟,加入到上述酰胺溶液中,搅拌至常温,得碳酸钙酰胺溶液;

(6)取上述氨基溶胶溶液、碳酸钙酰胺溶液混合,送入到85℃的恒温水浴中,保温搅拌2小时,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碳酸钙溶胶;

(7)取上述碳酸钙溶胶,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190℃,待原料塑化成熔融状后挤出成膜;

(6)将上述膜过水冷却,冷却后的膜切割成胚丝,胚丝再经拉伸形成扁丝,编织成型,即得所述抗断裂编织袋。

性能测试:

将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抗断裂编织袋、市售编织袋进行的拉断力、断裂伸长率测试:

测得本发明实施例1的抗断裂编织袋的拉断力为1792n、实施例2的稀土补强编织袋的拉断力为1830n、市售编织袋的拉断力为1300-1400n;

测得本发明实施例1的抗断裂编织袋的断裂伸长率为21.1%、实施例2的稀土补强编织袋的断裂伸长率为21.9%、市售编织袋的断裂伸长率为13-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