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挤压粉碎功能的纺织废料用回收利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9602发布日期:2018-07-27 21:0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挤压粉碎功能的纺织废料用回收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目前在生产纺粘热轧纺织布的过程中,多采用聚乙烯颗粒料为原料,经螺杆挤出机高温熔融挤出,通过过滤器后再经模头喷丝,形成纤维,在成网机上纤维冷却成网、定型成布,最后在卷绕分切机上绕成卷并将多余的边角切掉。

但是,在制备纺织布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生产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废品,若直接将这些废品丢弃则浪费较多的资源,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残次品进行回收利用,首先需要将这些残次品进行粉碎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挤压粉碎功能的纺织废料用回收利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挤压粉碎功能的纺织废料用回收利用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一对导向辊,导向辊由电机驱动,导向辊之间的壳体上开设有进布口,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开松轮、第二开松轮和第三开松轮,第一开松轮、第二开松轮和第三开松轮上均匀布置有开松齿,所述第一开松轮、第二开松轮和第三开松轮呈倒置三角形;所述第三开松轮下方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呈漏斗状,导流板中间开口处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转轴,转轴下端与位于壳体下方的电机相连接,转轴上布置有第一切割刀片,套筒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切割刀片,第一切割刀片和第二切割刀片交错设置;所述套管下侧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导流坡道,导流坡道下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粉碎装置,所述挤压粉碎装置包括圆盘,圆盘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外设置的凹槽,凹槽没设置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柱,所述伸出柱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粉碎凸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辊由支架支撑,且左边导向辊为顺时针转动,右边导向辊为逆时针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开松轮、第二开松轮和第三开松轮均由支撑轴支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与壳体内侧壁之间通过支撑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另一端与伸出柱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凸起呈三棱锥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呈倒置三角形的开松轮对纺织布进行有效的开松处理,第一切割刀片和第二切割刀片对纺织布进行有效的细化处理,圆盘内部布置的伸出柱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凹槽外侧移出,使得安装板上的粉碎凸起对纺织布进行继续的粉碎处理,使物料最终达到再加工要求。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和粉碎效果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挤压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挤压粉碎功能的纺织废料用回收利用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一对导向辊3,导向辊3由电机驱动,导向辊3之间的壳体1上开设有进布口5,将纺织布4从导向辊3之间送入,在导向辊3的作用下由进布口5进入到壳体1内;

所述壳体1上部设有第一开松轮6、第二开松轮7和第三开松轮8,第一开松轮6、第二开松轮7和第三开松轮8上均匀布置有开松齿71,所述第一开松轮6、第二开松轮7和第三开松轮8呈倒置三角形,第一开松轮6和第二开松轮7上的开松齿71首先对纺织布4进行开松,然后第三开松轮8对纺织布4进行再次的开松处理,便于对纺织布4进行后续的粉碎处理;

所述第三开松轮8下方设有导流板10,导流板10呈漏斗状,导流板10中间开口处设有套筒11,套筒11内设有转轴15,转轴15下端与位于壳体1下方的电机18相连接,转轴15上布置有第一切割刀片12,套筒11内侧壁上设有第二切割刀片13,第一切割刀片12和第二切割刀片13交错设置,在导流板10作用下,纺织布4进入到套筒11内,第一切割刀片12和第二切割刀片13对纺织布4进行细化粉碎处理;

所述套管11下侧的转轴15上固定连接有导流坡道17,导流坡道17下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粉碎装置16,所述挤压粉碎装置16包括圆盘161,圆盘16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外设置的凹槽162,凹槽162没设置有弹簧163,弹簧16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柱164,所述伸出柱16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65,安装板165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粉碎凸起166,纺织布4继续下落,在导流坡道17作用下,纺织布4落到圆盘161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处,电机18带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圆盘16转动,圆盘16内部布置的伸出柱164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凹槽162外侧移出,使得安装板165上的粉碎凸起166对纺织布4进行继续的粉碎处理,以使得满足使用需求。

所述凹槽162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67,导向槽167内设置有导向杆168,导向杆168另一端与伸出柱164侧壁固定连接,在导向杆168作用下,伸出柱164的移动更加平稳。

所述粉碎凸起166呈三棱锥状。

所述导向辊3由支架2支撑,且左边导向辊3为顺时针转动,右边导向辊3为逆时针转动。

所述第一开松轮6、第二开松轮7和第三开松轮8均由支撑轴9支撑。

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9。

所述套筒11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通过支撑架14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将纺织布4从导向辊3之间送入,在导向辊3的作用下由进布口5进入到壳体1内;第一开松轮6和第二开松轮7上的开松齿71首先对纺织布4进行开松,然后第三开松轮8对纺织布4进行再次的开松处理,便于对纺织布4进行后续的粉碎处理;在导流板10作用下,纺织布4进入到套筒11内,第一切割刀片12和第二切割刀片13对纺织布4进行细化粉碎处理;纺织布4继续下落,在导流坡道17作用下,纺织布4落到圆盘161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处,电机18带动转轴15转动,转轴15带动圆盘16转动,圆盘16内部布置的伸出柱164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凹槽162外侧移出,使得安装板165上的粉碎凸起166对纺织布4进行继续的粉碎处理,以使得满足使用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