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计重功能的籽棉衣分试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04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自动计重功能的籽棉衣分试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自动计重功能的籽棉衣分试轧机。



背景技术: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因此棉制品的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霉;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优越的特性,棉花在家庭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

在我国,棉花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江淮平原、江汉平原、新疆地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和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等地区,这些地区的棉花种植量大,产量高,在我国的棉花种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棉花从种植到制成产品所需的半成品需要经过采摘、除杂、籽棉分离、打包等多个步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确定棉花的衣分率。棉花的衣分率是指一定量的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与籽棉的重量比,这是衡量籽棉价格的首要指标。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了收购棉花的最终成品率,并且收购站也是根据这个指标确定收购价格,不但最终决定种植户的收入,也决定着收购站和加工工厂的盈利水平。

随着国际大宗棉花的进入和国际期货市场的成熟运行,我国的棉花种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整个棉花种植行业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因为不管是从种植面积、机械化程度和产业成熟度上来讲,我国和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导致了棉花价格的不稳定甚至偏高。尤其是在国外大宗低价商品的冲击下,很容易导致我国棉花产业的萎缩。

因此,国家不但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产业升级,还制定了价格保护政策,当棉花的收购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棉农可以根据收购依据到政府相关部门领取补贴,保证棉农的收入,提高棉花种植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和工厂开始利用政策漏洞,比如像棉花中掺假来提高棉花重量(套取国家补贴),称重过程中采用数据造假使衣分率下降(降低收购价格,损害棉农利益)等多种手段,这些现象不但使国家的投入资金白白浪费,而且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够自动对收购棉花进行自动计算衣分率的检测设备来对棉花进行准确检测,不但能够排除棉花中掺假的影响,还能够自动计算数据,排除人为数据造假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将机采棉或者手摘棉分解成皮棉、棉籽和杂质,并且能够通过自动计算各部分比例的带有称重功能的全适应型锯齿棉衣分试轧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自动计重功能的籽棉衣分试轧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

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下方设有一对喂花辊A;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下方设有一对喂花辊B;

所述喂花辊A的下方设有至少一组第一清理部;所述喂花辊B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清理部;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分离部和第三清理部;

所述第一清理部包括至少一组套装在外壳上的清花滚筒和设在每组清花滚筒下方的收集盒;

所述第二清理部包括一个套装在外壳上的U型齿条辊和一个套装在外壳上的第一毛刷滚筒;

所述分离部包括锯齿辊筒和与锯齿辊筒配合的第二毛刷滚筒;

所述第三清理部包括设在第二毛刷滚筒后方的第一尘笼、与第一尘笼相配合的第一压棉棍、设在第一尘笼后方的毛刺辊、设在毛刺辊后方的第二尘笼和与第二尘笼配合的第二压棉棍;

所述第二尘笼的后方设有出料口。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第一清理部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清花滚筒;每组清花滚筒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收集盒包括设在清花滚筒一侧的杂质漏网和设在杂质漏网下方的杂质盒。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分离部还包括设外壳内的弧板和肋条板;

所述弧板上设置有与弧板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均布有槽A;所述肋条板上均布有槽B。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锯齿辊筒的下方设有棉籽存储箱。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U型齿条辊的一侧设有排杂漏网。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第二毛刷滚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负压筒罩;所述第一尘笼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筒罩。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毛刺辊和第二尘笼的上方设有第三负压筒罩;所述毛刺辊的下方设置有第四负压筒罩。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包括设在棉籽存储箱下方的电子秤A、皮棉称重箱、设在皮棉称重箱下方的电子秤B称重系统和显示屏。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称重系统包括计算模块、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电子秤A和电子秤B的输出端均与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手摘棉和机采棉进行分离工作,应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随着产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开始投入到田间工作中,棉花采摘设备也开始逐渐替代人工采摘。机械采摘和人工采摘相比,一方面采摘速度快,采摘效率高,能够有效避免棉花的过度成熟,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棉花成本。但是机械采摘所含的杂质(铃壳、叶子、碎枝等)较多,需要进行多次的除杂工序后才能够达到手摘棉的洁净程度。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机械采摘的棉花特别增加了机采棉除杂工序。首先将机采棉导入第二进料口,通过喂花辊B的转动将机采棉输送到下方的第二清理部,使之均匀的落到U型齿条辊上,依靠U型齿条辊的高速转动和设在其表面上的锯齿勾出机采棉中的籽棉并暂时固定在其表面上,而铃壳、树叶、碎枝等杂质会因为离心力被甩离,落到相应的收集盒中。

第一毛刷滚筒与U型齿条辊配合动作,二者旋转方向相反。第一毛刷滚筒的表面上密布着大量的刷子,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气流,在气流和刷子的共同作用下,使籽棉离开U型齿条辊并进入后续的工序中。该过程通过气流的吹动和刷子的刷动两种方式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棉纤维的完整性。通过这个步骤,能够有效去除机采棉中的铃壳、落叶等杂质,使处理后的机采棉达到人工采摘的洁净程度,方便后续的进一步分离工作。

本实用新型配备有电子称重系统,能够自动计算试轧完成后样品中皮棉、棉籽和杂质所占的百分比,防止掺假和人工数据造假的现象。在样品分离工作完成后,棉籽全部被分离到棉籽存储箱中,皮棉从出料口中出来后掉落到皮棉箱中。通过设在棉籽存储箱下方的电子秤A能够得到棉籽的重量,通过设在皮棉箱下方的电子秤B能够得到皮棉的重量,然后电子秤A和电子秤B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模块中,计算模块根据输入数据得到皮棉重量的百分比、棉籽重量的百分比和杂质的百分比。

这样的好处在于,首先杜绝了棉花掺假的可能。根据电子称重系统得到的试轧样品中皮棉重量百分比、棉籽重量百分比和杂质百分比,收购方能够准确的知道试轧样品中的杂质量,根据这个参数能够计算得到收购棉花的实际重量(总重量-杂质重量),然后根据实际重量和棉农计算收购金额,这样支付的总金额中就抛去了杂质所占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同样质地的棉花,掺假或者不掺假的收购价格是一样的,从利益上对掺假进行去除,使掺假没有了动力。既能够使棉农拿到应得的国家补贴资金,使国家补贴资金物尽其用;还能够保护棉花加工厂的利益,毕竟处理含杂量大的棉花会提高棉花的出厂价格,降低棉花加工厂的利润

其次杜绝了人工数据造假的可能。因为在现在的工作过程中,称重和计算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称重、数据填写和数据计算中人为干扰因素非常大,极容易导致数据失真,造成皮棉重量百分比的下降,使棉农的利益受到损害。采用电子计算后,人工不在参与后续的计算过程,计算过程更加准确,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棉农的利益,也能够防止多方造假套取国家补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系统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花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齿条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毛刷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尘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肋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第一进料口、3第二进料口、41喂花辊A、42喂花辊B、51清花滚筒、521杂质漏网、522杂质盒、61U型齿条辊、62第一毛刷滚筒、71锯齿辊筒、72第二毛刷滚筒、73第一尘笼、74第一压棉棍、75毛刺辊、76第二尘笼、77第二压棉棍、78出料口、8弧板、81挡板、811槽A、9肋条板、91槽B、10棉籽存储箱、11排杂漏网、12第一负压筒罩、13第二负压筒罩14第三负压筒罩15第四负压筒罩、162电子秤A、163皮棉称重箱、164电子秤B、165称重系统、166显示屏、17计算模块、18接收模块、19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8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自动计重功能的籽棉衣分试轧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

所述第一进料口2的下方设有一对喂花辊A41;所述第二进料口3的下方设有一对喂花辊B42;

所述喂花辊A41的下方设有至少一组第一清理部;所述喂花辊B4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清理部;

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分离部和第三清理部;

所述第一清理部包括至少一组套装在外壳1上的清花滚筒51和设在每组清花滚筒51下方的收集盒;

所述第二清理部包括一个套装在外壳1上的U型齿条辊61和一个套装在外壳1上的第一毛刷滚筒62;

所述分离部包括锯齿辊筒71和与锯齿辊筒71配合的第二毛刷滚筒72;

所述第三清理部包括设在第二毛刷滚筒72后方的第一尘笼73、与第一尘笼73相配合的第一压棉棍74、设在第一尘笼73后方的毛刺辊75、设在毛刺辊75后方的第二尘笼76和与第二尘笼76配合的第二压棉棍77;

所述第二尘笼76的后方设有出料口78。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第一清理部包括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清花滚筒51;每组清花滚筒51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收集盒包括设在清花滚筒51一侧的杂质漏网521和设在杂质漏网521下方的杂质盒522。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分离部还包括设外壳1内的弧板8和肋条板9;

所述弧板8上设置有与弧板8铰接的挡板81;所述挡板81上均布有槽A811;所述肋条板9上均布有槽B91。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锯齿辊筒71的下方设有棉籽存储箱10。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U型齿条辊61的一侧设有排杂漏网11。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第二毛刷滚筒7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负压筒罩12;所述第一尘笼7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负压筒罩13。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毛刺辊75和第二尘笼76的上方设有第三负压筒罩14;所述毛刺辊75的下方设置有第四负压筒罩15。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包括设在棉籽存储箱10下方的电子秤A162、皮棉称重箱163、设在皮棉称重箱163下方的电子秤B164称重系统165和显示屏166。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称重系统包括计算模块17、接收模块18和显示模块19;

所述电子秤A162和电子秤B164的输出端均与接收模块1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模块18的输出端与计算模块1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模块17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1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模块19的输出端与显示屏166的输入端连接。

下面集合对机采棉和手摘棉的处理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机采棉和手摘棉的最大区别在于机采棉中的杂质较多,因此机采棉比手摘棉增加了一道除杂工序。

将机采棉从第二进料口3中投入,通过第二清理部对机采棉进行第一次除杂工作,其工作过程为:喂花辊B42转动,将机采棉卷入并使其均匀的落到U型齿条辊61上。U型齿条辊61的表面上均布有U型齿条,每一个U型齿条上密布有锯齿。U型齿条辊61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锯齿对机采棉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击打作用,促使籽棉与铃壳和杂质的分离;同时锯齿将铃壳中的籽棉勾出并使其暂时固定在其表面上,机采棉中的铃壳和粗大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U型齿条辊61,并通过排杂漏网11排除并掉落到下方的收集箱中。排杂漏网11的作用是使该步骤中的杂质通过漏网排出到收集箱中,同时阻隔部分通过U型齿条辊61打散的较小籽棉及棉瓣甩出,方便后续的收集预处理。

第一毛刷滚筒62配合U型齿条辊61工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缝隙并且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毛刷滚筒62上密布有毛刷,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与其转动方向相同的气流,在气流和毛刷的共同作用下使籽棉离开U型齿条辊61并转移到第一清理部。这样机采棉的除杂和梳理工作完成,能够达到和手摘棉一样的洁净程度。后续步骤中机采棉和手摘棉的处理过程相同,所以后续的描述中省略机采棉。

对于手摘棉则直接从第一进料口2投入,通过喂花辊A41的吃料,使手摘棉均匀的落到清花滚筒51上,清花滚筒51高速旋转并对手摘棉进行高频次的击打,在击打的同时带动手摘棉沿着规定的路线向前运动。运动到某一位置后,则由另外一个清花滚筒51继续击打并带动其继续向前运动直至手摘棉经过每一个清花滚筒51。清花滚筒51在高速击打的过程中使手摘棉在其之间松解、扭转、滚动、碰撞,以促使混在棉纤维中的杂质实行分离。

在此过程中漏网521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给清花滚筒51提供一个工作面,增强击打效果;另一个是使手摘棉能够沿着清花滚筒51的转动方向移动。漏网521上密布着孔,击打过程中杂质会通过孔掉落到下方的杂质盒522中。

经过多组清花滚筒51的击打后,手摘棉进入分离部。

手摘棉在第一清理部完成一次除杂和梳理工作后,棉纤维和棉籽还是混合在一起,因此需要通过分离部将二者分离开来。籽棉从第一清理部出来后,落到锯齿辊筒71上,锯齿辊筒71是由多个锯齿锯片组成,能够有效的勾拉棉纤维。弧板8、挡板81、肋条板9和锯齿辊筒71能够围拢成一个顶部开放的半封闭空间,籽棉从顶部均匀的掉落到锯齿辊筒71上。

该部分的工作过程为:锯齿辊筒71高速转动,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将籽棉中的棉纤维通过锯齿的勾拉作用抽出并吸附在其表面上。挡板81和肋条板9起到阻挡作用,将棉籽阻挡在这个半封闭空间内,无法进入到后续的步骤中。挡板81上密布有槽A811,肋条板9密布有槽B91,二者的宽度小于棉籽的直径但是大于锯齿辊筒71上锯齿的厚度,这样能够使锯齿在勾拉棉纤维后带着棉纤维通过,同时阻止棉籽的通过,使棉籽仅能够在这个半封闭空间内往复跳动。

第二毛刷滚筒72和锯齿辊筒71是配合动作的,二者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毛刷滚筒72的表面上同样密布有毛刷,在其高速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在表面产生气流,在气流和毛刷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离开锯齿辊筒71并向第一尘笼73移动。

第一尘笼73位于第二毛刷滚筒72的后方,其表面上密布有小孔并且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离开第二毛刷滚筒72的棉纤维吸附到自身的表面上形成一个非常薄的棉层,这样能够使前面步骤中留存的细小杂质充分暴露。第二毛刷滚筒72和第一尘笼73之间通过第一负压筒罩12和第二负压筒罩13形成了一个封闭通道,这个封闭通道的作用是使棉纤维尽可能的被第一尘笼73吸附。

棉纤维在随着第一尘笼73的转动过程中会被与第一尘笼73配合转动的第一压棉棍74进行第一次压实。接着棉层会离开第一尘笼73并向后转移到毛刺辊75上。毛刺辊75通过钩取拉伸,使棉层变得更薄,杂质进一步暴漏,并且在棉层随其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产生离心力使杂质脱离棉层,棉层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也会脱离毛刺辊75。

第二尘笼76位于毛刺辊75的后方并且与第一尘笼73的结构和功能均相同,能够通过负压将离开毛刺辊75的棉层吸附到自己的表面。在棉层随第二尘笼76移动的过程中和第二压棉棍77共同将棉层做最后一次梳理和压实并形成皮棉。在毛刺辊75和第二尘笼76之间通过第三负压筒罩14和第四负压筒罩15形成一个密闭通道,该密闭通道的作用是使皮棉尽可能的吸附到第二尘笼76的表面上。最后皮棉离开第二尘笼76并通过出料口78离开外壳1,掉落到皮棉箱163中。当投入的棉花处理完成后,转动挡板81,棉籽会掉落到棉籽收纳盒10中。接着进行最后的计算工作。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棉花收购过程中的确定各部分比例这个过程,因此每一次投料量是国家标准规定的1KG。电子秤A162能够得到棉籽的重量,电子秤B164能够得到皮棉的重量,二者将数据传输到称重系统165后进过处理,最终数据会显示在显示屏166上。

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电子秤A162和电子秤B164将计量数据传输到接收模块18,接收模块18再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模块17,由计算模块17对数据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棉籽率:(电子秤A162的计量数据/ 1KG)*100%

籽棉衣分率:(电子秤B164的计量数据/1KG)*100%

籽棉含杂率:1-棉籽率-籽棉衣分率

接着计算模块17将计算结果传输给显示模块19,由显示模块19处理后发送给显示屏166,显示屏166显示的数据有:

皮棉重量——电子秤B164的计量数据;

籽棉衣分率——根据计算公式得到;

棉籽重量——电子秤A162的计量数据;

籽棉含杂率——根据计算公式得到。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清理部、第二清理部、分离部和第三清理部的组件是有电机驱动的,电机输出功率,通过联轴器、皮带轮等传动组传输给各部分。电机可以安装在内部,也可以外接提供动力,该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