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04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



背景技术:

棉花加工行业中从棉铃中摘下来的棉瓣,称为籽棉,籽棉经机械加工去除棉籽后,获得的棉纤维的集合体称为皮棉。在棉花加工工艺中主要由籽清机、轧花机、皮棉清理机和打包机等设备组成,籽清机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籽棉中的铃壳、棉叶、棉杆、僵瓣、尘土等杂质;轧花机主要作用是把籽棉分离成皮棉和棉籽,轧花机锯片钩拉纤维后依靠肋条把棉籽阻挡使之分离。通常不孕籽都会混入正常生长的籽棉中,由于不孕籽直径小且容易变瘪,容易从上述肋条间隙挤出而被带入到纤维中,从而会使分离出的皮棉中混合一些不孕籽,需要对其进行清理,而皮棉清理机主要作用则是分离从轧花机出来的皮棉中的不孕籽、棉叶等杂质。

现有清理装置原轧花厂清弹车间所使用清弹机为传统卧式结构,分为单辊、双辊、多辊进行清理,使用现有清弹机出现情况很难排除且传动方式不安全,因为除一辊外后续刺辊全部封在设备内部不易观察更不容易调整,所以清弹加工车间经常是各轧花厂的安全事故重灾区,且由于不易观察时常发生火情,对财产及人员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现有清弹机尘笼结构多为托轮风胆式半封结构,这种结构封密不严且对风量浪费大,极易出现飞棉现像,造成车间飞绒满天对人员及安全构成极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现有清弹装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结构不紧凑、出现故障不易调整、不节能、易出现飞棉现象、潜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包括储棉箱、处理箱、用于第一道大杂处理的上层清弹装置、双吸除尘系统、用于第二道大杂处理的下层清弹装置、输棉装置、出棉装置、清弹刺辊动力装置、罗拉电机、排杂绞龙、吸棉风机;所述储棉箱固定安装在处理箱的左侧上方并与处理箱相连通形成一个入棉口,所述上层清弹装置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内左上方,所述双吸除尘系统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装置的右下侧,所述下层清弹装置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系统的左侧下方,所述上层清弹装置与下层清弹装置通过输棉装置相连接,所述出棉装置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系统右侧,所述清弹刺辊动力装置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底部前侧,所述清弹刺辊动力装置通过皮带与上层清弹装置、下层清弹装置相连接,所述罗拉电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底部右侧,所述罗拉电机通过皮带与输棉装置、出棉装置相连接,所述排杂绞龙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右侧,吸棉风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右侧,所述吸棉风机通过吸棉风管与出棉装置相连接。

下面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优化或/和改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棉箱一侧固定安装有凸轮压紧机构,所述储棉箱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八棱输送罗拉,所述八棱输送罗拉呈倒八装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清弹装置包括上层清弹刺辊、第一给棉罗拉、至少一个第一阻隔排杂装置、第一淌杂板,上层密封刺辊板;所述第一给棉罗拉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上方并与上层清弹刺辊相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排杂装置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左侧,所述第一淌杂板一端与处理箱左侧固定连接一端与第一阻隔排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密封刺辊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右上侧与右下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棉装置包括第一压棉罗拉、刷棉罗拉,所述第一压棉罗拉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右下方,刷棉罗拉左上侧与第一压棉罗拉相连接,刷棉罗拉左下侧与下层轻弹装置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层清弹装置包括下层清弹刺辊、第二给棉罗拉、至少一个第二阻隔排杂装置、第二淌杂板、下层密封刺辊板;所述第二给棉罗拉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上方并与下层清弹刺辊相连接,所述第二阻隔排杂装置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左上侧,所述第二淌杂板一端与处理箱左侧固定连接一端与第二阻隔排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密封刺辊板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右上侧与右下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吸尘系统包括内壁上含有圆孔的双吸尘笼、第一封闭尘笼板、第二封闭尘笼板、输棉通道、双吸尘笼的腔体形成的风机吸风口;所述第一封闭尘笼板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上方且左侧上层密封刺辊板相连接,第二封闭尘笼板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右下方且下端与下层密封刺辊板,所述第一封闭尘笼板、第二封闭尘笼板与双吸尘笼形成输棉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棉装置包括出棉罗拉、第二压棉罗拉、送棉罗拉;所述出棉罗拉固定安装在第一封闭尘笼板右端下方并与第一封闭尘笼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压棉罗拉固定安装在出棉罗拉下方并与出棉罗拉相连接,所述送棉罗拉固定安装第二压棉罗拉右下方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右侧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弹刺辊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刺辊电机、第二刺辊电机,所述第一刺辊电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底部左侧,第二刺辊电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箱底部右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下方并与上层密封刺辊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下方并与下层密封刺辊板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观察补风口,所述观察补风口设置在处理箱前侧下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将排杂绞龙与吸棉风机均安装在地下,将吸风机安装在双吸尘笼系统处,其通过将储棉箱内的待棉花送进处理箱内,通过在风机作用下双吸尘笼系统处于负压工作状态,待处理棉花通过上层清弹装置进行第一道大杂清理,经过上层清弹装置处理过的棉花通过输棉装置传输给下层清弹装置,在下层清弹装置经过第二道大杂清理,通过下层清弹装置处理过的棉花通过双吸尘笼系统形成的负压区被吸附在双吸尘笼系统内部,在双吸尘笼旋转运作的过程中棉花内含有的细小杂质被吸附清理,经过双吸尘笼系统处理过后的净棉通过出棉装置将棉花输出,此时通过吸棉风机将输出的净棉通过与与出棉装置下方连接的吸棉风管吸出,整个清理除杂过程完成,所有工序都在处理箱内完成,结构紧凑占地面小,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方便调整,封闭的处理箱节约了风量也避免了飞棉现象、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轮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阻隔排杂装置与上层清弹刺辊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皮带与第一刺辊电机、第二刺辊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皮带与罗拉减速机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储棉箱,2为处理箱,3罗拉电机,4排杂绞龙,5为吸棉风机,6为入棉口,7为皮带,8为吸棉风管,9为凸轮压紧机构,10为八棱输送罗拉,11为上层清弹刺辊,12为第一给棉罗拉,13为第一阻隔排杂装置,14为第一淌杂板,15为上层密封刺辊板,16为第一压棉罗拉,17为刷棉罗拉,18为下层清弹刺辊,19为第二给棉罗拉,20为第二阻隔排杂装置,21为第二淌杂板,22为下层密封刺辊板,23为双吸尘笼,24为第一封闭尘笼板,25为第二封闭尘笼板,26为输棉通道,27为风机吸风口,28为出棉罗拉,29为第二压棉罗拉,30为送棉罗拉,31为第一刺辊电机,32为第二刺辊电机,33为第一调节装置,34第二调节装置,35观察补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关系都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4、5所示,一种不孕籽清弹装置,包括储棉箱1、处理箱2、用于第一道大杂处理的上层清弹装置、双吸除尘系统、用于第二道大杂处理的下层清弹装置、输棉装置、出棉装置、清弹刺辊动力装置、罗拉电机3、排杂绞龙4、吸棉风机5;所述储棉箱1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的左侧上方并与处理箱2相连通形成一个入棉口6,所述上层清弹装置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内左上方入棉口6正下方,所述双吸除尘系统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装置的右下侧,所述下层清弹装置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系统的左侧下方,所述上层清弹装置与下层清弹装置通过输棉装置相连接,所述出棉装置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系统右侧,所述清弹刺辊动力装置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底部前侧,所述清弹刺辊动力装置通过皮带7与上层清弹装置、下层清弹装置相连接,所述罗拉电机3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底部右侧,所述罗拉电机3通过皮带7与输棉装置、出棉装置相连接,所述排杂绞龙4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右侧,吸棉风机5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右侧,所述吸棉风机5通过吸棉风管8与出棉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将排杂绞龙4与吸棉风机5均安装在地下,将吸风机安装在双吸尘笼系统处,其通过将储棉箱1内的待处理棉花送进处理箱2内,在风机作用下双吸尘笼系统处于负压工作状态,待处理棉花通过上层清弹装置进行第一道大杂清理,经过上层清弹装置处理过的棉花通过输棉装置传输给下层清弹装置,在下层清弹装置经过第二道大杂清理,通过下层清弹装置处理过的棉花通过双吸尘笼系统形成的负压区被吸附在双吸尘笼系统内部,在双吸尘笼旋转运作的过程中棉花内含有的细小杂质被吸附清理,经过双吸尘笼系统处理过后的净棉通过出棉装置将棉花输出,此时通过吸棉风机5将输出的净棉通过与出棉装置下方连接的吸棉风管8吸出,整个清理除杂过程完成,所有工序都在处理箱2内完成,结构紧凑占地面小,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方便调整,封闭的处理箱2节约了风量也避免了飞棉现象、极大程度上较少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下面对上述清弹装置做进一步的改进或/和优化:

如图1、2所示,所述储棉箱1一侧固定安装有凸轮压紧机构9,所述储棉箱1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八棱输送罗拉10,所述八棱输送罗拉10呈倒八状排列。这里设置凸轮压紧机构9是为了在储棉箱1内除存足够的棉花,设置呈倒八状排列八棱输送罗拉10是为了保证棉花向处理箱2内连续均匀的输送棉花。

如图1、3所示,所述上层清弹装置包括上层清弹刺辊11、第一给棉罗拉12、至少一个第一阻隔排杂装置13、第一淌杂板14,上层密封刺辊板15;所述第一给棉罗拉12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11上方并与上层清弹刺辊11相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排杂装置13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11左侧,所述第一淌杂板14一端与处理箱2左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阻隔排杂装置13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密封刺辊板15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11右上侧与右下侧。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第一给棉罗拉12将棉花输送进上层清弹刺辊11,通过逆时针旋转的上层清弹刺辊11将待处理棉花与上层清弹刺辊11一起旋转输送,在向下输送过程中待处理棉花上含有的大杂通过第一阻隔排杂装置13过滤并进入第一淌杂板14内。

如图1所示,所述输棉装置包括第一压棉罗拉16、刷棉罗拉17,所述第一压棉罗拉16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11右下方,刷棉罗拉17左上侧与第一压棉罗拉16相连接,刷棉罗拉17左下侧与下层清弹装置相连接。这里设置输棉装置是为了及时将上层清弹装置处理过的棉花输送给下一道工序。

如图1所示,所述下层清弹装置包括下层清弹刺辊18、第二给棉罗拉19、至少一个第二阻隔排杂装置20、第二淌杂板21、下层密封刺辊板22;所述第二给棉罗拉19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18上方并与下层清弹刺辊18相连接,所述第二阻隔排杂装置20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18左上侧,所述第二淌杂板21一端与处理箱2左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阻隔排杂装置20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密封刺辊板22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18右上侧与右下侧。根据实际需要,经过上层清弹装置处理后的棉花通过出棉装置输送至下层清弹装置,第二给棉罗拉19将棉花送进下层清弹刺辊18,通过逆时针旋转的下层清弹刺辊18将棉花与向下旋转输送,在旋转输送过程中棉花上含有的杂质通过第二阻隔排杂装置20输过滤并进入第二淌杂板内21。

如图1所示,所述双吸尘系统包括内壁上含有圆孔的双吸尘笼23、第一封闭尘笼板24、第二封闭尘笼板25、输棉通道26、双吸尘笼23的腔体形成的风机吸风口27;所述第一封闭尘笼板24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23上方且左侧与上层密封刺辊板15相连接,第二封闭尘笼板25固定安装在双吸尘笼23右下方且下端与下层密封刺辊板22,所述第一封闭尘笼板24、第二封闭尘笼板25与双吸尘笼23形成输棉通道26。这里设置双吸尘笼系统是为了将棉花通过双吸尘笼系统内的负压区吸附在逆时针旋转的双吸尘笼23表面,在棉花内含有的尘土等细杂通过双吸尘笼23上含有的圆孔吸进双吸尘笼23的空腔内。

如图1所示,所述出棉装置包括出棉罗拉28、第二压棉罗拉29、送棉罗拉30;所述出棉罗拉28固定安装在第一封闭尘笼板24右端下方并与第一封闭尘笼板24相连接,所述压棉罗拉29固定安装在出棉罗拉28下方并与第二出棉罗拉29相连接,所述送棉罗拉30固定安装第二压棉罗拉29右下方且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右侧外部。这里设置出棉装置是为了及时将经过经过上层清弹装置、下层清弹装置、双吸尘笼系统处理过过后的净棉及时剥离输出。

如图1、4所示,所述清弹刺辊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刺辊电机31、第二刺辊电机32,所述第一刺辊电机31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底部左侧,第二刺辊电机32固定安装在处理箱2底部右侧。

如图1所示,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层调节装置33、下层调节装置34,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3固定安装在上层清弹刺辊11下方并与上层密封刺辊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4固定安装在下层清弹刺辊18下方并与下层密封刺辊板相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第一调节装置33、第二调节装置34是为了使该不孕籽清弹装置适应更多不同情况的清理需求,能使清理效果达到最佳。

如图1所示,还包括至少一个观察补风口35,所述观察口35设置在处理箱2前侧下部左侧位置。根据实际需要,处理箱2下方设置至少一个观察补风口35是为了便于及时处理在运作过程中因风量不足导致清理不彻底,除杂效果不佳的问题。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的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