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及手提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7558发布日期:2018-09-29 05:4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纸质手提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及手提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对于盛放重物的纸盒的手提由塑料制成,塑料手提具有强度高,承重能力好的特点。但是塑料手提生产加工过程会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由于塑料手提使用后不可降解,对环境污染严重。

从2009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绿色包装和绿色印刷已是大势所趋。绿色包装又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绿色包装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护环境,二是节约资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从源头上对环境进行保护。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即注塑机利用塑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能熔融成液体的性质,把熔融液体用高压注射到密闭的模腔内,经过冷却定型,开模后顶出得到所需的塑体产品。

现有的手提制作大多是通过多次翻折,胶粘实现,工序较为繁琐。

利用注塑成型的原理制作环保手提,有效实现环保手提的制作是我们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及手提制作方法,其利用模具有效实现环保手提的制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包括:模具、传送带、气缸、模杆、容器、导液管;

所述模具包括:模套、底板;

所述模套为金属材质,其上开设由上至下的贯通槽,贯通槽的形状为两端相对中间凸,中间相对两端凹的结构;

所述底板设置在模套底部,底板与模套底端铰接,且底板的打开或闭合可以控制;底板的上表面平行设有两凸块,在底板与模套底部闭合时,两凸块能对应插入模套的贯通槽的两端,且凸块与贯通槽内壁不接触保留一定间距;

所述模具通过支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气缸设置在模具上方的支杆上,气缸的一端连接模杆,气缸可带动模杆上下移动;

所述模杆为与模套的贯通槽相对应的形状,模杆的两端设有孔槽,模杆的两孔槽与底板的两凸块相对应;

所述模杆内部中空,模杆通过导液管与支杆上的容器连通,导液管通过夹子控制通断,模杆的底部设有出液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凸块大小完全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电磁线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圈缠绕的形状与贯通槽的形状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的长度大于导液管管口a到模具的垂直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套的贯通槽的四周边角为一定弧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提制作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所述手提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配好的成品原液倒入容器,夹子打开,原液通过导液管流向模杆内部,再通过模杆底部的出液孔流入模具,待原液充满模具的槽时,夹子关闭;

②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模套,产生涡流,令模套迅速发热,从而对模具进行一定的温度控制,使原液受热;

③一段时间后,电磁线圈断电,停止加热,冷却一段时间;

④待成型后,底板开关打开,气缸工作,带动模杆向下移动,推挤成型的模型,使模型与模具分离。模型与模具分离后,气缸上移回到原位;

⑤成型的模型下落,掉落至传送带,传送带将模型向前传送;

⑥依次重复以上步骤。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直接将配好的原液注入模具,实现手提的制作。

2、本发明机械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运行稳定,可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板的细节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底板内设置电磁线圈细节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模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成型手提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模套的贯通槽的几种不同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与本发明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包括:模具1、传送带2、气缸3、模杆4、容器5、导液管6;

如图2-4所示,所述模具1包括:模套11、底板12;

所述模套11为金属材质,其上开设由上至下的贯通槽111,贯通槽111的形状为两端相对中间凸,中间相对两端凹的结构;

所述底板12设置在模套11底部,底板12与模套11底端铰接,且底板12的打开或闭合可以控制;底板12的上表面平行设有两凸块121,在底板12与模套11底部闭合时,两凸块121能对应插入模套11的贯通槽111的两端,且凸块121与贯通槽111内壁不接触保留一定间距;

所述模具1通过支板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

所述气缸3设置在模具1上方的支杆上,气缸3的一端连接模杆4,气缸3可带动模杆4上下移动;

如图6所示,所述模杆4为与模套11的贯通槽111相对应的形状,模杆4的两端设有孔槽41,模杆4的两孔槽41与底板12的两凸块121相对应;

所述模杆4内部中空,模杆4通过导液管6与支杆上的容器5连通,导液管6通过夹子控制通断,模杆4的底部设有出液孔42。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的两凸块121大小完全相同,原液注入模具1,成型后的手提的模型的两端的的孔槽大小长度相等,以使卡片更好被塞进两孔槽。

如图4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底板1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电磁线圈13,此设置使得电磁线圈13中有交变电流通过,产生磁场时,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模套11,产生涡流,令模套11迅速发热,加速手提的成型。

如图5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磁线圈13缠绕的形状与贯通槽111的形状相同,此设置使得电磁线圈13中有交变电流通过,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模套11,产生涡流,令模套11迅速发热的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液管6的长度大于导液管6管口a到模具1的垂直高度,此设置使得气缸3带动模杆4上下移动时,不影响到导液管6。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模套11的贯通槽的四周边角为一定弧度,此设置使得成型的手提的四周边角也呈弧线形,从而以使卡片更好被塞进两孔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提制作方法,采用上述的利用模具制造手提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配好的成品原液倒入容器5,夹子打开,原液通过导液管6流向模杆4内部,再通过模杆4底部的出液孔42流入模具1,待原液充满模具1的槽时,夹子关闭;

②电磁线圈13通电,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模套11,产生涡流,令模套11迅速发热,从而对模具1进行一定的温度控制,使原液受热;

③一段时间后,电磁线圈13断电,停止加热,冷却一段时间;

④待成型后,底板12开关打开,气缸3工作,带动模杆4向下移动,推挤成型的模型,使模型与模具1分离。模型与模具1分离后,气缸3上移回到原位;

⑤成型的模型下落,掉落至传送带2,传送带2将模型向前传送;

⑥依次重复以上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