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秸秆制备的木质纳米纤维素及其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0785发布日期:2019-03-15 23:46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秸秆制备的木质纳米纤维素及其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可再生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秸制备的木质纳米纤维素及其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因为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植物秸秆中主要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纤维素的纳米化可以得到纳米纤维素,以其低密度,高强度,生物相容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复合材料增强剂等领域。目前,由植物秸秆制备纳米纤维素主要采用将纤维素提取出来,其操作过程复杂,所用试剂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将纤维素提取出来的方法,植物秸秆的利用率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快捷又简便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废弃的植物秸秆为原料,仅采用两步即可获木质素含量丰富、热稳定性显著提升,且直径较长的木质纳米纤维。在现有技术中,通常获得热稳定性高、且直接较长的木质纳米纤维素,都需要采用复杂的制备过程;该制备过程中,所添加的试剂较多,且工艺步骤繁多,从而易造成纤维中木质素的大量损失;此外,复杂的制备工艺,同时也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本发明选择特定的固液比(秸秆原料与稀酸溶液的比例),在特别浓度下的稀酸溶液中进行球磨,再进行超声,即可快捷获得高性能的木质纳米纤维,且该方法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纤维素中木质素的含量,实现植物秸秆的全利用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具体为:将植物秸秆经粉碎后,置于稀酸溶液中,在球磨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洗涤至中性;然后再将洗涤后的产物超声处理,即得。本发明相对于传统工艺,大大缩减了制备工艺;不仅无需添加任何有机改性剂;且仅需在特定的稀酸环境中进行球磨,然后再进行超声处理这两个步骤,即可获得高质量的木质纳米纤维素。本发明为了实现所获得木质纳米纤维具有木质素含量高、热稳定性好、纤维直径长等优良性能;在上述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限定其各条件参数,使其效果更为显著。其中,所述植物秸秆为常规的秸秆类,如向日癸秸秆。其中,所述稀酸溶液为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或稀磷酸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采用稀硫酸。所述稀酸溶液中采用的溶剂为常规可适用溶剂,如水。优选的,采用质量百分比(质量浓度)为1%~3%的稀酸溶液;更优选的,所述稀酸为质量百分比为1~2%的酸溶液,最优选为1~1.2%的酸溶液本发明优选,将所述植物秸秆按1:15~25的固液比(g/ml)加入稀酸溶液中,优选为1:18~22。本发明最优选,将所述植物秸秆按1:18~22的固液比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1.2%的稀硫酸溶液中进行球磨。其中,所述球磨的速度为100~500rpm,时间为1~3小时;优选的,所述球磨的速度为200~400rpm,时间为1.8~2.2小时。其中,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300~600w,时间为1~3小时;优选的,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400~500w,时间为2.5~3.5小时。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秸秆经粉碎后,按1:18~22的固液比加入质量浓度为1~1.2%的稀硫酸溶液中,以200~400rpm的速度,球磨1.8~2.2h后,洗涤至中性;2)将洗涤后的产物以400~500w的功率超声处理2.5~3.5h,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木质纳米纤维素具有优良的性能,可广泛用于在制备膜。所述的木质纳米纤维素在大棚地膜,食品工业包装膜上的应用。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效率高,产率高。2、本发明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中木质素保留量非常大(相比于原料,木质素的保留量可达93%),实现可植物秸秆的全利用化。3、本发明所制得的木质素纳米纤维素直径在15nm~26nm,其的热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最佳为255.6的起始分解温度发生5%的热降解,疏水性能提高,最高疏水角为84.3°。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图4为实施例4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向日葵秸秆粉碎后,按1:20的固液比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溶液中,以300rpm的速度,球磨2h后,洗涤至中性;2)将洗涤后的产物以450w的功率超声1h,即得。图1为本实施例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向日葵秸秆粉碎后,按1:20的固液比加入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溶液中,以300rpm的速度,球磨2h后,洗涤至中性;2)将洗涤后的产物以450w的功率超声3h,即得。图2为本实施例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向日葵秸秆粉碎后,按1:20的固液比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稀硫酸溶液中,以300rpm的速度,球磨2h后,洗涤至中性;2)将洗涤后的产物以450w的功率超声1h,即得。图3为本实施例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向日葵秸秆粉碎后,按1:20的固液比加入质量浓度为3%的稀硫酸溶液中,以300rpm的速度,球磨2h后,洗涤至中性;2)将洗涤后的产物以450w的功率超声3h,即得。图4为本实施例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由图1~4可知,当选用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球磨2h,超声3h时(实施例2),纤维直接细、长度长,具有较高的长径比。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球磨的时间为1h。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球磨的时间为3h。实施例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将稀硫酸的质量浓度替换为2%。实施例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将固液比“1:20”替换为“1:25”。实施例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将固液比“1:20”替换为“1:15”。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质量浓度为1%的稀硫酸溶液”替换为“质量浓度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制备木质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稀硫酸溶液”替换为“水”。实验例11、检测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2所制得的木质纳米纤维素的起始分解温度、力学强度和接触角如下表所示:表1起始分解温度力学强度接触角实施例1249.0℃110.4mpa74.1°实施例2255.6℃121.4mpa84.3°实施例3245.3℃95.8mpa67.6°实施例4242.1℃87.3mpa62.3°实施例5245.0℃94.2mpa66.9°实施例6243.4℃89.1mpa64.6°实施例7248.5℃105.6mpa71.1°实施例8246.1℃99.2mpa68.9°实施例9247.3℃100.9mpa70.4°对比例1241.3℃87.3mpa65.0°对比例2240.9℃79.9mpa42.5°2、检测实施例1~8中木质素的含量,相比于原料,木质素被保留量在76%~93%。3、检测实施例1~8中木质纳米纤维素的直径,均在15nm~26nm之间。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