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分混纺32支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8116发布日期:2019-04-13 00:58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混纺32支纱线的生产工艺,属于气流纺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气流纺纱线多以纯纺为主,虽有少量的混纺纱线,也多为棉和粘胶纤维混纺、棉麻混纺等,未见有棉、涤、粘胶纤维三种混纺的成熟工艺。

cn201610514693.5一种混纺气流纱生产工艺,公开了具体步骤包括(1)开清棉工序、(2)梳棉工序、(3)并条工序、(4)气流纺工序,本工艺选用的是玉米纤维,它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原料经发酵、聚合、抽丝制成,其服用性优越,穿着舒服,有弹性透气性好等优点。在工序(1)中针对2种纤维的共同特性,特别是玉米纤维的整齐度好、含杂少、回潮率低等问题,子开棉工序中采用勤抓少抓、多松轻打的工艺原则,加强混合,避免色差。工序(2)中适当降低了刺辊的速度,加大了锡林和盖板的距离,降低了棉结。工序(4)的工艺设计减少了缠绕纤维,提高成纱的强力。

cn201210505503.5一种棉和粘胶与竹纤维气流纺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织物由经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纬纱由棉纤维、粘胶纤维和竹纤维组成,所述棉和粘胶与竹纤维气流纺织物的织物组织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本发明将棉和粘胶与竹纤维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混纺,能改善竹纤维面料粗硬的缺点,同时保持其吸湿、透气、抗菌等特点,另外还具有柔然、光滑、透气,抗静电等优点。

现有技术市场上未见棉、涤、粘胶纤维三种混纺32支纱线的生产工艺,且现有技术制备的气流纺混纺纱线一般是低支纱线,且捻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多组分混纺32支纱线的生产工艺,通过优化配棉原料和工艺参数,合理选配原料,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达到以下发明目的:提高气流纺32支的混纺纱线的性能,提高捻度。

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组分混纺32支纱线的生产工艺,所述的生产工艺包括并条工序和气流纺工序;所述的并条工序:并条喂入干定量35-37g/m;控制棉生条干定量5-60g/m、涤生条干定量3-4g/m、粘胶生条干定量4-5g/m;

所述的气流纺工序:纺杯速度为90000-95000rpm,分梳辊速度为9000-9200rpm,捻度1100-1300t/m。

采用的原料组分包括棉纤维、功能性涤纤维、粘胶纤维,质量比为9:6:5。

所述的生产工艺还包括抓棉: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棉纤维4-5mm,粘胶纤维2.5-3.5mm,涤纤维0.8-1.2mm。

所述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开棉:打手与给棉罗拉的隔距:棉纤维采用37-40mm,涤纤维和粘胶纤维采用6-8mm。

所述的生产工艺还包括梳棉工序:纺棉纤维的刺辊速度920-930r/min,纺涤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刺辊速度745-750r/min;给棉板-刺辊隔距:棉纤维0.2-0.4mm,涤纤维和粘胶纤维均为0.6-0.9mm;

所述的梳棉工序:锡林速度350-360r/min;纺棉纤维的盖板速度270-275r/min,纺涤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盖板速度200-202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0.22mm,锡林-道夫隔距0.10-0.14mm。

所述的气流纺工序:纱线号数18.35tex,棉条号数4800tex,工艺负压4400pa,排杂负压1100pa,公定回潮7.2%。

制备的棉纤维、涤纤维、粘胶纤维混纺32支纱线:平均强力200-205cn,强力cv值为9.3-9.6%,捻度为950-970捻/米,捻系数为130-1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制备的棉纤维、涤纤维、粘胶纤维混纺32支纱线:平均强力200-205cn,强力cv值为9.3-9.6%,捻度为950-970捻/米,捻系数为130-132。

(2)本发明得到的棉纤维、涤纤维、粘胶纤维混纺32支纱线:条干均匀度14.09cv%,千米细节(-50%)为13-14个,千米粗节(+50%)为40-44个。

(3)本发明得到的棉纤维、涤纤维、粘胶纤维混纺32支纱线:3mm毛羽为4.5-4.7根/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多组分混纺32支纱线的生产工艺

步骤1、原料选择

(1)选用的粘胶纤维原料:干断强力24.6cn/tex,干断伸长率26%,纤度1.31d,平均长度31.1mm,超长率0.2%,疵点0.5mg/100g,回潮率12.4%。具体如下表所示:

(2)选用的涤纤维原料:为功能性涤纤维,干断强力59.9cn/tex,干断伸长率21.0%,纤度1.56d,平均长度38mm,超长率0.5%,疵点0.6mg/100g,回潮率0.4%。具体如下表所示:

(3)选用的棉纤维原料:等级329,马克隆值4.22,整齐度83.1%,上半部平均28.9mm,短纤维(16.5mm以下长度纤维)的占比为17.6%,强度29克/tex,纺稳参数135。具体如下表所示:

上述三种原料的配比为:棉纤维45%、功能性涤纤维30%、粘胶纤维25%。

所述功能性涤纤维购自美国优富再生涤纶纤维。

纺纱工艺流程:

fa002a圆盘抓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035混开棉机-fa022多仓混棉机-fa1102开棉机-fa224梳棉机-fa306并条机(二道)-rsb-d22立达并条机-bd416气流纺机。

步骤2、开清工序

(1)抓棉

原料采用地产棉、功能性涤、粘胶纤维作为原料,分开装箱。

抓取棉纤维时,精细抓取,均匀混合,渐进开松,早落少碎,少伤纤维。抓取功能性涤、粘胶纤维时,以梳带打,降少损伤,防缠防电。

(2)采用fa002a圆盘抓棉机,控制打手速度900r/min;抓棉打手间歇下降动程3.5mm,小车回转速度25r/min;

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棉纤维4.5mm,粘胶纤维3mm,涤纤维1mm。

(3)开棉

本流程共有七个开清点,纺涤、粘时采用六个开清点,

fa035混开棉机后面的豪猪打手直接跳过到fa022多仓混棉机。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600r/min左右,尘棒隔距:进口12mm,中间8mm,出口6mm,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纺涤纤维、粘胶纤维时为了少落,进口-出口可降小1-2档不等。

打手与给棉罗拉的隔距:棉纤维采用38mm,涤纤维和粘胶纤维采用7mm。

打手与尘棒的隔距:进口采用18mm,出口20mm,纺涤纤维、粘胶纤维时放到最大。圢手与剥棉刀隔距采用2mm。

步骤3、梳棉工序

采用fa224梳棉机进行梳棉。

采用了高速,大定量的创新工艺;具体如下:

1)纺涤纤维、粘胶纤维时,原料膨松少杂,抱合力差,有静电。采用大隔距,中低速度,适当牵伸,少落花,强转移。

纺棉纤维的刺辊速度925r/min,纺涤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刺辊速度748r/min;

锡林速度354r/min;

纺棉纤维的盖板速度273r/min、纺涤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盖板速度201r/min。

给棉板-刺辊隔距:棉纤维0.3mm,涤纤维和粘胶纤维均为0.8mm;

刺辊-锡林隔距:0.2mm,锡林-道夫隔距0.12mm。

盖板-锡林之间隔距(进口-岀囗四个档):

纺棉纤维时,分别为0.25mm,0.225mm,0.225mm,0.25mm,

纺涤纤维和粘胶纤维时,分别为0.4mm,0.35mm,0.35mm,0.4mm;

纺粘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最后一档可控制到0.25mm。

步骤4、并条工序:

并条工序采用的控制条件如下:并条喂入干定量36.00g/m;

控制棉生条干定量5.40g/m、涤生条干定量3.60g/m、粘胶生条干定量4.50g/m。

为改善气流纺成纱质量,并条控制以下技术指标:

头道定量大于末道,优化各道定量,采取头道、二道并条设备fa306并条机、三道并条设备为rsb-d22立达并条机;

头道并合:头道用3根棉生条+3根涤生条+2根粘胶生条,共8根生条并合。头道定量5.2g/m,总牵伸倍数:6.9,牵伸对牙齿数:48/50齿,罗拉隔距为两档,分别为:5mm、15mm。

二道并合:二道定量为4.8g/m,6根生条并合,总牵伸倍数6.5,牵伸对牙齿数:46/52齿。

三道并合:三道定量为4.8g/m,出条速度550m/分,6根生条并合,总牵伸倍数6.0,牵伸对牙齿数:50/50齿;罗拉隔距为两档,分别为:38mm、42mm;后区牵伸倍数为1.3倍。

步骤5、气流纺工序

采用bd416气流纺机;优化气流纺工艺:

纺杯速度为90000rpm,分梳辊速度为9000rpm,捻度1200t/m,纱线号数18.35tex,棉条号数4800tex,工艺负压4400pa,排杂负压1100pa,公定回潮7.2%;采用的纺杯直径34mm,采用的分梳辊型号ok40,采用的阻捻头型号r4ks5。

实施例1获得的纱线质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得到的棉纤维、涤纤维、粘胶纤维混纺32支纱线:条干均匀度14.09cv%,千米细节(-50%)为14个,千米粗节(+50%)为44个,千米棉节(+200%)为168个,平均强力203cn,强力cv值为9.5%,捻度为960捻/米,捻系数为131,3mm毛羽为4.7根/米。

除特殊说明的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所述的比值均为质量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