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8101发布日期:2019-04-13 00:5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是一种环保、天然的纺纱生产方法,属于气流纺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流纺市场以纯棉纱气流纺纱线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对棉纱各品质要求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现代高档纺织品,无论梭织、针织、色织等生产过程,除棉纱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指标有高标准外,还要求布面效果要好,特别是光洁、匀整、染色效果、棉结疵点等外观要求。因此,纺织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满足不断提升的棉纱品质要求。

fa224型梳棉机是纺织企业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关系到纺纱的效率和纺织产品的品质。但目前生产工艺中,中低档纱可行得通,而纺织中高档纱及更高支纱效果不佳,故一般纺织纱时梳棉生条采用轻定量,如果加重定量后纤维梳理质量变差,且会造成生条供应脱节,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导致无法生产。

本公司气流纺技术研究团队,不断探索新工艺,经大量探索和创新,成功研发以功能性涤、竹冰丝为原料的新品种,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实现气流纺品种多元化发展、功能性强的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较高的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开创功能性涤纤维在fa224梳棉机上大定量生产的先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生产纱线质量优,棉结疵点少。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梳棉工序和气流纺工序;所述的梳棉工序:采用fa224梳棉机进行梳棉,给棉板~刺辊隔距:0.7-0.9mm,刺辊~锡林隔距:0.15-0.25mm,锡林~道夫隔距0.1-0.15mm;生产的涤生条定量6-7g/m,竹冰丝生条定量4-4.5g/m;

所述的气流纺工序:纺杯速度84000-8600rpm,分梳辊8300-8600rpm,捻度850-860t/m。

制备的功能性涤与竹冰丝纤维混纺的20支气流纺纱线,千米细节6-7个,千米粗节19-21个,千米棉节40-42个,条干均匀度为13-13.5cv%,平均强力400-405cn。

所述的梳棉工序:盖板~锡林之间隔距,从进口~岀囗分四个档,分别为:0.4mm,0.35mm,0.35mm,0.4mm。

所述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开清工序;所述的开清工序:采用功能性涤纤维、竹冰丝纤维作为原料;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功能性涤纤维70%和竹冰丝纤维30%。

所述的开清工序:采用fa002a圆盘抓棉机,打手速度800-100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竹冰丝纤维1.5-2.5mm,涤纤维1-1.5mm;抓棉打手间歇下降动程2.5-3.0mm,小车回转速度24-26r/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制备的功能性涤与竹冰丝混纺的20支气流纺纱线,千米细节(-50%)7个,千米粗节(+50%)21个,千米棉节(+200%)42个;

(2)制备的功能性涤与竹冰丝混纺的20支气流纺纱线,条干均匀度为13.4cv%,平均强力402cn,强力cv值8.9%;

(3)制备的功能性涤与竹冰丝混纺的20支气流纺纱线,捻度723捻/米,捻系数为124,3mm毛羽7.8根/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梳棉工序、并条工序、气流纺工序;具体如下:

所述的梳棉工序:

(1)梳棉机的任务是继开清棉机组之后,将筵棉层的纤维束进一步实施分梳,使其成单纤维化。伴随分梳作用的深入,彻底清除残留在纤维束中的细小杂质,并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合各成分的纤维。最后集束成条(生条)供并条使用。

(2)梳棉工序的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采用fa224梳棉机进行梳棉;

纺涤纤维、竹冰丝纤维的以下技术参数控制相同:刺辊速度为748r/min,锡林速度354r/min,盖板速度201r/min。给棉板~刺辊隔距:0.8mm,刺辊~锡林隔距:0.2mm,锡林~道夫隔距0.12mm。盖板~锡林之间隔距,从进口~岀囗分四个档,分别为:0.4mm,0.35mm,0.35mm,0.4mm;纺竹冰丝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后一档可收到0.35mm。

生产的涤生条定量6.67g/m,竹冰丝生条定量4.29g/m。

所述的并条工序:

设计并条喂入干定量28.58g/m,其中涤生条定量6.67g/m、竹冰丝生条定量4.29g/m。

采取头道并条设备fa306、末道rsb-d22立达并条机,进行并条;

头道并条:头道用3根涤生条和2根竹冰丝生条,共5根并合。

头道定量4.5g/m,总牵伸倍数:6.4;主牵伸对牙齿数:44/54齿,罗拉隔距分两档,分别为:9mm、19mm;后区牵伸对牙齿数:63/71齿。

末道并条:末道定量为5g/m,7根并合,总牵伸倍数:6.3,牵伸对牙齿数:50/50齿,罗拉隔距分两档,分别为:38mm、42mm;后区牵伸倍数为1.3。

所述的气流纺工序:

采用bd416气流纺纱机;

为改善气流纺成纱质量,并条两道并合,根据设备现有状况,优化气流纺工艺参数如下:纺杯速度85000rpm,分梳辊8500rpm,捻度850t/m,纱线号数29.5tex,棉条号数5000tex,工艺负压4400pa,排杂负压1050pa,公定回潮5.44%,纺杯型号t34、分梳辊型号ok61、阻捻头型号r4ks5。

所述一种涤纤维大定量混纺20支纱线的生产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

(1)采用的竹冰丝纤维原料:干断强力23.5cn/tex,干断伸长率16.1%,纤度1.5d,平均长度38.1mm,超长率0.07%,疵点0.6mg/100g,回潮率12.48%。具体如下表所示:

(2)采用的涤纤维原料:为功能性涤纤维,干断强力5.99cn/tex,干断伸长率21.0%,纤度1.56d,平均长度38mm,超长率0.5%,疵点0.6mg/100g,回潮率0.4%。具体如下表所示:

上述两种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功能性涤纤维70%和竹冰丝纤维30%。

所述功能性涤纤维购自美国优富再生涤纶纤维。

纺纱工艺流程:

fa002a圆盘抓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035混开棉机-fa022多仓混棉机-fa1102开棉机-fa224梳棉机-fa306并条机-rsb-d22立达并条机-bd416气流纺机。

2、开清工序

(1)采用功能性涤纤维、竹冰丝纤维作为原料。

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功能性涤纤维70%和竹冰丝纤维30%。

采用勤抓少抓,以梳带打,降少损伤,防缠防电,保证供给的指导思想。

(2)采用fa002a圆盘抓棉机,打手速度900r/min,打手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竹冰丝纤维2mm,涤纤维1mm;抓棉打手间歇下降动程3.0mm,小车回转速度25r/min。

(3)开棉:流程共有七个开清点,纺涤纤维、竹冰丝纤维时采用六个开清点,fa035混开棉机后面的豪猪打手不用,直接跳过到fa022多仓混棉机。开棉机打手速度一般控制在600r/min左右,尘棒隔距:进口12mm,中间8mm,出口6mm,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纺涤纤维、竹冰丝纤维时为了少落,进口~出口逐渐降小1~2档不等。

打手与给棉罗拉的隔距:纺涤纤维、竹冰丝纤维均采用7mm。

打手与尘棒的隔距:进口采用18mm,出口20mm。

打手与剥棉刀隔距采用2mm。

(4)采用多仓混棉机将原料充分混和,涤纤维、竹冰丝纤维的各箱存储量达到90%以上。

实施例1获得的纱线质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可见,制备的功能性涤与竹冰丝混纺的20支气流纺纱线,条干均匀度为13.4cv%,千米细节(-50%)7个,千米粗节(+50%)21个,千米棉节(+200%)42个,平均强力402cn,强力cv值8.9%,捻度723捻/米,捻系数为124,3mm毛羽7.8根/米。

在生产试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技术之一是选配原料纤维指标和各工序工艺参数的合理配置,由于原料密度不同,纱线品种不同、用途不同,因此合理选配原料是纺纱工艺是关键。其二是把好原料混合技术关,确保混比正确。第三,根据设备的不同,优化各工序工艺可以确保成纱质量稳定。第四,要强化生产现场管理与员工质量意识,防止错混质量问题。

所述的竹冰丝由竹纤维和冰丝两种纤维复合而成,质量比例1:1;其中,竹纤维的远红外发射率为0.87,回潮率超过45%;冰丝的纤维素含量在99.5%以上,冰丝的脂肪和腊质在0.2-0.3%,棉纤维在0.5-0.6%,不含氯物质。

除特殊说明的外,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所述的比值均为质量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源起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