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绝热纸红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401发布日期:2018-11-07 20:3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绝热纸红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行业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绝热纸红外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深冷容器,包括液化天然气瓶、储罐、槽罐车、液氧、液氮气瓶的绝热结构中,基本上采用玻璃纤维低温绝热纸和铝箔复合作为反射屏,由于玻璃纤维低温绝热纸克重轻(10~13克/平米)、抗拉强度低(约0.03KN/m),用传统热风循环烘箱烘干低温绝热纸,容易引起纸面破损,成品率下降,同时会影响产品性能。尤其是烘干前低温绝热纸含水率达80%,要求烘干后含水率小于0.5%,如何保证达到指定干燥效果的同时保护到低温绝热纸产品完整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玻纤低温绝热纸的红外烘干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温绝热纸红外烘干装置,该装置罩于传送带装置外,包括厢体、厢体内设于传送带下方的负压吸风装置、以及厢体内分布于传送带上方的红外线加热管;所述负压吸风装置设有将余热回收至厢体传送入口处的余热循环管。

所述厢体于传送带装置外形成基本封闭的空间,只在传送带入口和出口处开设供低温绝热纸进出的狭缝。

本实用新型利用封闭箱体内的高温余热,一方面有利于节省能源,另一方面可有效促成厢体内空气循环,排除低温绝热纸烘干过程产生的湿气。所述余热循环管设有负压风机,余热循环管于厢体传送入口处的上方开设有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厢体内从传送入口往出口方向依次设置预热区、抽湿区和烧失区。预热区主要用于将纸内水分升温,逐渐蒸发,该区域温度为180~250℃;抽湿区须持续高温烘烤,产生较多水蒸气且须排除,该区域温度为220~280℃;烧失区提供高温烘干纸面的同时,烧失有机杂物,该区域温度为300~350℃。所述进气口设于预热区;所述负压吸风装置位于预热区和抽湿区的部分连接有排除水汽的排气管,负压吸风装置位于烧失区的部分与余热循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加热管对应预热区、抽湿区和烧失区分别设有功率不同的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

所述负压吸风装置设于传送带下方,上表面设有网眼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红外线加热管优选为燃气红外线加热管。

为了保证厢体内隔热,所述厢体内壁填充有硅酸铝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红外线加热管和负压吸风装置配合专适用于低温绝热纸的烘干装置,该装置根据产品自身特点设计了三段烘干工艺,结合余热循环即可节省能源又促进了厢体内空气流动。该装置可使低温绝热纸产品的成品率提高 10~20%,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0%。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低温绝热纸红外烘干装置,该装置罩于传送带1装置外,包括厢体2、负压吸风装置3、红外线加热管4、余热循环管5。厢体2内从传送入口往出口方向依次设置预热区21、抽湿区22和烧失区23。预热区21主要用于将纸内水分升温,逐渐蒸发,该区域温度为180~250℃;抽湿区22须持续高温烘烤,产生较多水蒸气且须排除,该区域温度为220~280℃;烧失区23提供高温烘干纸面的同时,烧失有机杂物,该区域温度为300~350℃。

厢体2夹层填充有隔热的12cm厚硅酸铝棉;形成封闭空间,于传送带1入口和出口处开设供低温绝热纸进出的狭缝。

负压吸风装置3设于厢体2内传送带1下方,上表面按照5×5cm间距开设若干8mm 网眼。红外线加热管4设于厢体2内分布于传送带1上方,负压吸风装置3设有将余热回收至厢体2传送入口处的余热循环管5。红外线加热管4优选为燃气红外线加热管。余热循环管5设有负压风机6,余热循环管5于厢体2传送入口处的上方开设有进气口。

进气口设于预热区21;负压吸风装置3位于预热区21和抽湿区22的部分连接有排除水汽的排气管,负压吸风装置3位于烧失区23的部分与余热循环管5连接。红外线加热管4对应预热区21、抽湿区22和烧失区23分别设有功率不同的第一管组、第二管组和第三管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