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154发布日期:2018-10-23 15:5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楞纸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瓦楞纸板是一个多层的黏合体,又称波纹纸板。由至少一层瓦楞纸和一层箱板纸也叫箱纸板粘合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伸性。主要用于制造纸箱、纸箱的夹心以及易碎商品的其他包装材料。瓦楞纸板通过土法草浆和废纸经打浆,制成类似黄纸板的原纸板,再机械加工使轧成瓦楞状,然后在其表面用粘合剂与箱板纸粘合而成。

瓦楞纸板生产过程,就是多层、多种瓦楞原纸的加热、粘合、成型过程。瓦楞纸的生产工艺一般是:原纸穿过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并由上下瓦楞辊的挤压,然后紧贴着上瓦楞辊往光压辊传输,经过上浆辊时原纸表面粘上胶水,经过光压辊时由光压辊把面纸和原纸挤压粘合成瓦楞纸。生产中为了瓦楞纸板更好的粘合,通常在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光压辊内通热蒸汽,然而由于原纸和面纸均是直接与通有较高温度的热蒸汽的辊进行接触,导致原纸和面纸可能会产生变形;同时为了防止在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光压辊积水过多,通常会在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光压辊内设置虹吸管,虹吸管与冷凝管连通,然而当虹吸管损坏时,会导致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光压辊积水过多,达不到较好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性价比高的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包括压力辊、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正对设置,压力辊位于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的一侧,还包括主蒸汽管、冷凝管和两个加热缸,两个加热缸之间连通有连接管,两个加热缸另一端均与冷凝管连通,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压力辊内设有加热腔,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压力辊两端均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蒸汽支管,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压力辊一端的蒸汽支管均与主蒸汽管连通,另一端的蒸汽支管均与连接管连通。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内均设有加热腔,并且加热腔通过蒸汽支管与主蒸汽管连通,所以主蒸汽管中的会进入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内;同时加热腔通过蒸汽支管与连接管连通,而连接管分别与两个加热缸连通,所以蒸汽会进入加热缸内,再从加热缸进入冷凝管中。使用时,原纸和面纸分别被通有蒸汽的两个加热缸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原纸通过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之间,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内的蒸汽对原纸进行加热,使原纸形成瓦楞状;然后在瓦楞状的原纸上涂上胶水,瓦楞状的原纸与面纸通过压力管和上瓦楞辊或者下瓦楞辊,使原纸和面纸贴合形成瓦楞纸板。

本方案通过设置加热缸对原纸和面纸进行预热,不仅使面纸和原纸涂胶时更加容易,而且可以避免原纸和面纸直接与通有较高温热蒸汽的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压力辊进行接触而变形的问题。而且进入加热缸的蒸汽是经过上瓦楞辊、下瓦楞辊和压力辊利用过一次的蒸汽,实现了蒸汽的循环利用,提高蒸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方案直接通过蒸汽支管将加热腔与连接管连通,使蒸汽能够直接通过蒸汽支管流出,避免蒸汽在加热腔内形成积水导致加热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加热腔内减少了虹吸管,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加热缸内设有虹吸管。避免加热缸内形成较多的积水,保证加热缸的预热效果。

进一步,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均由镍铬合金制成。镍铬合金的导热性能好,从而保证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导热性能,减少蒸汽热量的流失。

进一步,上瓦楞辊和下瓦楞辊的表面均设有一层碳化钨。表面的碳化钨处理可以提高瓦楞辊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还包括涂胶机构,涂胶机构包括胶槽、涂胶辊和匀胶辊,涂胶辊下端位于胶槽内,涂胶辊两侧分别与匀胶辊、上瓦楞辊配合。通过涂胶辊对原纸进行自动涂胶,涂胶效果好,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主蒸汽管1、压力辊2、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蒸汽支管5、连接管6、加热缸7、冷凝管8、涂胶辊9、匀胶辊10、胶槽11。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纸板生产用温控系统,包括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压力辊2、加热缸7、主蒸汽管1和冷凝管8。上瓦楞辊3和下瓦楞辊4上下正对设置,压力辊2位于上瓦楞辊3的上方,上瓦楞辊3和下瓦楞辊4均由镍铬合金制成,表面覆盖一层碳化钨。表面的碳化钨处理可以提高瓦楞辊的使用寿命。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内均开设有加热腔,两端均设有蒸汽支管5,两端的蒸汽支管5均与加热腔连通。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一端的蒸汽支管5与主蒸汽管1连通,主蒸汽管1一端连通有蒸汽源。加热缸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热缸7之间连通有连接管6,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另一端的蒸汽支管5均与连接管6连通。两个加热缸7的另一端均与冷凝管8通过虹吸管连通,避免加热缸7内形成较多的积水,保证加热缸7的预热效果,冷凝管8一端设有冷凝机。

使用时,热蒸汽从主蒸汽管1进入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内的加热腔内,然后热蒸汽从加热腔通过连接管6进入两个加热缸7内,经过一段时间的传输后,进入加热缸7内的蒸汽的温度已经有所降低,一部分蒸汽到达加热缸7的端部遇冷会形成冷凝水,虹吸管将加热缸7内的冷凝水运输到冷凝管8内,防止加热缸7内沉积水过多。原纸和面纸先通过两个加热缸7分别预热。然后原纸进入上瓦楞辊3和下瓦楞辊4之间,被压制成瓦楞状,然后在瓦楞状的原纸上涂上胶水,将瓦楞状的原纸和面纸放入上瓦楞辊3和压力辊2之间,从而瓦楞状的原纸和面纸被压制贴合成瓦楞纸板。原纸和面纸在压制过程中,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内的加热腔一直流动有高温的热蒸汽,热蒸汽将热量传递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外表面对原纸和面纸进行加热,使原纸和面纸能够贴合于上瓦楞辊3、下瓦楞辊4和压力辊2的外表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涂胶机构,涂胶机构包括胶槽11、涂胶辊9和匀胶辊10。涂胶辊9下端位于胶槽11内,涂胶辊9两侧分别与匀胶辊10、上瓦楞辊3配合。使用时,胶槽11内的胶水吸附在涂胶辊9的外表面,涂胶辊9转动带动胶水运动,通过匀胶辊10对涂胶辊9表面的胶水磨平,然后涂胶辊9将胶水传递到上瓦楞辊3表面,从而对上瓦楞辊3表面的原纸进行涂胶。通过涂胶辊9对原纸进行自动涂胶,涂胶效果好,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