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涤纶长丝侧吹纺丝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984发布日期:2018-11-02 20:5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长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聚酯涤纶长丝侧吹纺丝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长丝生产时要求对纤维进行上油是必不可少的工艺要求,目前行业内的的上油工艺流程都是正向设置,即油嘴的开口端背对侧吹风窗,也就是说油嘴的喷油嘴的出油方向是顺着冷却风吹出的方向,也就是说油嘴正向设置,通过下方的导丝器对纤维进行限位把纤维拢进油嘴里上油;如果没有导丝钩辅助,纤维根本进不到油嘴里去,也就无法上油。而使用导丝钩后,一方面导丝钩容易刮油,导致上油不均匀;另一方面导丝钩与纤维接触会产生摩擦,摩擦产生发热会对产品条干、伸长物性指标带来波动。因此,解决聚酯长丝纤维生产过程中的上油不匀、指标波动问题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聚酯长丝纤维生产过程中操作简便、上油均匀、产品物性指标稳定的聚酯涤纶长丝侧吹纺丝上油装置,该上油装置可有效减轻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聚酯涤纶长丝侧吹纺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管和油嘴,油管为硬质油管,油管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油直管、出油直管以及用于连接进油直管和出油直管的弧形弯管,弧形弯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油直管和进油直管的一端连接,出油直管另一端与油嘴的喷油嘴连通,油嘴的开口端正对着侧吹风窗设置,使得油嘴的喷油嘴逆着冷却风方向,油嘴与出油直管固定连接,还包括固定支架和连接座,固定支架固定在侧吹风窗吹风侧,连接座套设在固定支架上并通过调节螺栓紧固,进油直管另一端贯穿连接座设置并与外接输油油路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改变油嘴的设置方向,将油嘴的开口端正对着侧吹风窗,使得喷油嘴逆着冷却侧吹风,纤维丝束很容易拢进油嘴内,操作极其方便,可以单手操作即可;由于在纺丝过程中纤维冷却成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能,不利于喷油嘴自身散热,本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冷却侧吹风的冷却功能,对喷油嘴本身进行降温;另外采用该装置后,可以省掉油嘴下方的导丝器,这样既可以降低购买导丝器的成本(一个导丝器需要几百元,大型生产企业需要成百上千导丝器),而且还可以避免纤维与瓷件产生摩擦,摩擦越小,纤维丝品质越佳,对提升产品品质很有帮助。

作为优选,连接座上还设有用于紧固进油直管的紧固螺丝。方便固定。

进一步的,油管为不锈钢空心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管和油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聚酯涤纶长丝侧吹纺丝上油装置,包括油管1和油嘴2,油管1为不锈钢油管,油管1包括平行设置的进油直管11、出油直管12以及用于连接进油直管和出油直管的弧形弯管13,弧形弯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油直管和进油直管的一端连接,出油直管12另一端与油嘴的喷油嘴连通,油嘴的开口端正对着侧吹风窗设置,也就是说将传统正向设置的油嘴反向设置,使得油嘴的喷油嘴逆着冷却风方向,油嘴2与出油直管12密封粘接,还包括固定支架3和连接座4,固定支架3固定在侧吹风窗吹风侧,连接座4套设在固定支架上并通过调节螺栓5紧固,进油直管11另一端贯穿连接座4设置并与外接输油油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油嘴本身结构在本申请中并未做改进,故油嘴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为了固定和调节油管1位置,连接座上还设有用于紧固进油直管的紧固螺丝6。

当纤维从纺丝组件出来后,纤维经过侧吹冷却风进行冷却,并借助冷却风向外吹产生的动力使纤维束成弧形状,下端凭借喷油嘴作为支点、上端以纺丝组件作为支点,由于油嘴开口端正对着侧吹风床设置,纤维丝束很容易拢进油嘴内,省去导丝钩,依靠油嘴本身来集束和上油,避免了导丝钩刮油和减少纤维与瓷件的摩擦;油嘴安装在油管的出油直管前端,油管的进油直管贯穿连接座设置,通过紧固螺丝紧固和调整进出位置;连接座套设在固定支架上并通过调节螺栓配合,可调节油管上的油嘴角度。至于回油槽等结构由于与本申请的解决问题无关,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