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214发布日期:2018-11-13 22:2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力辊为钢质,压力辊和瓦楞辊之间的间隙,由压力辊的油压系统控制调节。压力太小,会造成瓦纸与底纸之间起泡,贴合不良,所以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会人为调节压力,以保证贴合效果。

通过现有的瓦楞纸压合装置压合成型纸板,纸板的底部普遍形成明显的褐色或黑色压痕,且生产噪音很大。此外,由于压合装置在压合的过程中,当压力过大时,原纸的厚度会被挤压为标准厚度的50%-70%,造成压溃,破坏原纸各种物理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能够在保证原纸物理性能的前提下,确保纸板贴合良好,同时避免了压痕的产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包括压力辊、第一瓦楞辊及第二瓦楞辊,所述压力辊、第一瓦楞辊及第二瓦楞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所述压力辊、第一瓦楞辊及第二瓦楞辊的中心轴平行设置;

所述压力辊与所述第一瓦楞辊相切设置,所述压力辊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

所述第一瓦楞辊和第二瓦楞辊啮合传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辊、第一瓦楞辊和第二瓦楞辊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辊的转向和所述第二瓦楞辊的转向均与所述第一瓦楞辊的转向相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瓦楞辊的一侧设置有粘合组件,所述粘合组件包括糊槽及糊轮,所述糊轮部分置于所述糊槽内,所述糊轮与所述第一瓦楞辊相切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合组件还包括刮糊轮,所述刮糊轮与所述糊轮之间相切设置,所述刮糊轮部分置于糊槽内,所述糊轮位于所述刮糊轮与所述第一瓦楞辊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糊轮和所述刮糊轮的中心轴均与所述第一瓦楞辊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糊轮和所述刮糊轮的转向均与所述第一瓦楞辊的转向相反。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为尼龙层。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力辊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使得在压合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使压力辊与待压合的原纸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达到了减轻压痕的目的。此外,在压合过程中,压力辊和第一瓦楞辊之间的原纸受力均匀,并对原纸产生柔性挤压,达到了很好的贴合的目的,并降低了生产噪音,同时,延长了第一瓦楞辊和压力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纸板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压力辊;11、缓冲层;2、第一瓦楞辊;3、第二瓦楞辊;4、粘合组件;41、糊槽;42、糊轮;43、刮糊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如图1所示,该柔性纸板压合机构包括压力辊1、第一瓦楞辊2及第二瓦楞辊3,所述压力辊1、第一瓦楞辊2及第二瓦楞辊3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所述压力辊1、第一瓦楞辊2及第二瓦楞辊3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压力辊1与所述第一瓦楞辊2相切设置,所述压力辊1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11。所述第一瓦楞辊2和第二瓦楞辊3啮合传动。

上述压力辊1的转向和所述第二瓦楞辊3的转向均与所述第一瓦楞辊2的转向相反。柔性纸板压合机构压合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瓦楞辊2和第二瓦楞辊3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啮合,对原纸第一次压合,第一次压合后的原纸形成瓦楞纸并包覆于第一瓦楞辊2上,然后,瓦楞纸与纸芯一同伸入第一瓦楞辊2与压力辊1之间进行第二压合,从而形成瓦楞纸板。

本实施例通过在压力辊1的外部包裹有缓冲层11,使得在第二次压合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达到了减轻压痕的目的。当压力辊1与第一瓦楞辊2压合的过程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压力辊1采用钢质材料,使得压力辊1与待压合纸板之间为线接触,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尼龙层,而尼龙层具有弹性缓冲的作用,使得压力辊1与待压合纸板之间为面接触,从而使得压力辊1与待压合纸板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在提高了压合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在纸板上留下压痕。

此外,在压合过程中,压力辊1和第一瓦楞辊2之间的原纸受力均匀,并对原纸产生柔性挤压,达到了很好的贴合的目的,并降低了生产噪音,同时,能够延长第一瓦楞辊2和压力辊1的使用寿命。

上述压力辊1、第一瓦楞辊2和第二瓦楞辊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瓦楞辊2、第二瓦楞辊3及压力辊1三者的中心轴线设置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减小了柔性纸板压合机构的占用空间。

所述第一瓦楞辊2的一侧设置有粘合组件4,所述粘合组件4包括糊槽41及糊轮42,糊槽41内容纳有粘糊,所述糊轮42部分置于所述糊槽41内并部分浸入粘糊内。其中,所述糊轮42与所述第一瓦楞辊2相切设置,使得第一次压合后形成的瓦楞纸包覆于第一瓦楞辊2上,具体地,置于第一瓦楞辊2和糊轮42之间,由于糊轮42部分置于糊槽41内,使得当糊轮42转动时,粘有粘糊,当糊轮42转动的过程中,不断与瓦楞纸接触,从而将粘糊沾染至瓦楞纸上。当瓦楞纸与纸芯一同伸入第一瓦楞辊2和压力辊1之间时,通过第一瓦楞辊2和压力辊1对瓦楞纸和纸芯进行粘贴和压合。

上述粘合组件4还包括刮糊轮43,所述刮糊轮43与所述糊轮42之间相切设置,刮糊轮43部分置于糊槽41内并部分浸入粘糊内,所述糊轮42位于第一瓦楞辊2与所述刮糊轮43之间。此外,所述糊轮42和所述刮糊轮43的中心轴均与所述第一瓦楞辊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其中,所述糊轮42和所述刮糊轮43的转向均与所述第一瓦楞辊2的转向相反,刮糊轮43周向设置有毛刷,使粘糊能够均匀地粘覆在糊轮42上,使得瓦楞纸上的粘糊能够涂覆均匀,进而保证了瓦楞纸与纸芯的粘合效果。

上述缓冲层11为尼龙层,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11的厚度为2cm。其中,尼龙层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压力辊1和第一瓦楞辊2之间的间隙具有可调性。此外,尼龙层耐高温300℃,压力辊的油压系统的作用下,不会影响缓冲层的性能。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