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点胶贴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213发布日期:2018-11-13 22:2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器件组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点胶贴片机。



背景技术:

在光器件组装加工领域,传统的手工点胶、贴片方式效率低下,不同的操作者的点胶和贴片质量不一致影响良品率,因此不能适应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且操作者工作强度高,长期工作对眼睛伤害较大,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点胶贴片机,点胶贴片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效率高,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点胶贴片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点胶贴片机,包括点胶模块、贴片模块、移动定位模块以及用于固化胶层烤台;所述点胶模块包括点胶筒以及控制点胶筒升降的第一升降模组;所述贴片模块用于在贴片工位上对光器件进行贴片,包括放置贴片的贴片台、吸取贴片的吸盘、升降吸盘的第二升降模组以及控制贴片在贴片台与贴片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移动定位模块包括用于夹紧光器件的夹紧模组、移动光器件至贴片工位的第二驱动模组、移动光器件至烤台的第三驱动模组,所述夹紧模组设于点胶筒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片台下方设有X移动模组和Y移动模组,所述X移动模组和Y移动模组用于控制贴片台在XY平面的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贴片模块还包括有用于校准贴片与吸盘相对位置的校准治具,所述校准治具边缘开设有与贴片相合的第一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点胶模块还设有X调节模组和Y调节模组,所述X调节模组和Y调节模组用于微调点胶筒在XY平面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夹紧模组设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夹紧模组一端抵接于第二凹槽一侧,光器件通过夹紧模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凹槽相对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定位模块还包括进料槽和至少一个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将进料槽运输的光器件送入夹紧模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槽垂直于夹紧模组夹紧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相互垂直的第四驱动模组和第五驱动模组,所述第四驱动模组垂直设于进料槽下游,用于将光器件送入第五驱动模组,所述第五驱动模组垂直于夹紧模组的夹紧方向,所述第五驱动模块用于将光器件送入夹紧模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五驱动模组处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移动至第五驱动模组的光器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定位模块还包括出料槽和挡块,所述光器件自出料槽进入烤台,所述挡块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驱动模组推动光器件沿第三凹槽移动,移动行程末端为贴片工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块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出料槽相接,光器件在第三驱动模组驱动下沿第四凹槽进入出料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点胶贴片机的有益效果是:光器件被夹紧模组夹紧,第一升降模组驱动点胶筒下移点胶并上移至原位,第二驱动模组驱动夹紧模组连同带胶层的光器件移至贴片工位;吸盘在第二升降模组的控制下吸取贴片台上的贴片,在第一驱动模组驱动下移动至贴片工位,第二升降模组控制吸盘下移将贴片贴合与光器件的胶层上,之后夹紧模组松开,第三驱动模组驱动带贴片的光器件至烤台以固化胶层。点胶贴片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效率高,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点胶贴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点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贴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自动点胶贴片机,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设有点胶模块20、贴片模块30、移动定位模块40以及用于固化胶层烤台50。

请参考图2,点胶模块20包括第一升降模21和固定于第一升降模组21的点胶筒22。

第一升降模组21包括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导轨以及滑块,丝杠、导轨均垂直设置,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丝杠螺母沿丝杠移动,丝杠螺母带动滑块沿导轨上下移动。点胶筒22用于在光器件上点胶,其固定于滑块上,并随滑块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定义底板10长边方向为X轴,短边方向为Y轴,高度方向为Z轴。

点胶模块20还设有X调节模组23和Y调节模组24,X调节模组23用于微调点胶模块20在X方向的位置,Y调节模组24用于微调点胶模块20在Y方向的位置。其中,X调节模组23设于Y调节模组24上方,X调节模组23上固定有L型支架25,点胶模块20固定于L型支架25另一侧。

请参考图3,贴片模块30包括放置贴片的贴片台31、吸取贴片的吸盘32、升降吸盘32的第二升降模组33以及控制贴片在贴片台31与贴片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一驱动模组34。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组34以及后文中涉及的第二驱动模组42、夹紧模组41、第三驱动模组43、第四驱动模组45、第五驱动模组46均为气缸组件,动作迅速可靠。

贴片台31下方设有X移动模组35和Y移动模组36,X移动模组35用于控制贴片台31朝X方向移动,Y移动模组36用于控制贴片台31朝Y方向移动。由于贴片台31上放置的是装有贴片的贴片盒,叠放的多组贴片以阵列的形式放置于贴片盒内,因此贴片台31与吸盘32之间需有XY平面相对的位移,以保证每次吸盘32都能吸取到贴片。

贴片模块30还包括有用于校准贴片与吸盘32相对位置的校准治具37,校准治具37固定于贴片台31一侧,与贴片台31位置相对固定,校准治具37边缘开设有与贴片相合的第一凹槽371。校准过程:第二升降模组33控制吸盘32下移吸取贴片,校准治具37移动至吸盘32下方,吸盘32下移,贴片边缘部分抵靠于第一凹槽371进行校准。

第二升降模组33包括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导轨以及滑块,丝杠、导轨均垂直设置,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丝杠螺母沿丝杠移动,丝杠螺母带动滑块沿导轨上下移动。吸盘32用于吸取和放置贴片,其固定于滑块上,并随滑块上下移动。

请参考图4,移动定位模块40包括夹紧光器件的夹紧模组41、驱动光器件至贴片工位的第二驱动模组42、驱动光器件至烤台50的第三驱动模组43,夹紧模组41设于点胶筒22下方。

第二驱动模组4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421,夹紧模组41设于第二凹槽421内,夹紧模组41一端抵接于第二凹槽421一侧,光器件通过夹紧模组41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凹槽421第二凹槽421相对的另一侧。

移动定位模块40还包括进料槽44和至少一个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将进料槽44运输的光器件送入夹紧模组41。具体的,驱动模块包括第四驱动模组45和第五驱动模组46,第四驱动模组45设于进料槽44下游,其驱动方向垂直于进料槽44的运输方向设置,第四驱动模组45将进料槽44运输的光器件送入第五驱动模组46处。第五驱动模组46的驱动方向垂直于第四驱动模组45的驱动方向设置,第五驱动模组46用于将第四驱动模组45推送的光器件送入夹紧模组41与第二驱动模组42之间,第五驱动模组46的夹紧方向垂直于夹紧模组41的夹紧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模组46处设有对应的感应器47,感应器47用于感应光器件。当工具被第四驱动模组45推入第五驱动模组46工作区域时,感应器47感应到光器件,向控制器发射电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五驱动模块46工作,推动光器件至夹紧模组41。

移动定位模块40还包括出料槽48和挡块49,光器件自出料槽48进入烤台50。挡块49上开设有第三凹槽491,第二驱动模组42驱动光器件沿第三凹槽491移动,移动行程末端为贴片工位。此时第二驱动模组42停止移动,贴片模块30进行贴片操作。挡块49上开设有第四凹槽492,第四凹槽492与出料槽48相接,第三驱动模组43沿第四凹槽492移动,光器件在第三驱动模组43驱动下沿第四凹槽492进入出料槽4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点胶贴片机,光器件自进料槽44进入,在第四驱动模组45和第五驱动模组46的移动下进入夹紧模组41,夹紧模组41工作将光器件固定在夹紧模组41与第二驱动模组42之间,第一升降模组21驱动点胶筒22下移点胶,点胶后第二驱动模组42推动夹紧模组41连同光器件至贴片工位,第二升降模组33驱动吸盘32吸取贴片,并在校准治具37处进行校准,之后在第一驱动模组34的驱动下移至贴片工位上方,第二升降模组33下移使得吸盘32将贴片准确贴合于光器件点胶位,之后夹紧模组41松开,第三驱动模组43推动光器件进入烤台50进行胶层的固化。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效率高,质量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