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钉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884发布日期:2018-12-07 21:5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操作的钉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钉箱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钉箱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纸箱加工的必要设备主要有纸箱印刷机、分纸压线机、开槽机和钉箱机。钉箱机是纸箱的后道加工设备之一,其专门用于纸箱封箱。钉箱机原理和普通订书机原理一样。该钉箱机具有轻巧、耐磨性好、封箱平整、并可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装载较重物品或不易用粘胶带封口的各种纸箱和钙塑箱的封口。

目前,授权公告号日为2014.10.29、授权公告号为CN20390180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悬臂式钉箱机,包括钉箱机本体,钉箱机本体包括有相对于地面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立柱,立柱背向地面的一端设置有横梁,横梁相对于立柱的另一端设有装订机头,立柱对应底座与横梁之间有纸箱托架,立柱背向横梁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底座背向立柱的一端设置有踏板,且踏板与驱动装置联动设置。如图1所示,由于纸板2在进行打钉前,已经对纸板2进行压线和开槽,纸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第三折面23和第四折面24,第四折面24远离第一折面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打钉的折边25,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第三折面23和第四折面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面26。在对纸板2进行打钉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对齐,之后踩踏踏板,驱动装置开始运作并控制装订机头运作,装订机头实现对纸板2的打钉装订,并形成纸箱,进而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提高钉箱机的工作效率,一般将纸板2放于纸箱托架下方,且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位于纸箱托架两侧,因此操作人员需要弯身拿起纸板2的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对齐,在操作人员弯身拿起纸板2的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时,操作人员很容易撞到纸箱托架,从而造成人身伤害;若采用两位操作人员分别位于纸箱托架两侧,一位操作人员拿起纸板2的折边25、另一位操作人员拿起纸板2的第一折面21,之后将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对齐,完成纸板2的打钉,这样不仅要求两位操作人员具有高度的配合默契,而且增加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钉箱机,在不增加劳动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钉箱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操作的钉箱机,包括钉箱本体以及用于放置纸板的纸板支架,所述纸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面、第二折面、第三折面、第四折面,所述第四折面远离第三折面的一端设置有折边,且所述第一折面、第二折面、第三折面、第四折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面,所述钉箱本体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一端的立柱、设置于立柱于远离底座一端且对纸板进行打钉的装订机构、设置于立柱一侧的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联动的踏板,所述纸板支架包括设置于底座和装订机构之间的支架本体、设置于支架本体上且用于支撑纸板避免操作人员弯身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用于增加第一折面于远离第二折面一端高度的第一支撑件以及用于增加折边于远离第四折面一端高度的第二支撑件,在纸板放置于纸板支架上时,所述纸板呈开口朝上的C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折面和折边位于装订机构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纸板放置在纸板支架上,此时纸板呈开口朝上的C形设置,操作人员将纸板的第一折面远离第二折面一端和折边靠近第四折面一端对齐,操作人员踩踏踏板,此时驱动机构开始运作,并控制装订机构运作,装订机构实现对纸板的打钉形成纸箱,进而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便于操作的钉箱机,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第一支撑件,增加了第一折面远离第二折面一端的高度,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第二支撑件,增加了折边远离第四折面一端的高度,在操作人员工作时,避免了操作人员弯身拿起纸板的折边和第一折面而造成人身伤害,即在不增加劳动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钉箱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折面远离第二折面的一端高于第一支撑件的顶端,所述折边远离第四折面的一端高于第二支撑件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便于将纸板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在对纸板进行打钉时,便于纸板的拿取,提高了该钉箱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与第二折面相抵触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二支撑件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与第四折面相抵触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沿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一支撑件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纸板支撑于纸板支架上时,第二折面和第一支撑部相抵触,第三折面和支架本体相抵触,第四折面和第二支撑部相抵触,即纸板呈开口朝上的C形设置,从而提高了第一折面远离第二折面一端的高度以及折边远离第四折面一端的高度。同时第一支撑部倾斜设置,防止第一折面、第二折面由于自身重力原因而向第三折面方向倾斜而影响工作效率;第二支撑部倾斜设置,防止第四折面、折边由于自身重力原因而向第三折面方向倾斜而影响工作效率,提高了纸板支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支架本体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折面相抵触的第一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沿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二支撑件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抵触部和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的锐角大于第一支撑部和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的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触部的设置,增加了第一支撑件对纸板的支撑强度,同时由于第一抵触部倾斜设置,防止第一折面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而向第二折面方向倾斜而影响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纸板支架的稳定性。第一抵触部和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一支撑部和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的锐角,在不影响第一支撑件对纸板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第一折面远离第二折面一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触部垂直设置有与第一折面相抵触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有与第四折面相抵触的第二加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部增加了第一抵触部对第一折面的支撑强度,第二加强部增加了第二支撑部对第四折面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纸板支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第二折面的一侧设置有呈L形设置的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第四折面的一侧设置有呈L形设置的第二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杆增加了第一支撑部对第二折面的支撑强度,第二加强杆增加了第二支撑部对第四折面的支撑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纸板支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和支架本体滑移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靠近支架本体一端分别设置有呈凸形设置的滑块,所述支架本体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垂直底座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和支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纸板规格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实现纸板支架和纸板的配合,提高了钉箱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与支架本体滑移连接且固设于滑块上的紧固螺杆以及与紧固螺杆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所述支架本体开设有与紧固螺杆相适配且与滑槽相连通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滑块时,旋转紧固螺母,使紧固螺母和支架本体分离,移动滑块,待到预定位置时,旋转紧固螺母,使紧固螺母位于支架本体的上方且与支架本体上表面相抵触,从而实现对滑块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纸板支架沿底座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钉箱机对不同规格纸板的要求,从而提高了钉箱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本体下表面的刹车轮,所述刹车轮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与刹车轮相适配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节纸板支架时,打开刹车轮,移动支架本体,带到预定位置时,将刹车轮锁死,从而实现对纸板支架的固定,采用刹车轮不仅方便了纸板支架的移动,而且使纸板支架的固定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操作的钉箱机,在不增加劳动成本的情况下,不仅提高了钉箱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钉箱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2、第一支撑部、第一抵触部、第二支撑部倾斜设置,不仅实现了对纸板的支撑作用,增加了第一折面远离第二折面一端的高度以及折边远离第四折面一端的高度,便于钉箱机的操作,同时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杆的设置,提高了纸板支架的稳定性。

3、在纸板规格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实现了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沿垂直底座长度方向的调节,进而实现纸板支架和纸板的配合,提高了钉箱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4、在纸板规格发生变化时,通过支架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的调节机构,实现了纸板支架沿底座长度方向的调节,进而实现纸板支架和纸板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了钉箱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纸板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纸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钉箱本体;11、底座;111、导向槽;12、立柱;13、装订机构;131、横梁;132、纸板托架;133、装订机头;14、驱动机构;15、踏板;2、纸板;21、第一折面;22、第二折面;23、第三折面;24、第四折面;25、折边;26、封口面;3、纸板支架;31、支架本体;311、滑槽;312、凹槽;313、通槽;32、第一支撑件;321、第一支撑部;322、第一抵触部;323、第一加强部;324、第一加强杆;33、第二支撑件;331、第二支撑部;332、第二加强部;333、第二加强杆;34、滑块;35、紧固组件;351、紧固螺杆;352、紧固螺母;4、调节机构;41、刹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便于操作的钉箱机,如图2所示,包括钉箱本体1以及用于放置纸板2的纸板支架3。结合图1所示,纸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第三折面23和第四折面24,第四折面24远离第三折面2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打钉的折边25,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第三折面23、第四折面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面26。

该纸板形成纸箱的具体使用过程是:将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相抵触,且折边25靠近第四折面24的一端和第一折面21远离第二折面22的一端对齐,并通过钉箱机对其进行打钉装订,之后将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第三折面23和第四折面24两端的封口面26交叉折叠,并封口形成纸箱。

如图2所示,钉箱本体1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11。底座11的一端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立柱12,立柱12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纸板2进行打钉的装订机构13,装机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立柱12上的横梁131和纸板托架132,横梁131位于纸板托架132的上方,且横梁131、纸板托架132、底座11均位于立柱12的同侧。横梁131远离立柱12的一端设置有装订机头133。立柱12远离底座1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14,驱动机构14和装订机构13位于立柱12的两侧。底座11远离立柱12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14运作的踏板15,且踏板15和驱动机构14联动设置。

该钉箱本体的具体使用过程是:操作人员将纸板2的第一折面21远离第二折面22一端和折边25靠近第四折面24一端对齐,并放置于纸板托架132上,操作人员踩踏踏板15,此时驱动机构14开始运作,并控制装订机头133运作,装订机头133实现对纸板2的打钉形成纸箱,进而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3所示,纸板支架3包括支架本体31,支架本体31位于底座11和装订机头133之间,纸板2放置在支架本体31上。支架本体31呈长方形设置,且支架本体31长度方向和底座11垂直设置。支架本体31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纸板2避免操作人员弯身造成人身伤害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用于增加第一折面21远离第二折面22一端高度的第一支撑件32以及用于增加折边25远离第四折面24一端高度的第二支撑件33,结合图2所示,第一折面21远离第二折面22一端高于第一支撑件32的顶端,折边25远离第四折面24一端高于第二支撑件33的顶端。在纸板2放置于纸板支架3上时,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支撑于第一支撑件32上,第三折面23抵触于支架本体31上,第四折面24、折边25支撑于第二支撑件33上,即纸板2呈开口朝上的C形设置,且第一折面21和折边25位于纸板托架132的两侧。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32包括与第二折面22相抵触的第一支撑部321、与第一折面21相抵触的第一抵触部322。在纸板2放置于纸板支架3上,为了防止第一折面21、第二折面22由于自身重力原因而向第三折面23方向倾斜而影响工作效率,第一支撑部321沿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二支撑件33方向倾斜设置。为了防止第一折面21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而向第二折面22方向倾斜而影响工作效率,第一抵触部322沿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二支撑件33方向倾斜设置。为了增加第一折面21远离第二折面22一端的高度,第一抵触部322和支架本体31之间形成的锐角大于第一支撑部321和支架本体31之间形成的锐角。

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第一支撑件32对纸板2的支撑强度,第一抵触部322远离第一支撑部321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折面21相抵触的第一加强部323,第一加强部323呈长方形设置,且第一加强部323的长度方向和支架本体31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支撑部321远离第二折面22的侧面设置有呈L形设置的第一加强杆324,第一加强杆324和第一支撑部321呈三角形设置。

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件33包括与第四折面24相抵触的第二支撑部331。纸板2放置于纸板支架3上,为了防止第四折面24、折边25由于自身重力原因而向第三折面23方向倾斜而影响工作效率,第二支撑部331沿高度方向向远离第一支撑件32方向倾斜设置。

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第二支撑件33对纸板2的支撑强度,第二支撑部331远离支架本体31的一端设置有与第四折面24相抵触的第二加强部332,第二加强部332呈长方形设置,且第二加强部332的长度方向和支架本体31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第二支撑部331远离第四折面24的侧面设置有呈L形设置的第二加强杆333,第二加强杆333和第二支撑部331呈三角形设置。

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钉箱机对不同规格纸板2的适应性,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分别和支架本体31滑移连接。结合图4所示,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于靠近支架本体31一端分别固设有滑块34,滑块34呈凸形设置,且支架本体31开设有与滑块34相适配的滑槽311,滑块34于滑槽311内滑动,滑槽311沿支架本体31长度方向设置。支架本体31和滑块34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滑块34的紧固组件35。

如图4所示,紧固组件35包括与支架本体31滑移连接的紧固螺杆351以及与紧固螺杆35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352,紧固螺杆351远离紧固螺母352的一端固设于滑块34上。紧固螺杆35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紧固螺杆351位于滑槽311的两侧。支架本体31开设有与紧固螺杆351相适配的凹槽312,凹槽312和滑槽311相连通。在紧固组件35处于固定状态时,紧固螺母352位于支架本体31的上方且与支架本体31上表面相抵触。

该便于操作的钉箱机,通过在支架本体31上设置第一支撑件32,增加了第一折面21远离第二折面22一端的高度,通过在支架本体31上设置第二支撑件33,增加了折边25远离第四折面24一端的高度,在操作人员工作时,避免了操作人员弯身拿起纸板2的折边25和第一折面21而造成人身伤害,即在不增加劳动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钉箱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在纸板2规格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之间的距离,实现纸板支架3和纸板2的配合,提高了钉箱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钉箱机对不同规格纸板2的要求,支架本体31和底座1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纸板支架3沿垂直底座11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于支架本体31下表面的刹车轮41,刹车轮4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四个刹车轮41之间形成方形。底座11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对支架本体31移动方向进行导向的导向槽111,导向槽111沿垂直支架本体31长度方向设置。导向槽1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一个导向槽111和两个刹车轮41相对应、另一个导向槽111和另两个刹车轮41相对应。

如图4所示,为了减轻支架本体31对底座11的作用力以及减轻支架本体31的重量,支架本体31开设有若干通槽313,若干通槽313沿支架本体3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通槽313沿高速方向设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