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花瓣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754发布日期:2019-01-08 20:53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羊绒花瓣纱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羊绒制品,具体说,涉及一种羊绒花瓣纱线。



背景技术:

钩编花式纱是花式纱中的一类,是在花式纱钩编机上纺织出来的,这种纱呈扁带状,绝大多数是经线连续成圈成编链组织,纬纱作衬垫的衬纬经编组织。钩编花式纱的品种很多,市场上觉见的有"蜈蚣纱"、"羽毛纱"、"斜毛纱"、"乒乓纱"、"牙刷纱"、"铁轨纱"、"带子纱"、"松树纱"、"睫毛纱"、"蝴蝶纱"等等。这些纱都是按照其外观形象似什么就叫什么,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这些繁多的花式钩编纱以其组织结构可分为四大类:带子纱、羽毛纱、斜毛纱、圈圈纱。"铁轨纱"属带子纱类,"蜈蚣纱"、"牙刷纱"属羽毛纱类,"睫毛纱"、"松树纱"属斜毛纱类,"乒乓纱"、"蝴蝶纱"属圈圈纱类。

但是带子纱类纱线在形状和外观上显得呆板,纱线在手感上显得僵硬,不能够适应用户对美观和舒适感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绒花瓣纱线,纱线的手感柔软并且透气性好,外观的立体感强。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羊绒花瓣纱线,包括基础纱,2根基础纱分别连续钩编形成第一成圈和第二成圈,羊绒饰线穿插连接两列第一成圈和第二成圈形成轨道状饰线,在轨道状饰线的两侧,羊绒饰线间隔延长形成花瓣单体,花瓣单体两端分别利用第一成圈、第二成圈压接固定。

进一步:羊绒饰线采用26/2粗纺羊绒纱线。

进一步:同侧相邻的两个花瓣单体由第一成圈的两个成圈握持固定,另外一侧的两个相邻花瓣单体由第二成圈的握持固定。

进一步:花瓣单体固定在第一成圈和第二成圈的两侧,错位设置、方向相反。

进一步:两列轨道状饰线的宽度为5mm-10mm,花瓣单体的直径为1mm-3mm,相邻两个花瓣单体之间的成圈长度为5-2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中,基础纱由两根连续钩编成圈的纱线组成,通过羊绒饰线将两根成圈的基础纱分别穿插连接,并间隔的增设椭圆形类似花瓣形饰线,外观呈花瓣形状,使纱线手感柔软,外观活泼灵动、立体效果强,充满梦幻感。

花瓣形状纱线有方向性分布在由饰线穿插连接成轨道形状的两个成圈的两侧,织成的织物布面显得丰满、活泼,极具装饰效果,立体感强,改变了轨道式纱线呆板,僵硬的缺点。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中羊绒花瓣纱线的纱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如图1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中羊绒花瓣纱线的纱线结构示意图。

羊绒花瓣纱线,包括基础纱,2根基础纱分别连续钩编形成第一成圈1和第二成圈2,羊绒饰线3穿插连接两列第一成圈1和第二成圈2形成轨道状饰线,在轨道状饰线的两侧,羊绒饰线3间隔延长形成多个花瓣单体4,花瓣单体4两端分别由第一成圈1、第二成圈2压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编织羊绒衫、羊绒围巾、面料及装饰织物。本优选实施例中,羊绒饰线3采用26/2粗纺羊绒纱线。轨道状饰线的两侧羊绒饰线3穿插连接形成花瓣形饰线组,在花瓣饰线组中,第一成圈1和第二成圈2外侧将羊绒饰线3穿插连接时延长形成椭圆形花瓣单体4,相邻的两个花瓣单体4分别由第一成圈1的两个成圈握持固定,另外一侧的两个相邻花瓣单体4分别由第二成圈2的握持固定;花瓣单体4固定在第一成圈1和第二成圈2的两侧,错位设置、方向相反。两列轨道状饰线的宽度为5mm-10mm。花瓣单体4的直径为1mm-3mm,相邻两个花瓣单体4之间的成圈长度为5-20mm。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