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733发布日期:2019-01-08 20:5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弹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无弹力或者低弹力的丝线,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或是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在加弹以前需要对丝线表面上油,其作用是提高丝线的集束性,增加丝线的平滑性,改善丝线的抗静电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5894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弹机丝线上油装置,包括油槽和旋转安装于油槽内的上油辊,加油辊能够将油槽中的油带起并涂抹在其顶部接触的丝线上,实现丝线的表面上油。

由于上述加弹机丝线上油装置是设置在生产车间中,会存在杂质进入到油槽内,为了保证上油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油槽进行定期的清理。现阶段通常使用筛子将油槽内的杂质捞出,在取出筛子时,油液容易从筛子上滴落,容易造成油液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所述加弹机上油装置在清理油槽内的杂质时,造成的油液浪费量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包括油槽、旋转安装于油槽内的上油辊以及驱动上油辊旋转的驱动电机,还包括换油机构,所述换油机构包括清理油箱、连通于油槽底部和清理油箱底部的橡胶软管以及驱动清理油箱升降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油槽内的杂质去除步骤如下所示:首先,通过升降组件降低清理油箱的水平高度,使得油槽内油液能够通过橡胶软管进入到清理油箱内;然后,操作人员使用筛子再清理油槽内的杂质,由于大部分油液已经进入到清理油箱内,有助于操作人员的清理效率,也减少了油液吸附到筛子的量,降低油液滴落的概率;最后,升降组件提升清理油箱的水平高度,使得清理油箱内的油液回到油槽内。上述清理方式,不仅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油槽的清理,提升了清理的强度,而且在清理过程中对油液的浪费量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槽的侧壁下端开设有供橡胶软管插接的安装插孔,所述安装插孔的内侧设有将橡胶软管入口盖合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降低油槽内的杂质进入到清理油箱内的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槽的底部设有供油槽中杂质排出的排污管道和设置在排污管道上的排污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槽内的杂质过多时,能够通过先将大部分油倒入清理油箱中,然后再通过开启排污阀,使得剩余的油液和杂质从排污管道中排出,再通过在油槽内通入清洗剂清洗油槽。上述清理方式,能够方便对油槽内杂质的清理,且能够降低油液溅出油槽的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污管道的内径至少为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污管道的内径大于5cm,能够降低排污管道堵塞的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槽底部设有排污部,所述排污部具有朝排污管道方向向下倾斜的排污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污部和排污斜面的设置能够辅助油槽内的杂质和油液排入到排污管道内,有助于提升油槽内杂质的清理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供清理油箱放置的升降平台以及活塞杆连接于升降平台底部且竖直设置的升降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采用升降平台和升降液压缸的结构组成,结构简单,升降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尘支架,所述防尘支架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油槽上方的防尘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支架的设置能够降低灰尘落入油槽内的概率,能够减少油槽的清理次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盖板铰接在所述底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盖板铰接在底架上,能够方便防尘盖板的启闭,从而方便对油槽内杂质的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盖板上设有与油槽正对以观察油槽内状况的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油槽内的状况,不仅可以观察加弹机上油装置的上油状况,而且还可以观察油槽内的杂质状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油箱具有注油管和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设有控制排油管是否导通的排油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管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清理油箱的加油,将向清理油箱加油替换直接向油槽内加油,能够降低加油过程中油溅出的概率;排油管和排油阀门的设置,能够保证从清理油箱内排出的油液的洁净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油机构,不仅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油槽的清理,提升了清理的强度,而且在清理过程中对油液的浪费量较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污管道、排污阀门、排污部和排污阀门能够方便对油槽内的杂质的清理,提升清理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网以及在清理油箱上设置排油管,能够保证从清理油箱上排出的油液的洁净度,减少了这一部分油液中存在大体积固体杂质的概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尘支架,能够降低油槽内落入灰尘的概率,能够降低操作人员清理油槽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弹机上油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00、油槽;110、油槽支架;120、排污部;121、排污斜面;130、排污管道;140、排污阀;150、安装插孔;160、滤网;200、上油辊;300、驱动电机;410、清理油箱;411、注油管;412、排油管;413、排油阀门;420、橡胶软管;430、升降组件;431、升降平台;432、升降液压缸;500、防尘支架;510、底架;511、方形框架;512、支撑腿;520、防尘盖板;521、观察窗;530、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一种加弹机上油装置,包括油槽100、旋转安装于油槽100内的上油辊200、驱动上油辊200旋转的驱动电机300、支撑油槽100的油槽支架110。当丝线从加弹机上油装置上经过时,丝线与上油辊200抵接,上油管在驱动电机300的作用下将油槽100内的油液带至上表面且涂抹至丝线上,实现丝线的上油。

参阅附图1和附图3,油槽100的底部具有一个排污部120,排污部120呈倒置且中空的四棱台。在排污部120的底部设置有一根与油槽100相连通的排污管道130,排污管道130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排污管道130是否导通的排污阀140。排污管为竖直设置,且排污管的内径不小于5cm。在本实施例中,排污管的内径为6cm。

排污部120具有四个朝排污管道130方向向下倾斜的排污斜面121。通过排污斜面121的设置,方便将杂质排到排污管道130内。

参阅附图3和附图4,油槽100在侧壁下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插孔150,且在安装插孔150中设置有一个将安装插孔150隔断的滤网160。滤网160的设置能够防止油槽100内的大型固体杂质通过安装插孔150排出。

参阅附图1,油槽100的一侧设置有一换油机构,换油机构包括清理油箱410、橡胶软管420和升降组件430。

参阅附图3和附图4,橡胶软管420的一端插入安装插孔150内,并与安装插孔150内壁密封连接,橡胶软管420的另一端与清理油箱410相连通。

升降组件430主要用于提升清理油箱410,以改变清理油箱410的水平高度。由于橡胶软管420连通油槽100和清理油箱410,则能够使得清理油箱410和油槽100内油液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当改变清理油箱410的高度时,即可调整油槽100内油液的液面高度。

升降组件430包括升降平台431和升降液压缸432。升降平台431水平设置,且供清理油箱410放置。升降液压缸432竖直安装在地面上,且升降活塞杆竖直向上与升降平台431的底部中心连接固定。

参阅附图1,清理油箱410设有注油管411和排油管412。其中,注油管411设置在清理油箱410的侧壁上端,可以通过注油管411向清理油箱410内侧注入油液;排油管412设置在清理油箱410的侧壁下端,排油管412还设有控制排油管412是否导通的排油阀门413。

参阅附图1和附图2,加弹机上油装置还设置有一个防尘支架500。防尘支架500主要包括底架510和位于油槽100上方的防尘盖板520。其中,底架510包括方形框架511和四根设置在方形框架511四个角处的支撑腿512。防尘盖板520铰接于方形框架511内,且与方形框架511的一长边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盖板520和方形框架511之间通过合页530铰接。

防尘盖板520上还设置有与油槽100正对以观察油槽100内状况的观察窗521。

上述加弹机上油装置的清理油槽100内的步骤如下所示:

1、通过升降组件430降低清理油箱410,使得油槽100内的油液大部分进入清理油箱内;

2、在排污管道130下方放置容器,并开启排污阀140,使得部分杂质和剩余的油液进入该容器内,采用筛子将油液和杂质分离;使用清洗液清洗油槽100,将剩余的杂质从油槽100内清除;

3、关闭排污阀140,通过升降组件430提升清理油箱410,使得清理油箱410内的油液进入到油槽100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