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膜制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730发布日期:2019-02-10 23:20阅读:2258来源:国知局
气泡膜制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袋机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气泡膜制袋机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气泡膜复合袋由于其对袋内物品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快递行业,用来包装易损件,但是目前市场上制造此类产品的气泡膜制袋机的热封过程中,往往由于气泡膜气泡的影响,影响热封效果,同时输送机构采用牵引辊进行输送,然而由于牵引辊为钢辊材质,硬度大,且牵引辊之间的间距不可调,因此在牵引辊之间传送的气泡膜容易受损破裂,影响袋体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传送成型稳定的气泡膜制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气泡膜制袋机,包括有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对折机构、热封机构和切断机构,所述对折机构与热封机构之间以及热封机构与切断机构之间均设有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机构包括有依次布置的穿孔装置、热封装置和水冷却装置;所述穿孔装置包括有活动上座、固定下座、下垫板和上压板,所述下垫板设置在固定下座上,上压板设置在活动上座上,活动上座可升降设置在固定下座上,上压板上布置有针刺部,相应的下垫板上设有针孔,针刺部与针孔相互配合刺穿气泡膜待热封部位。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前后布置的两组传送辊,传送辊包括有上辊和下辊,上辊设置在上辊座上,上辊之间绕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上同步带,且上辊上设有与上同步带啮合的齿纹,下辊设置在下辊座上,下辊之间绕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下同步带,且下辊上设有与下同步带啮合的齿纹;所述上辊座可升降设置在下辊座上,相应的下辊座上设有升降导杆,上辊座滑动设置在升降导杆上,且上辊座与下辊座之间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气缸,气缸与上辊座传动相连。

所述活动上座上设有立柱,立柱可活动穿设在固定下座上,立柱下端连接升降座,且活动上座与固定下座之间的立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热封装置设有若干道,实现多级热封,保证热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气泡膜制袋机,穿孔装置的设置有效改善气泡膜热封过程中,因气泡膜气泡的阻挡,影响热封效果;同时,采用上同步带与下同步带相互作用传递气泡膜,柔性接触传递,避免气泡膜破损,且上、下同步带与上、下辊之间同步传动,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其中上辊座可升降,可以调节上同步带与下同步带之间的间隙大小,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气泡膜通过,且便于穿膜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孔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气泡膜制袋机,包括有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1、对折机构2、热封机构3和切断机构4,所述对折机构2与热封机构3之间以及热封机构3与切断机构4之间均设有输送机构5,放卷机构1为用于放卷气泡膜的放卷辊筒,对折机构2包括有将气泡膜进行对折的回转坡面平台和导辊,切断机构4包括有将封边后的气泡膜进行切断的切刀,其中放卷机构1、对折机构2和切断机构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所述热封机构3包括有依次布置的穿孔装置31、热封装置32和水冷却装置33,热封装置32和水冷却装置3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穿孔装置31包括有活动上座311、固定下座312、下垫板313和上压板314,所述下垫板313设置在固定下座312上,上压板314设置在活动上座311上,活动上座311可升降设置在固定下座312上,上压板314上布置有针刺部315,相应的下垫板313上设有针孔316,针刺部315与针孔316相互配合刺穿气泡膜待热封部位,使得该待热封部位的气泡膜的气泡被刺破,热封装置32下压热封时,能够将气泡内的气体排出,保证热封质量。

活动上座311升降设置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所述活动上座311上设有立柱317,立柱317可活动穿设在固定下座312上,立柱317下端连接升降座318,且活动上座311与固定下座312之间的立柱31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19,活动上座311由升降座318驱动沿立柱317升降,并由复位弹簧319辅助复位。所述热封装置32设有若干道,实现多道热封,保证热封效果。

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有前后布置的两组传送辊51,传送辊51包括有上辊511和下辊512,上辊511设置在上辊座513上,上辊511之间绕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上同步带514,且上辊511上设有与上同步带514啮合的齿纹,下辊512设置在下辊座515上,下辊512之间绕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下同步带516,且下辊512上设有与下同步带516啮合的齿纹;所述上辊座513可升降设置在下辊座515上,相应的下辊座515上设有升降导杆517,上辊座513滑动设置在升降导杆517上,且上辊座513与下辊座515之间设有安装槽518,安装槽518内设有气缸519,气缸519与上辊座513传动相连。

输送机构5工作时,气缸519带动上辊座513沿升降导杆517向上移动,使得上同步带514与下同步带516之间的间距足够大,便于人工将气泡膜穿过布置在上、下同步带516之间;然后气缸519带动上辊座513下降,根据气泡膜的厚度调整上、下同步带516之间的间距,该间距既能将气泡膜夹紧,使气泡膜被稳定的输送,同时又要避免过度夹持造成气泡膜损伤。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