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落纱机的拔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2024发布日期:2019-05-11 00:1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落纱机的拔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落纱机的拔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拔纱装置在拔纱过程中,现有的夹头是单独一个一个的对纱管进行夹持工作,夹头的夹持位置出现偏差时,极易损伤锭子;所以现有的落纱机对于夹头的定位精度要求极高,且通过繁琐的机械传动机构进行拔纱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落纱机的拔纱装置,通过夹持装置的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相对移动,突破了现有技术中要求夹头定位精度高的局限性,可以扩大夹头的定位范围同时不损伤锭子;通过翻转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相互配合实现拔纱目的,代替了现有繁琐的机械传动机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落纱机的拔纱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翻转装置、用于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带旋转编码器的第一电机和用于驱动夹持装置水平移动的带旋转编码器的第二电机,所述夹持装置与翻转装置相连,所述翻转装置滑动连接于支撑架的基板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翻转装置沿基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支撑架沿机架水平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带有弹性耐磨片的前夹板、带有弹性耐磨片的后夹板、推动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推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前夹板移动、后夹板移动或前夹板和后夹板同时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两个转动座、连接轴、引导杆、导轨和引导块,所述转动座一端固接于夹持装置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轴将两个转动座相连;所述引导杆一端安装于夹持装置的平板上,另一端与引导块相抵触;所述引导块上设有两条用于引导杆移动的引导轨道,所述导轨安装于基板上,所述引导块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且引导块的滑动方向与落纱机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接于导轨的固定座上,另一端固接于引导块上。

可选的,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电机、两个转动座和连接轴,所述翻转电机安装于底板上,所述转动座固接于夹持装置上,且通过连接轴将两个转动座相连;所述连接轴与转动座相固接,且与翻转电机相连;所述连接轴穿装且转动连接于底板中,所述底板滑动连接于基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翻转装置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基板相连,所述连接轴穿装于底板中,所述底板滑动连接于基板上,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相连,且均设置于基板上;第一齿条与底板相连,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保证齿轮和齿条啮合间隙的滚轮,其转动连接于基板上,并与第一齿轮对称分布于第一齿条两侧;所述滚轮的圆周面与第一齿条的无齿面相抵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推动装置为推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转轴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基座安装于平板上,且通过转轴与推动电机相连,所述第二齿条嵌置于平板内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一端与后夹板相连。

可选的,所述推动装置为电机、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为丝杠副、摇杆机构、偏心轮传动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夹持装置的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相对移动,突破了现有技术中要求夹头定位精度高的局限性,可以扩大夹头的定位范围同时不损伤锭子;通过翻转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相互配合实现拔纱目的,代替了现有繁琐的机械传动机构;整个拔纱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效率高,且解决了现有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翻转装置带翻转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电机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落纱机的拔纱装置,包括夹持装置1、翻转装置2、用于驱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带旋转编码器的第一电机3和用于驱动夹持装置水平移动的带旋转编码器的第二电机4,所述夹持装置1与翻转装置2相连,所述翻转装置2滑动连接于支撑架5的基板6 上,所述第一电机3驱动翻转装置2沿基板6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4 驱动支撑架5沿机架水平移动。

下面列举一种具体的夹持装置的结构,所述夹持装置1包括带有弹性耐磨片的前夹板1-1、带有弹性耐磨片的后夹板1-2、推动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推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前夹板1-1移动、后夹板1-2移动或前夹板 1-1和后夹板1-2同时移动。将对纱管的单个夹持动作转换为前夹板和后夹板同时夹持多个纱管,降低其对夹头定位精度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两个转动座2-1、连接轴2-2、引导杆2-3、导轨2-4和引导块2-5,所述转动座2-1一端固接于夹持装置1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轴2-2将两个转动座2-1相连;所述引导杆2-3一端安装于夹持装置1的平板1-3上,另一端与引导块2-5相抵触;所述引导块2-5上设有两条用于引导杆移动的引导轨道2-51,所述导轨2-4安装于基板6上,所述引导块2-5通过滑块与导轨2-4滑动连接,且引导块2-5的滑动方向与落纱机的行进方向相垂直。

第一电机驱动翻转装置上下移动,第二电机驱动支撑架水平移动,翻转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杆顺着引导轨道的移动带动夹持装置的向上或向下至水平的翻转。

优选的,还包括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一端固接于导轨2-4的固定座2-41上,另一端固接于引导块2-5上。通过弹簧带动引导块复位。

如图5所示,所述翻转装置的另一种结构,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翻转电机2-6、两个转动座2-1和连接轴2-2,所述翻转电机2-6安装于底板2-7 上,所述转动座2-1固接于夹持装置1上,且通过连接轴2-2将两个转动座 2-1相连;所述连接轴2-2与转动座2-1相固接,且与翻转电机2-6相连;所述连接轴2-2穿装且转动连接于底板2-7中,所述底板2-7滑动连接于基板6上。所述翻转电机转动,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驱动转动座产生旋转,进而驱动夹持装置旋转。

优选的,所述翻转装置2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基板6相连,所述连接轴2-2穿装于底板2-7中,所述底板2-7滑动连接于基板6上,所述第一电机3与第一齿轮8相连,且均设置于基板6上;第一齿条9与底板2-7相连,并与第一齿轮8相啮合。

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带动齿条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后夹板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保证齿轮和齿条啮合间隙的滚轮10,其转动连接于基板6上,并与第一齿轮8对称分布于第一齿条9两侧;所述滚轮10的圆周面与第一齿条9的无齿面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为推动电机1-4,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1-5、转轴1-6和第二齿条1-7,所述第二齿轮1-5通过基座1-8安装于平板1-3 上,且通过转轴1-6与推动电机1-4相连,所述第二齿条1-7嵌置于平板1-3 内并与第二齿轮1-5啮合,所述第二齿条1-7一端与后夹板1-2相连。

可选的,所述推动装置为电机、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为丝杠副、摇杆机构、偏心轮传动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通过夹持装置的前夹板和后夹板的相对移动,突破了现有技术中要求夹头定位精度高的局限性,可以扩大夹头的定位范围同时不损伤锭子;通过翻转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相互配合实现拔纱目的,代替了现有繁琐的机械传动机构;整个拔纱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效率高,且解决了现有难题。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