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1945发布日期:2019-05-11 00:1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



背景技术:

纺丝工艺主要是指从纺丝槽输送来的原液通过齿轮计量泵输送给纺丝组件,经喷丝板喷出后,进入纺丝甬道,原液凝固成丝束,经假捻、上油后在卷绕装置上卷成一定重量的丝饼,采用现有的技术纺丝生过程中,由于丝线路上,氨纶丝与中间辊体接触不稳定,导致丝线牵伸不稳定,丝线张力不均匀,氨纶丝均匀度差,且由于丝线运动不稳定,容易断丝,导致氨纶生产的一等品率低。为此,需要用转辊对丝线进行传导运输。

现有生产作业中的纺纱转辊在工作中由于辊面存在的不可消除的微小倾斜或是辊面存在的杂质导致丝线会向某一处偏移,在运输过程中待运输的纺织材料容易因各种原因发生纠缠现象,一旦发生缠绕现象就需要停机进行清理并且重新进行绕丝,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同时由于纺织种类的不同,纺纱限位宽度也不同,现有纺纱转辊限位距离固定,不利于各种纺纱工序使用。

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可调节限位功能的纺纱转辊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套合有内辊,且内辊两端对称设置有圆形支撑限位板,且支撑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外辊,所述内辊和外辊之间设置有环形滑块,且环形滑块外贴合外辊表面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和环形滑块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支撑限位板两端的转轴上对称套合连接块,且连接块侧壁上设置有弹簧,且弹簧连接至支撑框,所述转轴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齿轮。

优选的,外辊外径大于内辊内径,且外辊表面套合有橡胶皮套,所述外辊表面开有若干组平行与转轴的卡槽,且卡槽大小与限位圈和环形滑块之间的支撑柱相契合。

优选的,连接块为中央设置有圆孔的正方体金属块,且连接块四面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且每一侧壁上安装的弹簧数量不少于两组,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优选的,限位圈为铝合金金属圈,且限位圈宽度小于环形滑块的宽度,限位圈外径小于支撑限位板的外径。

优选的,外辊和内辊长度相同,且内辊和外辊均安装在转轴中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通过弹簧连接在支撑框和连接块之间,使在工作时纺纱丝线对转辊施加的压力被弹簧吸收,提高了转辊工作时的弹性空间,避免了丝线过紧导致的丝线断裂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该装置通过限位圈可以使纺织材料分组传输,避免了在传输过程中由于设施不平整和辊体表面的杂质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微小偏移的影响,从而减少纺织材料纠缠的情况发生。

3.该装置通过外辊表面设置套合的橡胶皮套增加了转辊转动时表面的摩擦力,提高了转辊转动时对纺纱丝线的运输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剖视图。

图中:1转轴、2内辊、3外辊、4环型滑块、5限位圈、6支撑限位板、7连接块、8支撑框、9弹簧、1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调节限位功能的转辊,包括转轴1,转轴1上套合有内辊2,且内辊2两端对称设置有圆形支撑限位板6,且支撑限位板6之间设置有外辊3,内辊2和外辊3之间设置有环形滑块4,且环形滑块4外贴合外辊3表面设置有限位圈5,限位圈5和环形滑块4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接,支撑限位板6两端的转轴1上对称套合连接块7,且连接块7侧壁上设置有弹簧9,且弹簧9连接至支撑框8,转轴 1两端对称设置有两组齿轮10。

进一步地,外辊3外径大于内辊2内径,且外辊3表面套合有橡胶皮套,外辊3表面开有若干组平行与转轴的卡槽,且卡槽大小与限位圈5和环形滑块4之间的支撑柱相契合。

进一步地,连接块7为中央设置有圆孔的正方体金属块,且连接块7四面侧壁上均安装有弹簧9,且每一侧壁上安装的弹簧9数量不少于两组,弹簧 9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限位圈5为铝合金金属圈,且限位圈5宽度小于环形滑块4 的宽度,限位圈5外径小于支撑限位板6的外径。

进一步地,外辊3和内辊2长度相同,且内辊2和外辊3均安装在转轴1 中央。

工作原理:通过使环形滑块4沿外辊3表面的卡槽移动,可调整限位圈5 在外辊1表面的位置,将支撑框8安装在外部支架上,在传输纺纱丝线的时候丝线对外辊3施加的压力被连接块7和支撑框8之间的弹簧9所吸收,且弹簧9施加反向弹力可绷紧纺纱丝线,通过齿轮10连接至驱动机构带动转轴1转动,使外辊3转动对纺纱丝线进行运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