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纸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702发布日期:2019-03-02 03:5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纸盘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盘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纸盘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纸盘需要按压成型,一般通过人工放置到压模机处,将纸盘按压成型,费时费人工,效率也是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省人工、效率高的全自动纸盘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纸盘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纸盘的放置装置,用于按压纸盘成型的压模装置,设置在放置装置一侧用于传送纸盘至压模装置的传送装置以及设置在压模装置相对于放置装置另一侧用于传输成型纸盘至出口工位的输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把纸盘拿去按压成型时,通过所述的放置装置放置纸盘并通过传送装置将放置装置的纸盘传送至压模装置按压成型,所述按压成型的纸盘通过输送装置传输至出口工位,节省人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装置包括放置架、限位杆、限位件,所述放置架设置在机架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放置架上并向放置架一侧凸出,所述限位杆固定设置在限位件凸出一侧,所述限位杆对应机架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限位杆的外径,所述限位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限位杆分别沿放置架周部均匀分布,所述限位件的个数与限位杆的个数相匹配,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纸盘至放置装置时,所述放置架上限位杆与限位件的配合,使得当纸盘大小不同时,可通过限位件上与螺栓配合的长孔调节限位杆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块外径大于限位杆外径的设置,使得纸盘可放置在限位块上,放置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架一侧设置有分纸吹气管,所述分纸吹气管一端沿限位杆方向对应机架方向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叠纸盘置入放置装置时,所述分纸吹气管的设置,使得当一个个传送纸盘时,所述的纸盘通过分纸吹气管吹气使得纸盘之间不易沾粘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可朝向或背向放置装置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一侧用于将纸盘从放置装置中吸出的吸气机构以及用于将吸出的纸盘推送至压模装置的推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传送纸盘至压模装置时,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可将放置装置上的纸盘朝向或背向驱动的时候,所述吸气机构吸出纸盘并且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纸盘至推送机构,所述的推送机构推送纸盘至压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电机驱动的齿轮组件、设置在齿轮组件一侧并通过齿轮组件驱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方设置有与偏心轮相抵触联动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吸气机构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齿轮组件上方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对应偏心轮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接触块相对于偏心轮另一侧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时,通过齿轮组件传动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接触块的设置,使得所述偏心轮与接触块相联动,所述吸气机构吸嘴设置在连接架上,使得偏心轮带动接触块驱动导块沿导向板上的导向槽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架及吸嘴朝向或背向放置装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吸气机构还包括通过气管与吸嘴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吸嘴通过第一气缸的抽气、充气动作将纸盘从放置装置处吸出置入驱动机构并通过驱动机构将纸盘置入推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机构带动吸嘴朝向放置装置移动时,所述的吸气机构的第一气缸吸气动作,将纸盘吸出放置装置置入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驱动纸盘向下沿推送机构方向移动,当纸盘置入推送机构时,所述的驱动机构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组件、固定板,所述推送组件包括可沿放置装置向压模装置往返摆动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对应放置装置一端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对应摆动杆一侧设置有与滑动板相适配的导轨,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设置有推纸架,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推纸架一侧,所述推纸架通过摆动杆可朝向或背向放置装置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按压挡板,所述按压挡板一端与固定板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纸盘置入推送机构时,所述的摆动杆驱动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沿所述导轨方向移动,所述滑动板上推纸架与所述固定板上按压挡板的配合,当纸盘置入时,所述推纸架朝向压模装置一侧移动经过按压挡板时,通过按压挡板内的作用力,使得纸盘从按压挡板上方移动过后所述按压挡板复位,所述的推纸架背向压模装置移动后,所述的纸盘不会随着推纸架移动,所述的推纸架继续朝向压模装置移动,带动纸盘移动直至纸盘置入压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下板,设置在下板上方的上板、光电开关,所述下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下板上设置有下模,所述上板对应下模一侧设置有与下模相适配的上模,所述上板、下板各个角部通过导向轴连接,所述上板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上模相连接,所述光电开关感应纸盘位置并控制液压缸驱动上模朝向或背向下模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纸盘置入压模装置时,所述光电开关感应纸盘置入压模装置内,所述的下板上设置的下模与所述上板上设置的上模相配合,并通过光电开关控制所述液压缸带动所述上模与所述置入下模内的纸盘相互作用按压成型后,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上模背向所述下模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模装置一侧用于将按压成型的纸盘从压模装置处吹出的吹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压模装置相对于吹气机构另一侧用于传输纸盘至出口工位的传输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纸盘按压成型后,通过所述吹气机构的设置,使得将按压成型的纸盘吹出压模装置置入一侧的传输机构,使其将纸盘传输至出口工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吹气管、管架,所述管架设置在推送机构接近压模装置一侧的机架上,所述吹气管设置在管架上,所述吹气管管口朝向压模装置一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纸盘按压成型后,所述管架上吹气管的设置,使得纸盘成型后,所述吹气管管口朝向压模装置一侧设置,使得当吹气机构动作时,可向纸盘吹气使其往传输机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送带,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两端,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控制输送带沿相对于机架一侧相对应机架一侧循环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输送带传输纸盘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配合,使得输送带可循环移动,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一侧,所述第三挡板设置在压模装置一侧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三挡板相对于压模装置另一端沿输送带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吹气机构将纸盘吹送至传输机构时,所述输送带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的设置,使得纸盘不易被吹气机构吹出设备外,所述第三挡板相对于压模装置另一端沿输送带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吹气机构工作时通过第三挡板的阻挡作用,使得纸盘置入输送带上传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构包括盛放组件、推出组件、感应开关,所述盛放组件设置在输送装置相对于压模装置另一侧,所述推出组件设置在盛放组件下方,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纸盘数量并驱动盛放组件掉落纸盘至推出组件处并通过推出组件将纸盘推出至出口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纸盘将要输出出口工位时,所述计数机构的设置,使得纸盘可通过需求设置输出,所述盛放组件的设置,使得将一定数量的纸盘置入盛放组件时,所述感应开关感应盛放组件上纸盘数量并驱动盛放组件动作将纸盘掉落至推出组件,使得推出组件将纸盘推出至出口工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盛放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横块,所述横块中部设置有挡杆,所述第一盛放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一侧,所述第二盛放板设置在第二隔板对应第一隔板一侧,所述第一盛放板相对于第二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第二气缸另一端与第一盛放板连接,所述第二盛放板相对于第一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上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相对于第三气缸另一端与第二盛放板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一连杆驱动第一盛放板与第一隔板垂直或平行,所述第三气缸通过第二连杆驱动第二盛放板与第二隔板垂直或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定数量的纸盘需要置入盛放组件时,所述挡杆的设置,使得置入盛放组件上的纸盘通过挡杆的阻挡作用不易掉出设备,并且所述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的设置,使得纸盘放置在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气缸控制所述第一连杆,第三气缸控制所述第二连杆,使得纸盘在一定数量时,所述第二气缸控制第一盛放板,所述第三气缸控制第二盛放板,使得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上的纸盘掉落至推出组件处,所述的第一盛放板、第二盛放板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出组件包括第四气缸、推块,所述第四气缸设置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相对于挡杆另一侧,所述推块设置在第四气缸对应挡杆一端,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推块朝向或背向出口工位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纸盘置入推出组件时,所述的第四气缸驱动所述推块推动纸盘推出至出口工位后,所述第四气缸驱动所述推块复位。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一;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C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D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四;

附图标记:1、机架,2、放置装置,201、放置架,202、限位杆,203、限位件,204、限位块,205、长孔,206、分纸吹气管,3、压模装置,301、上板,302、下板,303、光电开关,304、上模,305、下模,306、导向轴,307、液压缸,4、传送装置,401、驱动机构,4011、齿轮组件,4012、偏心轮,4013、接触块,4014、支架,4015、连接架,4016、导向板,4017、导向槽,4018、导块,402、吸气机构,4021、吸嘴,4022、第一气缸,403、推送机构,4031、推送组件,4032、固定板,4033、摆动杆,4034、滑动板,4035、导轨,4036、推纸架,4037、按压挡板,5、输送装置,501、吹气机构,5011、吹气管,5012、管架,502、传输机构,5021、第一齿轮,5022、第二齿轮,5023、输送带,503、挡板组件,5031、第一挡板,5032、第二挡板,5033、第三挡板,504、计数机构,6、盛放组件,601、第一隔板,602、第二隔板,603、第一盛放板,604、第二盛放板,605、横块,606、挡杆,607、第二气缸,608、第一连杆,609、第三气缸,6010、第二连杆,7、推出组件,701、第四气缸,702、推块,8、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纸盘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放置纸盘的放置装置2,用于按压纸盘成型的压模装置3,设置在放置装置2一侧用于传送纸盘至压模装置3的传送装置4以及设置在压模装置3相对于放置装置2另一侧用于传输成型纸盘至出口工位的输送装置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把纸盘拿去按压成型时,通过所述的放置装置2放置纸盘并通过传送装置4将放置装置2的纸盘传送至压模装置3按压成型,所述按压成型的纸盘通过输送装置5传输至出口工位,节省人工、效率高。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装置2包括放置架201、限位杆202、限位件203,所述放置架201设置在机架1一侧,所述限位件203设置在放置架201上并向放置架201一侧凸出,所述限位杆202固定设置在限位件203凸出一侧,所述限位杆202对应机架1一端设置有限位块204,所述限位块204的外径大于限位杆202的外径,所述限位杆202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限位杆202分别沿放置架201周部均匀分布,所述限位件203的个数与限位杆202的个数相匹配,所述限位件203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长孔205。当放置纸盘至放置装置2时,所述放置架201上限位杆202与限位件203的配合,使得当纸盘大小不同时,可通过限位件203上与螺栓配合的长孔205调节限位杆202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块204外径大于限位杆202外径的设置,使得纸盘可放置在限位块204上,放置方便。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架201一侧设置有分纸吹气管206,所述分纸吹气管206一端沿限位杆202方向对应机架1方向一侧倾斜设置。当一叠纸盘置入放置装置2时,所述分纸吹气管206的设置,使得当一个个传送纸盘时,所述的纸盘通过分纸吹气管206吹气使得纸盘之间不易沾粘在一起。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送装置4包括可朝向或背向放置装置2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401,设置在驱动机构401一侧用于将纸盘从放置装置2中吸出的吸气机构402以及用于将吸出的纸盘推送至压模装置3的推送机构403。当需要传送纸盘至压模装置3时,通过驱动机构401的设置使得可将放置装置2上的纸盘朝向或背向驱动的时候,所述吸气机构402吸出纸盘并且所述的驱动机构401驱动纸盘至推送机构403,所述的推送机构403推送纸盘至压模装置3。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401包括通过电机驱动的齿轮组件4011、设置在齿轮组件4011一侧并通过齿轮组件4011驱动的偏心轮4012,所述偏心轮4012上方设置有与偏心轮4012相抵触联动的接触块4013,所述接触块4013上设置有支架4014,所述支架4014上设置有连接架4015,所述吸气机构402包括吸嘴4021,所述吸嘴4021设置在连接架4015上,所述齿轮组件4011上方设置有导向板4016,所述导向板4016对应偏心轮4012一侧设置有导向槽4017,所述接触块4013相对于偏心轮4012另一侧设置有与导向槽4017相适配的导块4018。当驱动机构401上下驱动时,通过齿轮组件4011传动带动偏心轮4012转动,所述接触块4013的设置,使得所述偏心轮4012与接触块4013相联动,所述吸气机构402吸嘴4021设置在连接架4015上,使得偏心轮4012带动接触块4013驱动导块4018沿导向板4016上的导向槽4017方向移动带动连接架4015及吸嘴4021朝向或背向放置装置2移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吸气机构402还包括通过气管与吸嘴4021连接的第一气缸4022,所述吸嘴4021通过第一气缸4022的抽气、充气动作将纸盘从放置装置2处吸出置入驱动机构401并通过驱动机构401将纸盘置入推送机构403。当驱动机构401带动吸嘴4021朝向放置装置2移动时,所述的吸气机构402的第一气缸4022吸气动作,将纸盘吸出放置装置2置入驱动机构401,所述的驱动机构401驱动纸盘向下沿推送机构403方向移动,当纸盘置入推送机构403时,所述的驱动机构401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送机构403包括推送组件4031、固定板4032,所述推送组件4031包括可沿放置装置2向压模装置3往返摆动的摆动杆4033,所述摆动杆4033对应放置装置2一端设置有滑动板4034,所述滑动板4034对应摆动杆4033一侧设置有与滑动板4034相适配的导轨4035,所述滑动板4034上固定设置有推纸架4036,所述固定板4032设置在推纸架4036一侧,所述推纸架4036通过摆动杆4033可朝向或背向放置装置2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板4032上设置有按压挡板4037,所述按压挡板4037一端与固定板4032相铰接。当纸盘置入推送机构403时,所述的摆动杆4033驱动所述滑动板4034,所述滑动板4034沿所述导轨4035方向移动,所述滑动板4034上推纸架4036与所述固定板4032上按压挡板4037的配合,当纸盘置入时,所述推纸架4036朝向压模装置3一侧移动经过按压挡板4037时,通过按压挡板4037内的作用力,使得纸盘从按压挡板4037上方移动过后所述按压挡板4037复位,所述的推纸架4036背向压模装置3移动后,所述的纸盘不会随着推纸架4036移动,所述的推纸架4036继续朝向压模装置3移动,带动纸盘移动直至纸盘置入压模装置3。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模装置3包括下板302,设置在下板302上方的上板301、光电开关303,所述下板302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下板302上设置有下模305,所述上板301对应下模305一侧设置有与下模305相适配的上模304,所述上板301、下板302各个角部通过导向轴306连接,所述上板301上设置有液压缸307,所述液压缸307与上模304相连接,所述光电开关303感应纸盘位置并控制液压缸307驱动上模304朝向或背向下模305方向移动。当纸盘置入压模装置3时,所述光电开关303感应纸盘置入压模装置3内,所述的下板302上设置的下模305与所述上板301上设置的上模304相配合,并通过光电开关303控制所述液压缸307带动所述上模304与所述置入下模305内的纸盘相互作用按压成型后,所述液压缸307驱动所述上模304背向所述下模305移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设置在压模装置3一侧用于将按压成型的纸盘从压模装置3处吹出的吹气机构501以及设置在压模装置3相对于吹气机构501另一侧用于传输纸盘至出口工位的传输机构502。当所述纸盘按压成型后,通过所述吹气机构501的设置,使得将按压成型的纸盘吹出压模装置3置入一侧的传输机构502,使其将纸盘传输至出口工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吹气机构501包括吹气管5011、管架5012,所述管架5012设置在推送机构403接近压模装置3一侧的机架1上,所述吹气管5011设置在管架5012上,所述吹气管5011管口朝向压模装置3一侧设置。当纸盘按压成型后,所述管架5012上吹气管5011的设置,使得纸盘成型后,所述吹气管5011管口朝向压模装置3一侧设置,使得当吹气机构501动作时,可向纸盘吹气使其往传输机构502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输机构502包括第一齿轮5021、第二齿轮5022、输送带5023,所述第一齿轮5021、第二齿轮5022分别设置在输送带5023两端,所述第一齿轮5021、第二齿轮5022控制输送带5023沿相对于机架1一侧相对应机架1一侧循环转动。使得当输送带5023传输纸盘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齿轮5021与第二齿轮5022的配合,使得输送带5023可循环移动,效率高。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带5023上设置有挡板组件503,所述挡板组件503包括第一挡板5031、第二挡板5032、第三挡板5033,所述第一挡板5031、第二挡板5032分别设置在输送带5023一侧,所述第三挡板5033设置在压模装置3一侧的第一挡板5031、第二挡板5032上,所述第三挡板5033相对于压模装置3另一端沿输送带5023方向倾斜设置。当吹气机构501将纸盘吹送至传输机构502时,所述输送带5023上第一挡板5031、第二挡板5032、第三挡板5033的设置,使得纸盘不易被吹气机构501吹出设备外,所述第三挡板5033相对于压模装置3另一端沿输送带5023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吹气机构501工作时通过第三挡板5033的阻挡作用,使得纸盘置入输送带5023上传送。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装置5还包括计数机构504,所述计数机构504包括盛放组件6、推出组件7、感应开关8,所述盛放组件6设置在输送装置5相对于压模装置3另一侧,所述推出组件7设置在盛放组件6下方,所述感应开关8用于感应纸盘数量并驱动盛放组件6掉落纸盘至推出组件7处并通过推出组件7将纸盘推出至出口工位。当纸盘将要输出出口工位时,所述计数机构504的设置,使得纸盘可通过需求设置输出,所述盛放组件6的设置,使得将一定数量的纸盘置入盛放组件6时,所述感应开关8感应盛放组件6上纸盘数量并驱动盛放组件6动作将纸盘掉落至推出组件7,使得推出组件7将纸盘推出至出口工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盛放组件6包括第一隔板601、第二隔板602、第一盛放板603、第二盛放板604,所述第一隔板601、第二隔板602分别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隔板601、第二隔板602上设置有横块605,所述横块605中部设置有挡杆606,所述第一盛放板603设置在第一隔板601一侧,所述第二盛放板604设置在第二隔板602对应第一隔板601一侧,所述第一盛放板603相对于第二隔板60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607,所述第二气缸607上设置有第一连杆608,所述第一连杆608相对于第二气缸607另一端与第一盛放板603连接,所述第二盛放板604相对于第一隔板601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609,所述第三气缸609上设置有第二连杆6010,所述第二连杆6010相对于第三气缸609另一端与第二盛放板604连接,所述第二气缸607通过第一连杆608驱动第一盛放板603与第一隔板601垂直或平行,所述第三气缸609通过第二连杆6010驱动第二盛放板604与第二隔板602垂直或平行。当一定数量的纸盘需要置入盛放组件6时,所述挡杆606的设置,使得置入盛放组件6上的纸盘通过挡杆606的阻挡作用不易掉出设备,并且所述第一盛放板603、第二盛放板604的设置,使得纸盘放置在第一盛放板603、第二盛放板604上,并通过所述第二气缸607控制所述第一连杆608,第三气缸609控制所述第二连杆6010,使得纸盘在一定数量时,所述第二气缸607控制第一盛放板603,所述第三气缸609控制第二盛放板604,使得第一盛放板603、第二盛放板604上的纸盘掉落至推出组件7处,所述的第一盛放板603、第二盛放板604复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出组件7包括第四气缸701、推块702,所述第四气缸701设置在第一隔板601、第二隔板602相对于挡杆606另一侧,所述推块702设置在第四气缸701对应挡杆606一端,所述第四气缸701驱动推块702朝向或背向出口工位方向移动。当纸盘置入推出组件7时,所述的第四气缸701驱动所述推块702推动纸盘推出至出口工位后,所述第四气缸701驱动所述推块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