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纱机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004发布日期:2019-06-12 00:2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纱机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及其他行业专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粗纱机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动落纱粗纱机,其吹吸风清洁装置,采用巡回式吹吸方式,进行生产过程产生的灰尘、飞花等的清理。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方面,由于其结构形式的制约,吹吸风清洁装置吹风形式单一化,风量利用不充分,清理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由于其吹嘴布局的不合理,其对于落纱架及吊锭等位置较高处的灰尘、飞花,无法清理到位,存在清理死角,因而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由机台操作人员停车进行相应位置处的落尘和飞花的清理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涌现出一些粗纱机清洁除尘装置,在粗纱机上起着清洁飞花废棉、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纱疵、提高纺织质量的作用。现有的粗纱机清洁除尘装置对于粗纱机牵伸区的清洁效率低,不能完全清理牵伸区的积花现象,造成了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纱机的清洁装置,解决了粗纱机上积花和灰尘的问题,保持了粗纱机的清洁度,降低了工人清洁粗纱机的劳动强度。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的清洁装置,包括风机、粗纱机、第一吸风管道、第一吹风管道、一组吹风管、集棉槽和清洁机构,所述风机设置在粗纱机上,所述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一吹风管道与风机连接,所述吹风管设置在第一吹风管道上,所述集棉槽设置在粗纱机上,并且集棉槽位于粗纱机下端部,所述集棉槽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清洁机构设置在粗纱机上;其中,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链、一组固定板和一组刮板,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竖直设置在粗纱机上,所述传动链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外部,并且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可驱动传动链旋转,所述固定板固定在传动链的侧壁上,所述刮板设置在固定板上,并且刮板可位于集棉槽内。本实用新型粗纱机的清洁装置,通过上下设置的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一吹风管道,上方的第一吸风管道能够进行杂质的吸收,下端部的第一吹风管道可吹去落在粗纱机上的棉絮,通过上下结构的设置,既能够将小颗粒吸收,同时通过传动链带动的刮板可将吹风管吹至集棉槽的棉絮、绒布或者碎屑等进行清扫。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粗纱机的底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集棉槽下方,所述滑轨与集棉槽之间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一组集尘小车,所述集尘小车的下端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滑轨上。设置的集尘小车便于进行棉絮、绒布或者碎屑等的收集,通过设置的轨道和滚轮便于拖动小车。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集尘小车上设有把手,所述集尘小车之间通过活动锁扣连接。设置的把手便于进行小车的抓握,通过活动锁扣连接,能够将小车连为整体进行推入和拉出。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位于粗纱机上方,并且第一吸风管道的下端面设有一组分支吸风管,所述分支吸风管为喇叭状开口。设置的分支吸风管的原理近似于抽油烟机的原理,将空气中飞散的棉絮抽入分支吸风管,并且可导入尘杂收集箱,集中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粗纱机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截面为L型,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在粗纱机上,并且挡板与粗纱机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吹风管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通过挡板将吹风管限制在第一空腔内,保持粗纱机整体外形美观,同时能够防止吹风管被碰撞,造成吹风管损坏。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吹风管包括连接部、吹风管本体和吹风分支管,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吹风分支管与第一吹风管道之间,所述吹风管本体的截面为U型,所述吹风管本体并列依次设置在吹风分支管上。吹风管本体并列设置在粗纱机的台面上,吹风管本体的吹风口与粗纱机台面垂直,能够将落在粗纱机台面上的棉絮吹入集尘槽中。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吹风管本体的端部吹风口与粗纱机的水平台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集棉槽与粗纱机之间设有尘杂进口,所述尘杂进口与粗纱机的水平台面垂直设置,所述吹风管本体的出风口正对尘杂进口设置。吹风管本体的端部吹风口与粗纱机的水平台面垂直设置与尘杂进口正对设置,吹风管本体的吹风方向正对尘杂进口,可将棉絮、绒布或者碎屑等吹入集棉槽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刮板上可设置毛刷。设置的毛刷可提高清洁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所述固定板为直角钢板。设置的直角钢板便于进行刮板的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上下吸风口和吹风口的设置,能够将小颗粒悬浮物和棉絮、绒布或者碎屑等全部进行清扫,除尘效率大大提高,能够避免粗纱机清洁除尘不佳存在的积花现象,降低工人清洁粗纱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粗纱机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粗纱机的清洁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风机1、粗纱机2、滑轨21、第一吸风管道3、分支吸风管31、第一吹风管道4、吹风管5、连接部51、吹风管本体52、吹风分支管53、集棉槽6、第一通孔61、清洁机构7、第一链轮71、第二链轮72、传动链73、固定板74、刮板75、通道8、集尘小车9、滚轮91、把手92、挡板10、第一空腔101、尘杂进口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粗纱机的清洁装置,包括风机1、粗纱机2、第一吸风管道3、第一吹风管道4、一组吹风管5、集棉槽6和清洁机构7,所述风机1设置在粗纱机2上,所述第一吸风管道3和第一吹风管道4与风机1连接,所述吹风管5设置在第一吹风管道4上,所述集棉槽6设置在粗纱机2上,并且集棉槽6位于粗纱机2下端部,所述集棉槽6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61,所述清洁机构7设置在粗纱机2上;其中,所述清洁机构7包括第一链轮71、第二链轮72、传动链73、一组固定板74和一组刮板75,所述第一链轮71和第二链轮72竖直设置在粗纱机2上,所述传动链73套设在第一链轮71和第二链轮72的外部,并且第一链轮71和第二链轮72可驱动传动链73旋转,所述固定板74固定在传动链73的侧壁上,所述刮板75设置在固定板74上,并且刮板75可位于集棉槽6内。并且,粗纱机2的底板上设有滑轨21,所述滑轨21位于集棉槽6下方,所述滑轨21与集棉槽6之间设有通道8,所述通道8内设有一组集尘小车9,所述集尘小车9的下端部设有滚轮91,所述滚轮91设置在滑轨21上。可设置多个集尘小车9,集尘小车9之间通过活动锁扣连接,小车逐个推入通道8内,并且集尘小车9位于第一通孔61的下方,刮板75随传动链73转动过程中,将尘杂推入第一通孔61,并落入集尘小车9内,定期将集尘小车9拉出,将杂质倒出。为了便于拉动集尘小车9,在集尘小车9上设有把手92,所述集尘小车9之间通过活动锁扣连接。可在刮板75上可设置毛刷,并且采用卡接的方式设置毛刷,一旦毛刷不能清理集棉槽6,可随时进行毛刷的更换。采用固定板74为直角钢板将刮板75固定在传动链73上,直角钢板一侧板固定刮板75,另一侧板与传动链73固定,这样在传动链73沿环形轨道移动时,带动刮板75循环转动,转动至下方的刮板75处于集棉槽6内,在转动过程中,可清扫吹风管5吹入集棉槽6内的尘杂。

此外,粗纱机2上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截面为L型,所述挡板10的一端固定在粗纱机2上,并且挡板10与粗纱机2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01,所述吹风管5设置在第一空腔101内。吹风管5包括连接部51、吹风管本体52和吹风分支管53,所述连接部51设置在吹风分支管53与第一吹风管道4之间,所述吹风管本体52的截面为U型,所述吹风管本体52并列依次设置在吹风分支管53上。吹风管本体52的端部吹风口与粗纱机2的水平台面垂直设置。集棉槽6与粗纱机2之间设有尘杂进口20,所述尘杂进口20与粗纱机2的水平台面垂直设置,所述吹风管本体52的出风口正对尘杂进口20设置。将吹风管本体52的出风口正对尘杂进口20设置,便于进行尘杂的收集。

另外,第一吸风管道3位于粗纱机2上方,并且第一吸风管道3的下端面设有一组分支吸风管31,所述分支吸风管31为喇叭状开口。由于粗纱过程中,由于吹风管5的吹风,并且伴随毛絮的飞散,纺纱的空气中会含有毛絮。通过位于粗纱机2上方的分支吸风管31,将空气中的杂质吸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