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节约型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打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439发布日期:2019-12-06 17:4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节约型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打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节约型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打浆装置。



背景技术:

热升华转印是将人像、风景、文字等图文使用装有热升华转印墨水的喷墨打印机以镜象方式打印在热升华转印纸上,再经过热转印设备加热到200℃左右,使热升华转印纸上的墨水升华渗入到承印物,从而把纸上的彩色图象逼真地转印到纺织品、瓷杯、瓷盘、瓷板、金属等材质上的一种新工艺。传统的转印纸在制纸过程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机械打浆法,在纸张抄造之前,通过打浆改变纤维的形态和强度等指标,从而赋予纸张不同的性能,因此可以说“纸是打浆打出来的”,传统机械打浆在达到打浆目的的同时,纤维也会被较严重的切断,产生碎片,因此获得的纸张也无法保证良好的物理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节约型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打浆装置,能够获得一种物理性能较好的转印原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节约型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打浆装置,包括第一打浆腔,第二打浆腔、第三打浆腔、第一过渡腔、第二过渡腔、储浆过渡腔以及循环装置,所述的第一打浆腔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的第一过渡腔和所述的第二过渡腔上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打浆腔和所述第二打浆腔之间,并且所述的第一过渡腔和所述的第二过渡腔同时与所述的第一打浆腔和所述第二打浆腔联通,所述第一过渡腔的底板为滤板,使得所述的第一过渡腔内的浆液能够经所述的滤板过滤后到达所述的第二过渡腔内,第一螺旋打浆头的后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打浆腔上的第一旋转电机上,所述第一螺旋打浆头的前部依次穿设在所述的第一过渡腔和所述的第二打浆腔内,第二螺旋打浆头的后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打浆腔上的第二旋转电机上,所述第二螺旋打浆头的前部依次穿设于所述的第二过渡腔和所述的第一打浆腔内,所述的第二打浆腔下端联通有储浆过渡腔,并且所述的第二打浆腔底板为筛板,使得所述的第二打浆腔内的浆液经所述的筛板过滤后到达所述的储浆过渡腔内,同时所述的第一打浆腔和所述的第二过渡腔均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的储浆过渡腔联通,所述储浆过渡腔以及所述的第二过渡腔外还联通有循环机构,所述的循环机构包括底部为斜面的循环液箱、回流管和回流电机,所述循环液箱内设置的滤网隔板将所述循环液箱分成上层和下层,所述滤网隔板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间形成的腔室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挡板处设置的第一回流管与所述的储浆过渡腔联通,所述腔室底部滤网隔板上设置的第二回流管与所述的第一打浆腔联通,第三回流管设置在所述循环液箱的下层与所述的储浆过渡腔联通,设置在所述循环液箱内的所述第三回流管入口部高于设置在与所述储浆过渡腔上的第三回流管的出口部,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流电机,所述第二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回流电机,所述储浆过渡腔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三打浆腔通过所述的连接管联通,所述的第三打浆腔内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打浆腔的下方,并通过所述的连接管联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螺旋打浆头与所述第二螺旋打浆头上下平行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打浆腔、所述第二过渡腔内均设置有过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该打浆装置,不仅可以自动化操作,通过设置循环液箱,可根据不同情况获得规定要求的浆液,通过机械加超声的打浆方式使得数码热升华转印纸的物理性能提高,具有匀度好,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喷墨打印时干燥速度快,转移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打浆装置,包括第一打浆腔11,第二打浆腔12、第三打浆腔13、第一过渡腔14、第二过渡腔15、储浆过渡腔16以及循环装置,第一打浆腔11顶部设置有加料口1,第一过渡腔14和第二过渡腔15上下依次设置于第一打浆腔11和第二打浆腔12之间,并且第一过渡腔14和第二过渡腔15同时与第一打浆腔11和第二打浆腔12联通,第一过渡腔14的底板为滤板141,使得第一过渡腔14内的浆液能够经滤板141过滤后到达第二过渡腔15内,第一螺旋打浆头31的后部固定于第一打浆腔11上的第一旋转电机41上,第一螺旋打浆头31的前部依次穿设在第一过渡腔14和第二打浆腔12内,第二螺旋打浆头32的后部固定于第二打浆腔12上的第二旋转电机42上,第二螺旋打浆头32的前部依次穿设于第二过渡腔15和第一打浆腔11内,第二打浆腔12下端联通有储浆过渡腔16,并且第二打浆腔12底板为筛板121,使得第二打浆腔12内的浆液经筛板121过滤后到达储浆过渡腔16内,同时第一打浆腔11和第二过渡腔15均通过连接管5与储浆过渡腔16联通,储浆过渡腔16以及第二过渡腔15外还联通有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底部为斜面的循环液箱7、回流管和回流电机,循环液箱7内设置的滤网隔板71将循环液箱分成上层和下层,滤网隔板71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挡板72和第二挡板73,第一挡板72高度大于第二挡板73,第一挡板72和第二挡板73间形成的腔室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挡板72处设置的第一回流管81与储浆过渡腔16联通,腔室底部滤网隔板71上设置的第二回流管82与第一打浆腔11联通,第三回流管83设置在循环液箱7的下层与储浆过渡腔16联通,设置在循环液箱内的第三回流管83入口部高于设置在与储浆过渡腔16上的第三回流管83的出口部,第一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回流电机61,第二回流管82上设置有第二回流电机62,储浆过渡腔16的底部与第三打浆腔13通过连接管5联通,第三打浆腔13内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131,搅拌装置设置于第三打浆腔13的下方,并通过连接管5联通。

第一螺旋打浆头与第二螺旋打浆头上下平行布置,第一打浆腔11、第二过渡腔15内均设置有过滤板8。

上述结构的原理为:当浆料从加料口进入后,第一螺旋打浆头一方面对浆料绞拌,一方面可以将料螺旋传递至第二打浆腔,随后第二螺旋打浆头以同样的动作传递和绞拌浆料,并能够分别通过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的正反转实现浆料的回移,提高打浆度,同时,细化的浆料会通过流经的各个打浆腔的过滤装置到达储浆过渡腔,随后进入第三打浆腔,第三打浆腔采用超声波发生装置对浆料二次打浆,同时,若对打浆度要求较高时,或者当检测储浆过渡腔内浆料过多无法进入第三打浆腔时,可通过循环机构对浆液二次回收后进行二次机械打浆,浆液通过电机驱动,通过第一回流管吸入循环液箱,随着吸入的浆液逐渐堆积,循环液箱内的滤网隔板上表面垂直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避免第一回流管吸入的桨液冲击力过大影响桨液的沉淀,浆液从第一挡板溢流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腔室内,通过沉淀,腔室内的浆液上层组织细腻的部分通过第二挡板溢出到另外一侧,通过滤网隔板过滤至循环液箱的下层,桨液下层一部分液体经直接通过滤网隔板至循环液箱的下层,第三回流管入口部高于第三回流管出口部,因此,组织细腻的桨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三回流管回流至储浆过渡腔内内,同时,组织粗糙的浆液在腔室逐渐堆积,当浆液达到一定量时,设置在腔室内的压力传感器接通控制第二回流管工作的第二回流电机控制电路,第二回流电机驱动第二回流管将腔室内堆积的粗糙的浆液回吸到第一打浆腔,实现二次打浆工艺。

单纯的机械打浆使纤维受到摩擦和剪切作用,纤维初生壁及次生壁外层部分破除,中层细纤维吸水润胀、分丝帚化,但机械打浆度提高快,同时纤维切断和破碎严重,本设备在机械打浆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纤维破碎很小的前提下,再利用超声波打浆进一步润胀、分丝和细纤维化,既保持了纤维长度又有效地促进了润胀和分丝帚化,表现出打浆后纤维的综合性能最佳,获得的纸张物理性能更好,同时,该方法打浆的零距抗张强度和抗张强度最高。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