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强度优良荧光可再贴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77460发布日期:2019-12-11 00:0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韧性强度优良荧光可再贴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韧性强度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属于造纸领域。
背景技术
:贴纸属于背干胶纸,常用作用各类商品的标签、广告商标。普通纸张的两个面的功能通常是相同的,与之相反,贴纸的两个面的功能是不同的。一个平面作为文字、图案的书写、识别面,另一个平面作为粘贴功能面。作为贴纸的识别面,除了普通的文字、图案的视觉识别,rfid识别和荧光识别是贴纸的主流识别方式。特别是荧光识别贴纸,由于在纸张中添加了荧光识别成分,如碳量子点、cdse量子点等,使得纸张的整体韧性强度不足,容易变形或被撕裂,而且,通常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韧性强度优良荧光可再贴纸。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荧光贴纸韧性强度不足,易被变形、撕裂,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通过在荧光贴纸中设置荧光纸识别层、韧性结合层、粘胶层三层结构,增加荧光贴纸的韧性,并改善贴纸的可玻璃性,实现贴纸的重复使用。一种韧性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包括荧光纸识别层、韧性结合层和粘胶层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韧性结合层包括碳纤维织物网。进一步地,优选粘胶层中也包括碳纤维织物网。其中,碳纤维织物网,优选厚度为20-100um。厚度低于20um,存在制备困难,且碳纤维织物网的韧性强度不够的缺陷,厚度高于100um,则制备的贴纸的厚度过厚,不适合应用。其中,碳纤维织物网的网状结构为多边形结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优选为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其中,荧光纸识别层中的荧光成分选自碳量子点或cdse量子点。一种韧性强度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在网部上铺设碳纤维织物网,然后将荧光纸浆料在纸机上依次经过冲浆泵、网部、压榨部、烘干部得到成型纸张。所得到的纸张包括上部的荧光纸识别层和下部韧性结合层。进一步地,在下部的韧性结合层上施加粘胶层,即可得到韧性强度优良荧光可再贴纸。优选地,在施加粘胶层的过程中,预先在下部韧性结合层表面铺设碳纤维织物网,然后再涂覆粘胶,可以改善粘胶的可剥离性。本发明中,通过预先在网部上铺设碳纤维织物网,使得纸浆在网部的交织过程中,纸浆中的纤维首先与碳纤维织物网相互交织,得到韧性结合层,然后纸浆中的纤维会继续在韧性结合层上交织,得到荧光纸识别层。通过在韧性结合层中设置碳纤维织物网,可以有效增强韧性结合层的韧性,使得贴纸在贴覆或剥离过程中不易被撕裂,为贴纸的重复使用提供保障。在施加粘胶层的过程中,预先设置了碳纤维织物网,涂覆的粘胶会透过碳纤维织物网与韧性结合层连接,将碳纤维织物网包覆在其中,网状结构的碳纤维可以有效的粘附粘胶,使得贴纸在剥离过程中更容易将粘胶一起剥离,贴覆贴纸的硬质基底表面只有少量、甚至没有粘胶残留,确保贴纸可再贴覆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韧性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韧性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荧光纸识别层,2、韧性结合层,3、粘胶层,4、碳纤维织物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比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实施例1一种韧性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包括荧光纸识别层、韧性结合层和粘胶层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韧性结合层包括碳纤维织物网。碳纤维织物网的厚度为50um,网状结构为正三角形。荧光纸识别层中的荧光成分为碳量子点。制备过程中,预先在网部上铺设碳纤维织物网,然后将荧光纸浆料在纸机上依次经过冲浆泵、网部、压榨部、烘干部得到成型纸张。然后,在下部的韧性结合层上施加粘胶层,所得到的韧性强度优良荧光可再贴纸的结构如图1所示。实施例2一种韧性优良的荧光可再贴纸,包括荧光纸识别层、韧性结合层和粘胶层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韧性结合层包括碳纤维织物网。碳纤维织物网的厚度为80um,网状结构为正六边形。荧光纸识别层中的荧光成分为cdse量子点。制备过程中,预先在网部上铺设碳纤维织物网,然后将荧光纸浆料在纸机上依次经过冲浆泵、网部、压榨部、烘干部得到成型纸张。然后,预先在下部韧性结合层表面铺设碳纤维织物网,再涂覆粘胶,形成粘胶层,所得到的韧性强度优良荧光可再贴纸的结构如图2所示。对比例1相较于实施例1,对比例1的制备过程中剔除了预先在网部上铺设碳纤维织物网的步骤,其余相同。对比例2相较于实施例2,对比例2的制备过程中剔除了预先在网部上铺设碳纤维织物网的步骤,其余相同。为了测试所制备的纸张的韧性强度(即抗撕裂性)和可再贴性,分别选取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所制备的贴纸各100张,尺寸为20mm×40mm的长条,在玻璃表面进行剥离、再贴试验,观察每张纸条剥离过程中的抗撕裂效果和粘胶剥离效果,对撕裂的纸张数量和粘胶的剥离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撕裂纸张数量粘胶剥离比例(平均值)实施例1982%实施例2398%对比例16142%对比例23668%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1,可以看出在贴纸中设置了韧性结合层,明显增强了纸张的抗撕裂性能,且,由于纸张的韧性强度增强了,使得贴纸上的粘胶层的剥离比例也明显增加,使得荧光贴纸的重复使用得到保障。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以看出通过在粘胶层中增设碳纤维织物网,可以进一步增加粘胶层的剥离比例。且,由于网状结构的碳纤维可以有效的粘附粘胶,使得贴纸在剥离的过程中,粘胶层对纸张的撕扯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增加了整个贴纸的抗撕裂效果。对比例2中,在粘胶层增铺设了碳纤维织物网,虽然增加了粘胶的剥离比例,但是,由于纸张本身的韧性强度不够,抗撕裂效果差,使得粘胶的整体剥离比例也不足。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