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锭监控装置及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637发布日期:2020-04-28 21:3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锭监控装置及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纱机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锭监控装置及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在纺纱过程中把半成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捻、卷成细纱管纱;在加捻过程中会出现断纱或者滑锭的情况,因此在细纱机上都设置有断纱检测机构和报警装置,一般在每个锭子上都安装有传感器组和报警器,其中的报警器采用光线报警,通常采用高亮度的led灯,能在60米开外的地方看见,但是这种高亮的led灯对工作人员视力有很大的损害,并且在布局复杂的厂房空间里依靠光线往往不能很好的定位出故障的机座;现有的监控装置,在纱锭座上安装锭子,将座位号与锭子号绑定,座位上的传感器组反馈的信号表示对应锭子的数据,但是不能动态跟踪锭子和线管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态单锭监控装置及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锭监控装置,用于监控锭子,包括传感器组、指示灯组和控制器组,所述传感器组、锭子和指示灯组分别与控制器组连接,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安装在锭子上方的转速传感器和靠近锭子与线管的嵌合部的读码器,所述锭子的转子在嵌合部一侧或嵌合部下方设有条码。

优选的,所述线管下侧的外侧壁上设有条码。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组安装在转速传感器上端,所述的指示灯组采用二色发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读码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一端与控制器组电连接,输出端与读码器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组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和(或)安装在锭子内部的角速度传感器,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安装在锭子内部或锭子的电压输入端。

一种采用上述单锭监控装置的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包括下位机,所述下位机包括第一无线模块、控制装置和警示灯组,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无线模块、警示灯组和所述单锭监控装置的控制器组连接。

优选的,所采用的单锭监控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下位机还包括安装在单锭细纱机左右两侧的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还包括上位机,所述的上位机包括服务器、第二无线模块和访问终端,所述第二无线模块和访问终端分别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访问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单元、第三无线模块、读码器和定位装置,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三无线模块、读码器和定位装置连接,第三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转速传感器实时监控线管转速并反馈给控制器组,控制器组通过转速的变化对比判断断头、坏锭、滑锭等状态、并控制指示灯组指示相应灯光,读码器识别锭子条码和线管条码;2.锭子条码和线管条码设在嵌合部一侧或嵌合部下方,使一个读码器可分别识别两个条码,控制器组将实时监测数据与相应锭子和线管绑定,从而动态地监控锭子和线管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锭监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示意图。

图中附件说明:1-锭子,2-转子,21-嵌合部,22-锭子条码,31-读码器,32-转速传感器,4-指示灯组,5-线管,51-线管条码;101-单锭监控装置,102-传感器组,103-控制器组,104-指示灯组,201-单锭纱机监控装置下位机,202-警示灯组,203-控制装置,204-第一无线模块,205-第一定位装置,301-上位机,302-第二无线模块,303-服务器组,401-访问终端,501-移动终端,502-控制单元,503-读码器,504-第二定位装置,505-第三无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单锭监控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监控锭子1和线管5,锭子1和线管5上设有识别条码,线管条码51设在线管5下侧的外侧壁上,锭子1通过嵌合部21与线管5嵌合,锭子条码22设在嵌合部21下方的转子上或者设在锭子1和线管5的嵌合部21一侧;如图2所示,单锭监控装置101包括传感器组102、指示灯组104和控制器组103,所述传感器组102、锭子1和指示灯组104分别与控制器组103连接,所述传感器组102包括安装在锭子1上方的转速传感器32和设置在锭子1和线管5的嵌合部一侧的读码器31。转速传感器32实时监控线管5的转速并反馈给控制器组103,控制器组103通过转速的变化对比判断断头、坏锭、滑锭等状态、并控制指示灯组104指示相应灯光,读码器31识别锭子条码22和线管条码51,锭子条码22和线管条码51设在嵌合部21一侧或嵌合部21下方,使一个读码器31可分别识别两个条码,控制器组103将实时监测的数据与相应锭子1和线管5绑定,从而动态的监控锭子和线管状态。条码识别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组103控制绽子1缓慢转动转子21,转子条码22和(或)线管条码51缓慢经过读码器31的读码区,读码器31识别条码并发送给控制器组103。读码器31还可以在下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气缸和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端与读码器31下端连接、下端与气缸输出轴相连,所述电动气缸与控制器组103电连接,驱动装置使读码器31可上下摆动,以识别一定范围内的条码22、51,加大装置的适用性。

传感器组102还包括电流检测装置和(或)安装在锭子1内部的角速度传感器,电流检测装置安装在锭子内部或者锭子电压输入端。便于监控锭子1的工作电流;通过锭子1的转子角速度与线管5转速来计算线管5的直径,角速度和线管5转速突然增大可以判断断头,角速度突然增大而线管5转速突然减小可判断滑锭;电流增加而角速度无法达到预设转速时可以判断坏锭的状况。

指示灯组4安装在转速传感器32的上端,这种安装位置使指示灯组4更加容易被看到。指示灯组4使用二色发光二极管,以指示不同的监控状态:一种颜色表示闪烁表示断头、常亮表示坏定;另一种颜色闪烁表示弱捻、常亮表示强捻;灯灭表示纺纱正常;两种颜色常亮表示停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锭监控装置,通过转速传感器32实时监控线管转速并反馈给控制器组103,控制器组103通过转速的变化对比判断断头、坏锭、滑锭等状态、并控制指示灯组4指示相应灯光,读码器31识别锭子条码22和线管条码51;锭子条码22和线管条码51设在嵌合部21一侧或嵌合部21下方,使一个读码器31可分别识别两个条码,控制器组103将实时监测数据与相应锭子和线管绑定,从而动态地监控锭子和线管状态。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采用实施例1中任一所述单锭监控装置的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下位机201,下位机201包括第一无线模块204、控制装置203、警示灯组202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单锭监控装置101,单锭监控装置101的控制器组103与控制装置203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模块204、警示灯组202分别与控制装置203连接;单锭细纱机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定位装置205,用于定位单锭细纱机左右不同侧的工作座位;警示灯组202包括绿灯和红灯,用于指示不同的工作状态。控制器组103将监控数据上传给控制装置203,控制器组203接收监控数据后、控制警示灯组202进行相应提示并通过第一无线模块204实时将监控数据上传,控制装置203还可以向控制器组103发送操作指令,便于管理细纱机中的多个单锭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还包括上位机301,所述上位机301包括服务器组303、第二无线模块302和访问终端401,所述第二无线模块302和访问终端401分别与服务器组303连接,服务器组303通过第二无线模块302与下位机中的第一无线模块204连接。第二无线模块302将接收到的监控数据反馈给服务器组303,访问终端401从服务器组读取数据、并通过服务器组和第二无线模块302向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发送指令,上位机301便于管理单锭纱机监控装置的下位机201。

访问终端401包括移动终端501,移动终端501包括控制单元502、第三无线模块505、读码器503和第二定位装置504,第三无线模块505与第二无线模块302连接,控制单元502分别与第三无线模块505、读码器503和第二定位装置504连接。控制单元502通过第三无线模块505从服务器组303接收到的单锭细纱机编号、定位位置、无线信号和厂房布置地图,并定位故障细纱机的位置、根据单锭监控装置的座位号定位故障锭的位置,第二定位装置504用于定位移动终端501的位置,控制单元502生成导向路径;到达位置后再通过指示灯组104或条码判断具体位置。锭子座位上还设置有条码,移动终端501通过读码器识别锭子1、线管5和锭子座位上的条码,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单元502,控制单元502将接收到的反馈数据和故障处理状况通过第三无线模块505上传服务器3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可以精确定位故障所在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迅速的到达现场及时进行处理,并通过移动终端的读码器503将处理目标上传服务器组303,方便服务器组303记录处理情况。避免使用高亮led灯,以避免对工作人员的视力造成伤害。同时这种监控装置还方便机器人进场找到故障位置,机器人可以通过定位装置找到故障地,并通过读码器识别具体故障座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锭细纱机监控装置,将故障单锭细纱机的信息上传服务器组303,移动终端501从服务器303读取故障单锭细纱机信息,并通过定位装置205、504精准定位故障机的位置,便于及时找到故障机,处理后通过移动终端501及时将处理信息上传服务器组30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