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122发布日期:2020-05-20 0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杆(1)、第二防护杆(2)、卸力器(3)、第三防护杆(4)和第四防护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杆(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防护杆(5),所述第四防护杆(5)有四根,所述第一防护杆(1)下部两侧的第四防护杆(5)两两之间通过第二防护杆(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杆(1)下部前侧的第四防护杆(5)两两之间通过第三防护杆(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杆(2)以第三防护杆(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防护杆(5)的下部均与卸力器(3)中的第二连接柱(18)固定连接,所述卸力器(3)通过膨胀螺栓(6)与地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防护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24),所述第一弹性件(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撞件(25),所述第一防护杆(1)、第二防护杆(2)和第三防护杆(4)与第四防护杆(5)结构相同,且第一防护杆(1)、第二防护杆(2)和第三防护杆(4)的外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24)和防撞件(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栓(6)包括螺帽盖(19)、垫圈(20)、膨胀套筒(21)、螺纹柱(22)和螺纹膨胀头(23),所述螺帽盖(19)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2),所述螺纹柱(22)上套装有垫圈(20)和膨胀套筒(21),所述螺纹柱(22)与螺纹膨胀头(2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器(3)包括连接套筒(7)、第一底板(8)、第二底板(9)、第一连接柱(10)、支承板(11)、压缩弹性件(12)、第一磁石(15)、第二磁石(16)、挡板(17)和第二连接柱(18),所述第一底板(8)与第二底板(9)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底板(8)和第二底板(9)组成的倒t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支承板(11)和压缩弹性件(12),所述支承板(11)通过压缩弹性件(12)与第一底板(8)和第二底板(9)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11)上部的中央部位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0),所述第一连接柱(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石(16),所述第一连接柱(1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7),所述挡板(17)上部的中央部位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8)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7),所述连接套筒(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石(15),所述第一底板(8)上设置有沉孔(14),所述第二底板(9)上设置有通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8)上设置的沉孔(14)有四个,所述沉孔(14)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底板(8)上设置的沉孔(14)与第二底板(9)上设置的通孔(13)相互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络筒水箱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卸力器、第三防护杆和第四防护杆,第一防护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防护杆,第四防护杆有四根,第一防护杆下部两侧的第四防护杆两两之间通过第二防护杆固定连接,第一防护杆下部前侧的第四防护杆两两之间通过第三防护杆固定连接,第二防护杆以第三防护杆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四防护杆的下部均与卸力器中的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卸力器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自动络筒机的水箱不会被收纱车辆碰撞损坏,进而避免由于水箱损毁进行停机维修,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避免了由于停机和更换水箱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林;沈桥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