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20092发布日期:2020-06-09 19:3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湿法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中冻胶丝中白油的萃取方法通常釆用槽式萃取工艺,通过气动或油压系统将冻胶丝浸没于盛有萃取剂的萃取槽中,实施萃取,但此萃取方法存在萃取剂循环量大,萃取效率低、一体化槽式萃取装置占地面积及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高效萃取,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的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来自预牵伸的pe冻胶丝,依次通过一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三级萃取箱、……n级萃取箱后进入干燥箱吹除并回收带出的萃取剂;每级萃取箱中均设置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相邻二级级萃取箱之间设置转向过渡转辊,过渡转辊高出萃取箱液面,并通过牵伸,排除丝中所含大部分溶液;萃取剂流向与冻胶丝前进方向相反,依次流经n级萃取箱、(n-1)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一级萃取箱,最后汇集至萃取液收集槽,经萃取液泵送至溶剂处理工段。

每级萃取箱中设置强化萃取液扰动装置(搅拌装置等)。每级萃取箱底部设置排尽阀。

所述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为上下可移动的活动式的或为固定式。

本发明可实现高效萃取,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其优点还在于:

1、每级萃取箱可设置搅拌等强化萃取液扰动装置,提高萃取效果。

2、每级萃取箱底部设置排尽阀,以方便故障时排液检修。

3、任意单级萃取箱故障,可实现有效隔离,不影响pe纤维连续、稳定生产。

4、pe冻胶丝沿流程方向,干、湿间隔牵伸,相当于增加了萃取的级数,有利于白油从冻胶丝中移除。

5、每级中浸没萃取液中的转辊既可是活动式的(上下可移动),也可以是固定式的,冻胶丝浸液深度根据需要可调节(通过调节每级槽中液位高度来实现,如果浸没萃取液中的转辊是活动式的,还可通过操作活动转辊的传动机构来实现)。

6、相比活动浸液式萃取,固定转辊对于pe纤维生产稳定性更好。

7、占地面积少,投资小。

8、由于化整为零,便于挥发气体收集。

9、采用轻便可移动、可视有机玻璃作为分隔板,便于生产监控和检维修。

10、可实时监控各级萃取箱排液的浓度(白油浓度),以合理调整萃取液进液量及pe纤维牵伸速度,寻优至最佳状态,确保效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纤维生产的萃取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来自预牵伸的pe冻胶丝5,依次通过一级萃取箱1、二级萃取箱2、三级萃取箱3、……n级萃取箱4后进入干燥箱吹除并回收带出的萃取剂;每级萃取箱中均设置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6;相邻二级级萃取箱之间设置转向过渡转辊7,过渡转辊高出萃取箱液面,并通过牵伸,排除丝中所含大部分溶液;萃取剂流向与冻胶丝前进方向相反,依次流经n级萃取箱、(n-1)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一级萃取箱,最后汇集至萃取液收集槽8,经萃取液泵送至溶剂处理工段。

每级萃取箱中设置强化萃取液扰动装置(搅拌装置等)。每级萃取箱底部设置排尽阀9。

所述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为上下可移动的活动式的或为固定式。图中还有有机玻璃分隔板10、新鲜萃取剂流向11、冻胶丝去干燥热箱方向12。



技术特征:

1.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来自预牵伸的pe冻胶丝,依次通过一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三级萃取箱、……n级萃取箱后进入干燥箱吹除并回收带出的萃取剂;每级萃取箱中均设置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相邻二级级萃取箱之间设置转向过渡转辊,过渡转辊高出萃取箱液面,并通过牵伸,排除丝中所含大部分溶液;萃取剂流向与冻胶丝前进方向相反,依次流经n级萃取箱、(n-1)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一级萃取箱,最后汇集至萃取液收集槽,经萃取液泵送至溶剂处理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每级萃取箱中设置强化萃取液扰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每级萃取箱底部设置排尽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为上下可移动的活动式的或为固定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生产的萃取方法,来自预牵伸的PE冻胶丝,依次通过一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三级萃取箱、……N级萃取箱后进入干燥箱吹除并回收带出的萃取剂;每级萃取箱中均设置浸没在萃取液中的转辊;相邻二级级萃取箱之间设置转向过渡转辊,过渡转辊高出萃取箱液面,并通过牵伸,排除丝中所含大部分溶液;萃取剂流向与冻胶丝前进方向相反,依次流经N级萃取箱、(N‑1)级萃取箱……二级萃取箱、一级萃取箱,最后汇集至萃取液收集槽,经萃取液泵送至溶剂处理工段。本发明可实现高效萃取,有利于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建;周新基;朱建军;于天鹏;姚建泉;李珣珣;杨瑞;单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市天时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