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9473发布日期:2020-11-27 10:2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



背景技术:

喷丝板是纺织化纤行业中常用的产品,喷丝板包括进料面和出料面,进料面上设有进料孔,出料面上设有出料孔。喷丝板的作用是将粘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即从进料孔进入,经出料孔而出,形成纤维丝。

普通的喷丝板上的出料口呈圆形,如专利号为cn104451907a,专利名称为“喷丝板”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板体,喷丝板板体分成位于中心的第一喷丝域,在第一喷丝域外围为第二喷丝域,在第二喷丝域外围为第三喷丝域,所述第一喷丝域、所述第二喷丝域和所述第三喷丝域为同心圆分布,在所述第一喷丝域、所述第二喷丝域和所述第三喷丝域分别开设喷丝孔。

非圆形的就称为异形喷丝板,现有异形喷丝板的出料孔形状各异,如一字形孔、十字形孔、c形孔等,能够生产不同形状的纤维,各种纤维的性能也有所不同。其中,c形孔喷丝板如申请公布号cn104831379a公开的中空纤维喷丝板包括圆形板体,所述板体上排列有若干个喷丝孔组,所述喷丝孔组在所述板体上呈菱形分布,且所述板体的圆心处设有一喷丝孔组,所述喷丝孔组包括两个形状一致的“c”形槽孔,所述“c”形槽孔依次相邻布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喷丝孔组之间还设有圆形通孔。采用该喷丝板生产纤维时,从“c”形槽孔喷出的材料经过冷却后形成中空的结构,该纤维中空度高,具有保温排汗的功能。

然而,目前高档的衣服不仅需要保温、排汗的功能,对面料的触感要求也很高,一些纺绒的衣服摸起来柔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采用上述喷丝板虽然能够生产中空度高的纤维,但是实现纺绒的目的,触摸起来仍不够顺滑柔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喷丝板产生的纤维无法实现纺绒的目的,触摸起来不够顺滑柔软的问题,提出“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均包括第一半圆弧通孔和第二半圆弧通孔,第一半圆弧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半圆弧通孔的直径,第二半圆弧通孔一端与第一半圆弧通孔一端相对但不连通,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半圆弧通孔内弧及第一半圆弧通孔两端连线围合的空间内,且不与第一半圆弧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的宽度与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的内弧直径为1.73mm,外弧直径为2mm;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内弧直径为1.26mm,外弧直径为1.53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与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连通相对一端的间距为0.14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和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孔深相同且均为0.68mm~0.72mm。

优选地,所述的喷丝板本体呈阶梯结构,上半部分直径大于下半部分直径,喷丝板本体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销孔,两个定位销孔的圆心的连线与喷丝板本体的直径相重合,定位销孔用于将喷丝板本体固定在喷丝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的喷丝板本体的周向还设有一个定位孔,定位孔的深度为6mm。定位孔的方向正对侧吹风的方向,便于确定侧吹风的风向。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的出料孔包括第一半圆弧通孔和第二半圆弧通孔,第一半圆弧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半圆弧通孔的直径,采用该喷丝板形成的纤维的截面如“6”字型,该截面的纤维不仅存在一个圆形的空腔,以保证纤维的中空度,提高保暖、吸湿排汗等性能;在空腔的旁边还会多出一个弧形部分,该弧形部分起到纺绒的作用,使纤维摸起来更加柔软顺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的俯视图;

图2是附图1所示“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单个喷丝孔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的仰视图;

图4是单个喷丝孔从下往上看的放大图;

图5是单个喷丝孔喷出的纤维的截面图。

图标说明:1-喷丝板本体,2-喷丝孔,3-进料孔,4-过料通道,5-出料孔,6-第一半圆弧通孔,7-第二半圆弧通孔,8-定位销孔,9-定位孔,10-中空部分,11-弧形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喷丝板本体1呈阶梯结构,上半部分直径大于下半部分直径,喷丝板本体1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销孔8,两个定位销孔8的圆心的连线与喷丝板本体1的直径相重合,定位销孔8用于将喷丝板本体固定在喷丝设备上;所述的喷丝板本体1的周向还设有一个定位孔9,定位孔9的深度为6mm,定位孔9的方向正对侧吹风的方向,以此,便于确定侧吹风的风向。

结合附图1~3所示,喷丝板本体1上设有若干喷丝孔2,喷丝孔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3、过料通道4和出料孔5。其中,进料孔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孔;过料通道4上半部分呈圆柱形截面,下半部分呈圆台形孔。

结合附图2~4所示,每个所述的喷丝孔2的出料孔5均包括第一半圆弧通孔6和第二半圆弧通孔7,第一半圆弧通孔6的直径大于第二半圆弧通孔7的直径,第一半圆弧通孔6的宽度与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7的宽度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弧通孔6的内弧直径为1.73mm,外弧直径为2mm,宽度为0.27mm;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7的内弧直径为1.26mm,外弧直径为1.53mm,宽度也为0.27mm,第一半圆弧通孔6和第二半圆弧通孔7的孔深均为0.70mm。第二半圆弧通孔7一端与第一半圆弧通孔6一端相对但不连通,且间距为0.14mm;第二半圆弧通孔7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半圆弧通孔6内弧及第一半圆弧通孔两端连线围合的空间内,且不与第一半圆弧通孔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生产纤维时,每个喷丝孔2喷出的纤维在侧吹风冷却后形成如图5所示的截面,该截面类似于一个“6”字,其包括中空部分10和弧形部分11,该中空部分能够确保纤维的保温性和吸湿排汗的性能,而弧形部分11形成类似于绒毛的结构,用该纤维进一步加工形成的布料的表面触摸起来毛绒绒的,手感更加顺滑柔软。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孔均包括第一半圆弧通孔和第二半圆弧通孔,第一半圆弧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半圆弧通孔的直径,第二半圆弧通孔一端与第一半圆弧通孔一端相对但不连通,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半圆弧通孔内弧及第一半圆弧通孔两端连线围合的空间内,且不与第一半圆弧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的宽度与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的内弧直径为1.73mm,外弧直径为2mm;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内弧直径为1.26mm,外弧直径为1.5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半圆弧通孔与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连通相对一端的间距为0.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圆弧通孔和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孔深相同且均为0.68mm~0.7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板本体呈阶梯结构,上半部分直径大于下半部分直径,喷丝板本体上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销孔,两个定位销孔的圆心的连线与喷丝板本体的直径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板本体的周向还设有一个定位孔,定位孔的深度为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6”字型中空纺绒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喷丝孔,喷丝孔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进料孔、过料通道和出料孔,每个喷丝孔的出料孔均包括第一半圆弧通孔和第二半圆弧通孔,第一半圆弧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半圆弧通孔的直径,第二半圆弧通孔一端与第一半圆弧通孔一端相对但不连通,第二半圆弧通孔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半圆弧通孔内弧及第一半圆弧通孔两端连线围合的空间内,且不与第一半圆弧通孔连通。采用该喷丝板形成的纤维的截面如“6”字型,该截面的纤维不仅存在一个圆形的空腔,以保证纤维的中空度,提高保暖、吸湿排汗等性能;空腔旁边还会多出一个弧形部分,起到纺绒的作用,使纤维摸起来更加柔软顺滑。

技术研发人员:吴书家;陈猛;孙家庆;韩奕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浦江德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