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蚕茧清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3212发布日期:2023-03-15 13:1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蚕茧清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桑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蚕茧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岳西县是桑蚕养殖大县,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水稻收割后有大量的稻草,在桑蚕养殖过程中,由于稻草获取方便,因此还是作为制作蚕山的主要材料。熟蚕在稻草蚕山上结茧后,通过耙子一样的工具将蚕茧从稻草蚕山拨拉出来,这种操作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的提高摘茧效率,避免稻草叶割手,但是摘下来的蚕茧表面上粘附有大量的稻草碎叶,因此后续还需要对蚕茧进行清理处理,现有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清理,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蚕茧清理的装置,其可快速的对蚕茧表面进行清理。
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5.一种用于蚕茧清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清除蚕茧上粘附的杂质的清理辊,清理辊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清理辊和工作台面之间呈间隙状布置,清理辊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附或粘绞蚕茧表面上浮丝的粘绞部。
6.具体的方案为:粘绞部沿清理辊的身长方向在清理辊上设置。
7.工作台面为水平台面,清理辊的辊身上具有变径段,该变径段的清理辊辊身外径沿着清理辊的身长方向逐渐减小或增大。
8.清理辊的外径沿着清理辊的身长方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9.清理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卸杂凹槽,卸杂凹槽的槽长方向和清理辊的身长方向一致。
10.清理辊的上料侧设置有用于推动待清理的蚕茧向靠近清理辊一侧移动的推料装置。
11.清理辊的另一侧设置有对产生的尘杂进行吸除的除尘机构。
12.工作台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清理后的蚕茧卸下的卸料口。
13.待清理的蚕茧从清理辊的一端上料,卸料口对应清理辊的另一端设置。
14.卸料口的下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导送板,导送板为孔板构成。
15.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粘绞部对蚕茧表面上的浮丝进行粘绞,使得蚕茧表面的浮丝以及粘附的稻草叶等杂质一起被快速的清除,提高蚕茧除杂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18.图3为清理辊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20.图5为清理辊的一种装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10-机架、11-工作台面、12-第一安装座、121-铰接轴、13-第二安装座、131-传动轮、132-连接套管、14-传动组件、15-第一集尘罩、16-导送板、17-第二集尘罩、18-吸尘装置、20-清理辊、21-粘绞部、22-卸杂凹槽、30-蚕茧、40-推料装置、50-茧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23.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蚕茧30清理的装置,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工作台面11,工作台面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清除蚕茧30上粘附的杂质的清理辊20,清理辊20转动安装在机架10上,清理辊20和工作台面11之间呈间隙状布置,清理辊20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附或粘绞蚕茧30表面上浮丝的粘绞部21。粘绞部21可以为清理辊20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刷条构成,刷条的外表面由短刷丝构成,刷条可拆卸式装配,如图3、4所示。或者由长条形的魔术贴块构成。杂质主要是被浮丝粘附,通过清理辊20的转动,使得粘绞部21勾住浮丝从而起到剥离的作用,从而快速的对蚕茧30进行清理。
24.具体的方案为:粘绞部21沿清理辊20的身长方向在清理辊20上设置。工作台面11为水平台面,清理辊20的辊身上具有变径段,该变径段的清理辊20辊身外径沿着清理辊20的身长方向逐渐减小或增大。优选,清理辊20的外径沿着清理辊20的身长方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这样,在操作时,只需要将待清理的蚕茧30从清理的一端贴靠清理辊20推动到清理辊20的另一端,就可以完成对蚕茧30的快速清理,并且清理的效果好。
25.清理辊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卸杂凹槽22,卸杂凹槽22的槽长方向和清理辊20的身长方向一致。由于清理后的浮丝、杂质会缠绕在清理辊20上,长期使用后,需要对这些浮丝、杂质进行清除。通过设置的卸杂凹槽22,只需要将剪刀的刀尖,插入卸杂凹槽22内,然后沿着卸杂凹槽22的长度方向剪断缠绕形成的卷料,完全剪短后,就可以将杂质快速的从清理辊20上卸下。为了更方便的去除粘附的浮丝和杂质,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优选实施,亦即,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一、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12交接安装在机架10上,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121水平且垂直于清理辊20身长方向布置,第二安装座13和机架10固定装配,第二安装座13上转动安装有短轴,短轴的外端通过传动组件14(具体可以为传动轮131、传动带)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短轴的内端设置有连接套管132,连接套管132滑动套设在短轴上,短轴上还设置有驱使连接套管132向靠近第一安装座12的一端移动的压缩弹簧,清理辊20的一端转动装配在第一安装座12上,清理辊20和连接管套的另一端插接装配。清理辊20的另一端和连接套管132连接端的内管腔截面形状均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具体如图5所示。这样在清除清理辊20上粘绞的浮丝和杂质时,可以先将清理辊20和连接套管132分离,然后翻动第一安装座12,然后再进行上述的清理操作,这样清除浮丝、杂质的操作更为方便和快速。
26.更为优选的方案为,清理辊20的上料侧设置有用于推动待清理的蚕茧30向靠近清理辊20一侧移动的推料装置40。工作台面1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清理后的蚕茧30卸下的卸料
口。待清理的蚕茧30从清理辊20的一端上料,卸料口对应清理辊20的另一端设置。推料装置40可以为弧形的罩体构成,这样,操作人员将需要清理的蚕茧30放在工作台面11上,推料装置40沿着清理辊20的长度方向使得蚕茧30贴靠清理辊20进行移动,转动的清理辊20对蚕茧30进行快速清理,清理后的蚕茧30也被恰好移至卸料口进行卸载。推料装置40的作用有两方面,第一个是对蚕茧30的活动进行约束,第二个是避免直接人手操作导致人手皮肤被清理辊20损伤。推料装置40是一个可以从操作平台上取下的罩体状的部件。
27.清理辊20的另一侧设置有对产生的尘杂进行吸除的除尘机构。卸料口的下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导送板16,导送板16为孔板构成。除尘机构具体可以为第一集尘罩15,孔板的后下侧设置有第二集尘罩17,第一集尘罩15、第二集尘罩17分别与吸尘装置18相连接,孔板的下侧设置有对下落的蚕茧30进行承接的茧框50,从而对分离后的颗粒杂质和粉尘杂质进行吸除。
28.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粘绞部21对蚕茧30表面上的浮丝进行粘绞,使得蚕茧30表面的浮丝以及粘附的稻草叶等杂质一起被快速的清除,提高蚕茧30除杂的效率。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机构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