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8789发布日期:2022-07-26 22:1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


背景技术:

2.编织袋一般以聚乙烯、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拉丝、收卷、编织、切断、折边、缝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成卷的条状编织袋裁切分段。由于切断前编织袋筒条成卷供应物料,便于转移输送,编织袋筒条内部空气被挤出,两个大侧面贴合在一起,这样在编织袋切断机处电热丝热切断后,往往编织袋筒条两个大侧面容易粘连在一起,不利于后序的折边和缝制。现有阶段,裁切后需要人工撑开,进行后序折边缝制,将切断后的两个大侧面粘接的编织袋搓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3.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开发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便于编织袋切断时将上下两面自动撑开,防止两个大侧面粘接,降低人工搓开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外侧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探出所述支架且固定连接在编织袋切断机的机架后侧,所述支架包括由上向下水平设置的传送辊和导向辊,所述支架底杆和所述导向辊内侧分别平行设置有调节辊,所述调节辊两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到所述底杆和所述导向辊内侧,所述调节辊与所述支架底杆夹缝正上方设置撑口辊,所述撑口辊水平设置在编织袋筒条袋内;所述编织袋筒条自下而上依次通过所述调节辊和所述底杆夹缝、所述导向辊和所述调节辊夹缝,再绕过所述传送辊表面,进入所述编织袋切断机。
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形状为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且材质采用不锈钢圆管。
8.进一步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块、调节螺栓和垫片,所述支撑块为“l”型板且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杆或者所述导向辊内侧,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l”型板的端板上,所述调节螺栓端头穿过所述调节辊端头处过孔并通过两个所述垫片轴向卡位。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内侧设置导向凹槽,所述凹槽导向所述调节辊两轴端头。
10.进一步的,所述撑口辊采用纸筒制作,且两端头部棱边圆滑处理。
11.进一步的,所述撑口辊内部中心设置能够伸缩的辊轴,且两端探出所述撑口辊,所述辊轴两端倒圆角处理。
12.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辊两侧对称滑动设置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底部中心设置锁紧顶丝。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通过在编织袋收卷轮与切断机之间设置
支架,在编织袋筒条内部设置撑口辊,便于将贴附在一起的两面撑开,防止切断后编织袋筒条两个大侧面粘接在一起,影响后序折边缝制。此外,可伸缩的辊轴以及滑动调节的限位环,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编织袋筒条。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便于编织袋切断时将上下两面自动撑开,防止两个大侧面粘接,降低人工搓开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撑口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辊间隙调节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编织袋筒条;2、支架;3支撑块;4、调节辊;5、调节螺栓;6、辊轴;7、撑口辊;8、导向辊;9、传送辊;10、限位环;11、垫片;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便于编织袋切断时将上下两面自动撑开,防止两个大侧面粘接,降低人工搓开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撑口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辊间隙调节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包括支架2,支架2两侧顶部外侧焊接固定支撑柱12,支撑柱12探出支架2且固定连接在编织袋切断机的机架后侧。支架2包括由上向下水平设置的传送辊9和导向辊8,支架2底杆和导向辊8内侧分别平行设置有调节辊4,调节辊4两端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到底杆和导向辊8内侧。调节辊4与支架2底杆夹缝正上方设置撑口辊7,撑口辊7水平设置在编织袋筒条1袋内。编织袋筒条1自下而上依次通过调节辊4和底杆夹缝、导向辊8和调节辊4夹缝,再绕过传送辊9表面,进入编织袋切断机。转动连接的导向辊8和传送辊9,降低编织袋筒条1传送时的摩擦力。编织袋筒条1切断前经撑口辊7将原来成卷供料的编织袋筒条紧密贴紧在一起的两个大侧面撑开,两个大侧面之间在后续传递到切断工位前存在薄薄的空气夹层能够防止热切断工序中编织袋筒条两个大侧面粘接,降低了对后序折边缝制工序的影响。需要人工将编织袋筒条两面搓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25.支架2形状为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且材质采用不锈钢圆管。增强支架2的耐磨性,
防止因支架2底杆生锈对编织袋筒条造成磨损。
26.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块3、调节螺栓5和垫片11,支撑块3为“l”型板且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杆或者导向辊8内侧。调节螺栓5螺纹连接在“l”型板的端板上,调节螺栓5端头穿过调节辊4端头处过孔并通过两个垫片11轴向卡位。两个垫片11焊接固定在调节螺栓5末端,通过旋转调节螺栓5,垫片11推动调节辊4端头处,进而控制调节辊4与所述底杆或者导向辊8的距离。
27.支撑块3内侧设置导向凹槽,所述凹槽导向调节辊4两轴端头。保证调节辊4移动平稳,不倾斜。
28.撑口辊7采用纸筒制作,且两端头部棱边圆滑处理。防止撑口辊7两端棱角将编织袋筒条1磨损。
29.撑口辊7内部中心设置能够伸缩的辊轴6,长度可调以便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编织袋筒条1,且两端探出撑口辊7,辊轴6两端倒圆角处理,降低对编织袋筒条1两端的磨损。
30.传送辊9两侧对称滑动安装限位环10,限位环10底部中心安装锁紧顶丝。根据编织袋筒条1宽度的不同,调整两个限位环10的间距并锁紧,保证编织袋筒条1切断过程中传送平稳,防止轴向蹿动。
31.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使用时:撑口辊7水平放置在编织袋筒条1袋内,编织袋筒条1自下而上依次通过调节辊4和所述底杆夹缝、导向辊8和调节辊4夹缝,再绕过传送辊9表面传送至编织袋切断机。编织袋筒条1传送切断过程中贴附的两面通过撑口辊7自动撑开,防止切断后因两面粘接,影响后序折边缝制。
32.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通过在编织袋筒条1内部水平放置撑口辊7,将编织袋筒条1贴附在一起的两面撑开,防止切断后两个大侧面粘接,影响后序折边缝制。本实用新型编织袋防切断粘接机构,便于编织袋切断时将上下两面自动撑开,防止两个大侧面粘接,降低人工搓开的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
3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3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