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5865发布日期:2022-12-07 09:0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机,特别是一种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1347727a于2020年6月30日公开了一种新型瓦楞纸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包括瓦楞机本体,所述瓦楞机本体的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瓦楞辊,所述第一瓦楞辊侧端面啮合连接有第二瓦楞辊,所述瓦楞机本体的内侧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三瓦楞辊,所述第三瓦楞辊底部外端面啮合连接有第四瓦楞辊,所述瓦楞机本体两侧均安装有预热缸,两个所述预热缸一侧均安装有原纸架,一个所述原纸架一侧安装有上糊机底座,所述上糊机底座内侧转动安装有固定筒,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瓦楞辊、第二瓦楞辊、第三瓦楞辊和第四瓦楞辊,将两层原纸压制成楞峰相对的双层瓦楞纸。最后,利用上糊机对双层瓦楞纸上下两端上糊,再经过传送带和微波加热进行糊化,使瓦楞纸上下两端与原纸粘连,形成四层瓦楞纸。但是,上述双层瓦楞纸输出后由于没有定性,可以伸缩,通过远距离传送至上糊机,将导致被拉长(双层瓦楞纸的楞峰高度降低了),因此,难以实现最终生产。
3.另外,上述结构的传送带和微波加热结合的装置,其长度较长,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的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生产两层瓦楞纸的楞对楞瓦机,楞对楞瓦机设有两层瓦楞纸输出口,两层瓦楞纸由两张波浪形芯纸贴合而成,两张波浪形芯纸的波峰相对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瓦楞纸输出口外侧顺序设有给两层瓦楞纸的单面上浆的糊机、将面纸贴合在两层瓦楞纸涂浆面上的皮带热缸总成,皮带热缸总成包括圆形热缸和弧形布置的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位于圆形热缸的一部分外侧面上、并且传动皮带与圆形热缸靠近的一侧弯成弧形,传动皮带和圆形热缸之间形成弧形的贴纸传送通道,贴纸传送通道的入口朝向所述糊机。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8.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两层瓦楞纸输出口与糊机之间设有托板。托板托住两层瓦楞纸,避免其下堕拉长变形。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糊机和所述皮带热缸总成设置在轨道上、并分别与轨道活动配合。当需要穿纸时,可以将皮带热缸总成和糊机往背向楞对楞瓦机的方向拉开,流出方便操作人员进入的空间;操作人员完成穿纸或其它维护操作、并离开该空间后,可将糊机和所述皮带热缸总成再次靠近楞对楞瓦机,使得两层瓦楞纸更快进入到糊机。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糊机的下部设有架空区,架空区内设有与轨道相对固定的弧形热板和穿纸垫高凳,弧形热板位于穿纸垫高凳的凳面下方。操作员可以站在凳面上,
更方便施工维护。弧形热板可以对进入楞对楞瓦机的芯纸进行预热。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第一芯纸输出总成、面纸输出总成和第二芯纸输出总成,第一芯纸输出总成和面纸输出总成依次设置在皮带热缸总成的外侧,第二芯纸输出总成设置在楞对楞瓦机的外侧;第一芯纸输出总成、面纸输出总成和第二芯纸输出总成均包括原纸架和接纸机,接纸机位于原纸架上方;皮带热缸总成和所述糊机的底部设有下穿纸通道,第一芯纸输出总成输出的芯纸经下穿纸通道进入楞对楞瓦机,面纸输出总成输出的面纸经第一芯纸输出总成进入到皮带热缸总成;所述皮带热缸总成背向糊机的一侧上方还设有用向上引出三层瓦楞纸板的引纸机构。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皮带和圆形热缸均具有动力、并同步转动;所述皮带热缸总成还包括左右两块支撑板,传动皮带包括皮带、动力辊和若干支撑辊,皮带张紧设置在动力辊和支撑辊外周,动力辊、支撑辊和圆形热缸两端连接在支撑板上;传动皮带和圆形热缸由伺服电机驱动。传动皮带和圆形热缸同步运动,避免对被加工的纸板形成牵扯作用力。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辊和支撑辊的轴头部位设置为可拆结构,所述皮带为环形皮带。通过可拆结构将轴头部位拆开,方便环形皮带的安装。
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楞对楞瓦机包括用于加工出单层波浪形芯纸的上瓦楞辊组总成和下瓦楞辊组总成、给其中一台瓦楞辊组总成输出的单层波浪形芯纸涂浆的上浆总成;上瓦楞辊组总成包括第一上瓦楞辊、第一下瓦楞辊、上墙板和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上瓦楞辊和第一下瓦楞辊设置在两块上墙板之间,第一上瓦楞辊和第一下瓦楞辊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且两者的楞齿错位啮合;下瓦楞辊组总成包括第二上瓦楞辊、第二下瓦楞辊、下墙板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上瓦楞辊和第二下瓦楞辊设置在两块下墙板之间,第二上瓦楞辊和第二下瓦楞辊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且两者的楞齿错位啮合;第一下瓦楞辊与第二上瓦楞辊同步运动,第一下瓦楞辊与第二上瓦楞辊的楞齿楞峰相对、且两者之间形成所述两层瓦楞纸输出口;上浆总成设置在下瓦楞辊组总成的外侧,上浆总成包括第一浆盘、第一控浆辊和第一上浆辊,第一控浆辊用于将第一浆盘的浆糊带到第一上浆辊表面,第一上浆辊将其表面的浆糊涂在下瓦楞辊组总成加工出来的单层波浪形芯纸表面。
1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墙板的下部一端与所述下墙板的上部一端铰接,上墙板的下部另一端与下墙板的上部另一端之间通过油缸连接,油缸的活塞杆和缸体分别与上墙板和下墙板铰接。翻起上墙板,即可抬起上瓦楞辊组总成,便于维护。
16.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糊机包括第二浆盘、第二控浆辊、第二上浆辊,第二控浆辊用于将第二浆盘的浆糊带到第二上浆辊表面,第二上浆辊将其表面的浆糊涂在所述楞对楞瓦机加工出来的两层瓦楞纸底面;糊机对应第二上浆辊上方还设有同步压辊组,同步压辊组与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第二控浆辊和第二上浆辊与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17.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纸输出总成与所述皮带热缸总成之间还设有动力热缸总成,动力热缸总成包括热缸本体、热缸驱动电机和将面纸压在热缸本体外周的压辊组,热缸驱动电机与热缸本体传动连接。热缸本体一方面可以对面纸预热,另一方面对面纸产生一定的牵拉作用,避免面纸直接通过皮带热缸总成牵拉。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此款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将楞对楞瓦机、糊机和将面纸贴合在两层瓦楞纸
涂浆面上的皮带热缸总成顺序组合在一起,从而加工出由两层波纹纸和一层面纸构成的新型三层瓦楞纸;而且,由于皮带热缸具有弧形的贴纸传送通道,减少横向空间的占用,使得设备的长度较短。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热缸总成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皮带热缸总成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齿轮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3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6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8.参见图1所示,一种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包括用于生产两层瓦楞纸d的楞对楞瓦机10,楞对楞瓦机10设有两层瓦楞纸输出口101,两层瓦楞纸d由两张波浪形芯纸贴合而成,两张波浪形芯纸的波峰相对贴合;所述两层瓦楞纸输出口101外侧顺序设有给两层瓦楞纸d的单面上浆的糊机4、将面纸c贴合在两层瓦楞纸d涂浆面上的皮带热缸总成5,皮带热缸总成5包括圆形热缸51和弧形布置的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位于圆形热缸51的一部分外侧面上、并且传动皮带与圆形热缸51靠近的一侧弯成弧形,传动皮带和圆形热缸51之间形成弧形的贴纸传送通道,贴纸传送通道的入口朝向所述糊机4。
29.所述两层瓦楞纸输出口101与糊机4之间设有托板20。
30.所述糊机4和所述皮带热缸总成5设置在轨道60上、并分别与轨道60活动配合。
31.所述糊机4的下部设有架空区,架空区内设有与轨道60相对固定的弧形热板30和穿纸垫高凳40,弧形热板30位于穿纸垫高凳40的凳面下方。
32.结合图2至图5所示,所述传动皮带和圆形热缸51均具有动力、并同步转动;所述皮带热缸总成5还包括左右两块支撑板57,传动皮带包括皮带52、动力辊56和若干支撑辊,皮带52张紧设置在动力辊56和支撑辊外周,动力辊56、支撑辊和圆形热缸51两端连接在支撑板57上;传动皮带52和圆形热缸51由伺服电机驱动。
33.所述动力辊56和支撑辊的轴头部位设置为可拆结构,所述皮带52为环形皮带52。
34.所述轴头部位包括连接在动力辊56或支撑辊端部的固定轴头581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板57上的活动轴头582;所述可拆结构包括联轴夹箍58,联轴夹箍58将固定轴头581和活动轴头582连接。
35.所述动力辊56设有两根,两根动力辊56分布在所述皮带52的两端内、并分别与第一伺服驱动电机和第二伺服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圆形热缸51与第三伺服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36.所述支撑辊包括可调压辊53和张紧辊55,可调压辊53的轴头部位和所述动力辊56的轴头部位均通过偏心连接结构与所述支撑板57连接,偏心连接结构与偏心调节驱动装置
传动连接;张紧辊55通过滑动连接结构与支撑板57连接,滑动连接结构与张紧调节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37.所述偏心连接结构包括偏心套594、轴承套596和轴承597,偏心套594与所述支撑板57转动连接,偏心套594设有偏心孔595,轴承套596与偏心孔595连接,所述可调压辊53的轴头部位或所述动力辊56的轴头部位通过轴承597与轴承套596的内腔配合;所述偏心调节驱动装置包括偏心调节驱动电机592和驱动齿轮593,所述偏心套594外周设有调节齿轮591,调节齿轮591与驱动齿轮593啮合,驱动齿轮593与偏心调节驱动电机592传动连接。
38.所述滑动连接结构包括相互滑动或滚动配合的滑轨552和滑块551,所述张紧辊55的轴头部位于滑块551转动连接,滑块551上设有横杆554,所述支撑板57对应横杆554设有长形让位槽571,横杆554穿过长形让位槽571后伸出支撑板57外;所述张紧调节驱动装置包括张紧调节气缸553,张紧调节气缸553的缸体与支撑板57的外侧连接,张紧调节气缸553的活塞杆通过夹头555与横杆554连接。
39.所述皮带52的内侧还设有重力压辊54,重力压辊54的两端通过偏心铰接头与所述支撑板57连接;偏心铰接头包括曲臂541,曲臂5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57和重力压辊54的端部转动连接。
40.所述楞对楞瓦机10包括用于加工出单层波浪形芯纸的上瓦楞辊组总成2和下瓦楞辊组总成3、给其中一台瓦楞辊组总成输出的单层波浪形芯纸涂浆的上浆总成1;上瓦楞辊组总成2包括第一上瓦楞辊21、第一下瓦楞辊22、上墙板和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上瓦楞辊21和第一下瓦楞辊22设置在两块上墙板之间,第一上瓦楞辊21和第一下瓦楞辊22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且两者的楞齿错位啮合;下瓦楞辊组总成3包括第二上瓦楞辊32、第二下瓦楞辊31、下墙板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上瓦楞辊32和第二下瓦楞辊31设置在两块下墙板之间,第二上瓦楞辊32和第二下瓦楞辊31通过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且两者的楞齿错位啮合;第一下瓦楞辊22与第二上瓦楞辊32同步运动,第一下瓦楞辊22与第二上瓦楞辊32的楞齿楞峰相对、且两者之间形成所述两层瓦楞纸输出口101;上浆总成1设置在下瓦楞辊组总成3的外侧,上浆总成1包括第一浆盘11、第一控浆辊12和第一上浆辊13,第一控浆辊12用于将第一浆盘11的浆糊带到第一上浆辊13表面,第一上浆辊13将其表面的浆糊涂在下瓦楞辊组总成3加工出来的单层波浪形芯纸表面。所述第一下瓦楞辊22与第二上瓦楞辊32内通入蒸汽,产生加热效果。
41.所述上墙板的下部一端与所述下墙板的上部一端铰接,上墙板的下部另一端与下墙板的上部另一端之间通过油缸连接,油缸的活塞杆和缸体分别与上墙板和下墙板铰接。
42.所述糊机4包括第二浆盘43、第二控浆辊41、第二上浆辊42,第二控浆辊41用于将第二浆盘43的浆糊带到第二上浆辊42表面,第二上浆辊42将其表面的浆糊涂在所述楞对楞瓦机10加工出来的两层瓦楞纸d底面;糊机4对应第二上浆辊42上方还设有同步压辊组44,同步压辊组44与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连接,第二控浆辊41和第二上浆辊42与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43.结合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第一芯纸输出总成、面纸输出总成和第二芯纸输出总成,第一芯纸输出总成和面纸输出总成依次设置在皮带热缸总成5的外侧,第二芯纸输出总成设置在楞对楞瓦机10的外侧;第一芯纸输出总成、面纸输出总成和第二芯纸输出总成均包括原纸架和接纸机,接纸机位于原纸架上方;皮带热缸总成5和所述糊机4的底部设有下
穿纸通道50,第一芯纸输出总成输出的芯纸经下穿纸通道50进入楞对楞瓦机10,面纸输出总成输出的面纸c经第一芯纸输出总成进入到皮带热缸总成5;所述皮带热缸总成5背向糊机4的一侧上方还设有用向上引出三层瓦楞纸板e的引纸机构100。
44.所述面纸输出总成与所述皮带热缸总成5之间还设有动力热缸总成,动力热缸总成包括热缸本体200、热缸驱动电机300和将面纸c压在热缸本体200外周的压辊组,热缸驱动电机300与热缸本体200传动连接。压辊组包括沿热缸本体200转动方向r顺序排布的第一压辊500、第二压辊600和第三压辊700;面纸c压在上述压辊组与热缸本体200外周之间。当热缸驱动电机300带动热缸本体200转动时,面纸c被带动。
45.所述第一芯纸输出总成包括第一原纸架70和第一接纸机701,第一原纸架70的第一芯纸a经过第一接纸机701进入上瓦楞辊组总成2。所述第二芯纸输出总成包括第二原纸架80和第二接纸机801,第二原纸架80的第二芯纸b经过第二接纸机801出来后进入下穿纸通道50,再进入下瓦楞辊组总成3,第二芯纸b经上浆总成1涂浆后进入的位置见图1中b2处所示;接着,楞对楞瓦机10将输出两层瓦楞纸d经糊机4后进入皮带热缸总成5。所述面纸输出总成包括第三原纸架90和第三接纸机901;结合图7所示,第三原纸架90的面纸c经过第三接纸机901输出后,绕经导纸辊400后进入动力热缸总成,面纸c经热缸本体200预热及牵引进入皮带热缸总成5;其中,面纸c传送方向见h箭头方向。最后,两层瓦楞纸d与面纸c由皮带热缸总成5加工成三层瓦楞纸板e、并经引纸机构100输出。
46.另外,所述新型三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中与纸板传动关联的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实现整体运动的同步性,实现两层瓦楞纸d的楞峰对楞峰数量达到纸板支撑强度要求;还有,减少两层瓦楞纸d与面纸c贴合前的变形量。
47.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