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纸机智能烘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75567发布日期:2023-08-01 21:3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生纸机智能烘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生纸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卫生纸机智能烘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卫生纸机中,纸页进入烘缸前的温度大约在4℃到32℃之间,纸页中水分发生明显蒸发的温度为73℃到93℃之间,因此需要大量热风将纸页温度提升到这个区间。

2、现有技术中,大多卫生纸机没有对热风温度的控制装置,在热风温度大于纸张蒸发温度时造成能源浪费,在热风温度低于纸张蒸发温度时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纸机智能烘干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纸机智能烘干装置,包括:

3、杨克烘缸,所述杨克烘缸上带有干部气罩和湿部气罩;

4、托辊结构,用于将纸张转动至杨克烘缸表面;

5、湿风系统,包括连接于湿部气罩输入端的第一送风结构、设置于送风结构上的第一平衡控制回路及连接于湿部气罩输出端的循环回路;

6、干风系统,包括连通于干部气罩输入端的第二送风结构和连通于干部气罩输出端的第二出风结构及设置于第二送风结构上和第二出风结构上的第二平衡控制回路;

7、气气换热器,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湿风结构和干风结构的输入端,;

8、其中,所述杨克烘缸上设有与第一平衡控制回路和第二平衡控制回路电性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第一平衡控制回路用于使第一送风结构送入湿部气罩的热风温度与湿纸张水汽蒸发的温度平衡并且使进入湿部气罩的热风量和循环回路排出湿部气罩的热风量平衡,所述第二平衡控制回路用于使第二送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送入干部气罩的热风温度与纸张剩余水汽蒸发的温度平衡并且使进入干部气罩的热风量和排出干部气罩的热风量平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辊结构将纸张压榨脱水后转动至杨克烘缸表面,杨克烘缸用于将贴在表面进行带动纸张进行转动移动至干部气罩和湿部气罩内,且杨克烘缸内部自带蒸汽对纸张传热烘干,托辊将纸张转动至杨克烘缸表面,气气换热器属于现有技术,用于将自然风吸入初步加热然后分别传输入湿风系统和干风系统,上述干部气罩内布置有排风导流叶片,从而提高干部气罩排风的均匀性;

10、使用流程:首先托辊结构将纸张压榨脱水后转动至杨克烘缸表面,将需要烘干的纸张卷入杨克烘缸上,通过托辊结构拖住,首先气气换热器吸入自然风然后转换成热风分别给湿部送风管和干部送风管送,热风顺着湿部送风管和干部送风管分别进入第一冷凝水换热器和第二冷凝水换热器,第一冷凝水换热器和第二冷凝水换热器进行对热风加热,然后启动湿部送风机和干部送风机,此时热风被湿部送风机输送至湿部气罩内并且中途经过第一温湿度仪和第一风速仪,同时热风被干部送风机吹入干部气罩内并且被吸引的途中经过第三温湿度仪和第三风速仪,此时启动杨克烘缸,并且使杨克烘缸转速超过300/min,同时启动干部排风机和湿部排风机,干部排风机将进行对烘干过的热风抽取通过干部排风管排出在大气内,并且干部排风机在抽干热风途中干热风经过第四温湿度仪和第四风速仪,湿部排风机将烘干过的热风抽取排入湿部排风管内,然后烘干后的热风经过第二温湿度仪和第二风速仪分别流至气气换热器内和湿部排风管的循环阀上,上述杨克烘缸转速超过300/min设置,由于纸张在杨克烘缸转速小于300/min转速下,会被杨克烘干内的蒸汽自然烘干;

11、湿风系统工作原理:由于编码器的设置,能够测得杨克烘缸的转速,由于转速的改变,湿纸张在移动湿部气罩内的时间和速度出现改变,所以所需的温度也发送改变,根据测得不同转速的湿纸张需要的温度进行对第一控制器编程,当杨克烘缸转动时,首先编码器发送杨克烘缸实时转速信息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首先接收第一温湿度仪和第一风速仪的信息,根据第一温湿度仪和第一风速仪的信息判断,第一控制器控制并调节湿部送风机的转速,从而使热风进入湿部气罩内的量达到理想要求并且使湿部气罩内的温度达到理想要求,然后通过第一温度仪的设置,能够实测湿部气罩内的温度,从而将实测温度信息发送至第一控制器上,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仪发送的信息是偏大还是偏小,从而根据偏大或偏小来控制湿部送风机进行转速调节,在转速上进行增大或减小,从而达到湿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和风量达到最佳温度,从而湿纸张跟随杨克烘缸转速快还是慢都能够水汽蒸发达到最佳,并且当进入湿部气罩内的温度达到最佳时,热风的温度与湿纸页的蒸发温度达到平衡,(这里的风量平衡没有讲述因为风速仪和控制器的关系不明确),通过达到平衡后,防止了热风温度超过湿纸张的蒸发温度造成的热能过剩浪费,防止了热风温度低于湿纸页的蒸发温度时热风吸收杨克烘缸的温度,从而造成的杨克烘缸的蒸汽耗用增加并且湿部气罩内会因为温度过低造成湿部气罩内滴水现象,对生产造成不利,通过湿部排风机的设置,能够将湿部气罩内湿纸张蒸发的水汽和热风结合的湿热风抽送至气气换热器内,从而减少气气换热器的损耗,上述通过第一温度仪的设置,能够解决不同气候同样转速的湿部送风机进入湿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不同问题;

12、干风系统工作原理:由于编码器的设置,能够测得杨克烘缸的转速,由于转速的改变,纸张在移动干部气罩内的时间和速度出现改变,所以所需的温度也发送改变,根据测得不同转速的纸张需要的温度然后进行对第一控制器编程,当杨克烘缸转动时,首先编码器发送杨克烘缸实时转速信息给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首先接收第三温湿度仪和第三风速仪的信息,根据第三温湿度仪和第三风速仪的信息判断,第三控制器控制并调节干部送风机的转速,从而使热风进入干部气罩内的量达到理想要求并且使干部气罩内的温度达到理想要求,然后通过第二温度仪的设置,能够实测干部气罩内的温度,从而将实测温度信息发送至第三控制器上,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仪发送的信息是偏大还是偏小,从而根据偏大或偏小来控制干部送风机进行转速调节,在转速上进行增大或减小,从而达到干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和风量达到最佳温度,从而纸张跟随杨克烘缸转速快还是慢都能够水汽蒸发达到最佳,并且当进入干部气罩内的温度达到最佳时,热风的温度与纸张的蒸发温度达到平衡,通过温度平衡,防止了热风温度超过纸张的蒸发温度造成的热能过剩浪费,防止了热风温度低于纸张的蒸发温度时热风吸收杨克烘缸的温度,从而造成的杨克烘缸的蒸汽耗用增加并且干部气罩内会因为温度过低造成湿部气罩内滴水现象,对生产造成不利,并且达到合格后,第三风速仪将风速量的信息发送至第四控制器,第四控制器控制干部排风机的转速,来实现排风量与干热风的进风量达到平衡,通过第四风速仪的设置,能够使得第四控制器根据实际排风量来控制干部排风机的再次调节,通过进风量与出风量平衡,能够防止进风量小于排风量时,干部气罩内形成负压所导致的周围冷空气流入干部气罩内,造成生产不利,防止了当进风量大于排风量时,干部气罩内的正压过大,导致干部气罩内的干热风外溢,通过多种的平衡,能够使得资源利用最佳,并且达到最佳生产效率,上述通过第二温度仪的设置,能够解决不同气候同样转速的干部送风机进入干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不同问题。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风系统包括:

14、湿部送风管,一端连接于气气换热器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于湿部气罩输入端上;

15、以及第一冷凝水换热器,设置于湿部送风管上;

16、其中,所述第一冷凝水换热器能够将气气换热器输入湿部送风管上的热风加热;

1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湿部送风管的设置,能够将气气换热器输入的热风进行传输,通过第一冷凝水换热器的设置,能够使得气气换热器输入湿部送风管内的热风进行再次的加热,从而进入湿部气罩内的热风达到要求。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衡控制回路包括:

19、湿部送风机,设置于第一冷凝水换热器与湿部气罩输入端之间的湿部送风管上;

20、第一温湿度仪,设置于湿部送风机与湿部气罩输入端之间的湿部送风管上;

21、第一风速仪,设置于湿部送风机与湿部气罩输入端之间的湿部送风管上;

22、第一温度仪,设置于湿部气罩的内侧壁上;

23、第一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湿部送风机、第一温湿度仪、第一风速仪及第一温度仪上;

24、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与编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湿度仪、第一风速仪及一温度仪分别将测得的信息发送至第一控制器,从而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湿部送风机进行转速调节。

2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编码器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能够实现第一控制器实时接收到杨克烘缸的转速信息,由于转速的改变,湿纸张在移动湿部气罩内的时间和速度出现改变,所以所需的温度也发送改变,根据测得不同转速的湿纸张需要的温度进行对第一控制器编程,当杨克烘缸转动时,首先编码器发送杨克烘缸实时转速信息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首先接收第一温湿度仪和第一风速仪的信息,根据第一温湿度仪和第一风速仪的信息判断,然后第一控制器控制并调节湿部送风机的转速,从而使热风进入湿部气罩内的量达到理想要求并且使湿部气罩内的温度达到理想要求,此时为理想状态值,由于不同气候不同天气外部环境温度不一样对湿部气罩内的气温会产生改变,然后通过第一温度仪的设置,能够实测湿部气罩内的温度,从而将实测温度信息发送至第一控制器上,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仪发送的信息是偏大还是偏小,从而根据偏大或偏小来控制湿部送风机进行转速调节,在转速上进行增大或减小,从而达到湿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和风量达到最佳温度。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回路包括:

27、湿部排风管,一端连接于湿部气罩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贯穿气气换热器的热源端;

28、湿部排风机,设置于湿部排风管贯穿气气换热器的部分;

29、循环管,一端连接于湿部送风机与第一冷凝换热器之间的湿部送风管上,另一端连接于湿部排风管上;

30、循环调节阀,设置于湿部排风管上;

31、第二温湿度仪,设置于湿部排风管与湿部气罩输出端之间的湿部排风管上;

32、第二风速仪,设置于湿部排风管与湿部气罩输出端之间的湿部排风管上;

33、以及第二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于循环调节阀、第二温湿度仪及第二风速仪上;

34、其中,所述第二温湿度仪和第二风速仪分别将测得的信息发送至第二控制器,从而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循环调节阀开启状态。

3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湿部排风机的设置,能够使得湿部气罩内烘干过的热风通过湿部排风管排出至气气换热器上,能够节省气气换热器对自然风加热的损耗,当被排出烘干过的热风通过第二温湿度仪和第二风速仪时,第二温湿度仪和第二风速仪将测得信息发送至第二控制器上,当温湿度信息符合时,第二控制器控制循环调节阀开启,并且由风速仪的信息判断开启循环调节阀的开启量,从而达到直接通过循环管流质湿部送风管内进行再次使用,防止了资源浪费。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包括:

37、干部送风管,一端连接于气气换热器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通于干部气罩的输入端上;

38、第二冷凝换热器,设置于干部送风管上;

39、其中,所述第二冷凝水换热器能够将气气换热器输入干部送风管上的热风加热。

4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干部送风管的设置,能够将气气换热器输入的热风进行传输,通过第二冷凝水换热器的设置,能够使得气气换热器输入干部送风管内的热风进行再次的加热,从而进入干部气罩内的热风达到要求。

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风结构包括:

42、干部排风管,连接于干部气罩的输出端;

43、干部排风机,设置于干部排风管上;

44、其中,所述干部排风机用于使干部排风管向干部气罩内排风。

4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干部排风管的设置,能够使得干部气罩内的烘干纸张后的热风排出,通过干部排风机的设置,能够加大干部排风管的排风速率。

4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衡控制回路包括:

47、干部送风机,设置于第二冷凝水换热器与干部气罩输入端之间的干部送风管上;

48、第二温度仪,设置于干部气罩内;

49、第三温湿度仪,设置于第二冷凝水换热器与干部送风之间的干部送风管上;

50、第三风速仪,设置于第二冷凝水换热器与干部送风之间的干部送风管上;

51、第三控制器,分别与干部送风机、第三温湿度仪、第三风速仪及编码器电性连接;

52、第四温湿度仪,设置于干部排风机与干部气罩输出端的干部排风管道上;

53、第四风速仪,设置于干部排风机与干部气罩输出端的干部排风管道上;

54、以及第四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三风速仪、第三温湿度仪、第四温湿度仪、第四风速仪及干部排风机;

55、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仪用于测得干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并且将温度信息发送至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二温湿度仪和第三风速仪将测得的信息分别发送至第三控制器和第四控制器,第四温湿度仪和第四风速仪将测得的信息发送至第四控制器上,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干部送风机的转动速度,所述第四控制器控制干部排风机的转动速度。

5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编码器与第三控制器电性连接,能够实现第一控制器实时接收到杨克烘缸的转速信息,由于转速的改变,纸张在移动干部气罩内的时间和速度出现改变,所以所需的温度也发送改变,根据测得不同转速的纸张需要的温度进行对第一控制器编程,当杨克烘缸转动时,首先编码器发送杨克烘缸实时转速信息给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首先接收第三温湿度仪和第三风速仪的信息,根据第三温湿度仪和第三风速仪的信息判断,然后第三控制器控制并调节干部送风机的转速,从而使热风进入干部气罩内的量达到理想要求并且使干部气罩内的温度达到理想要求,此时为理想状态值,由于不同气候不同天气外部环境温度不一样对干部气罩内的气温会产生改变,然后通过第二温度仪的设置,能够实测湿部气罩内的温度,从而将实测温度信息发送至第三控制器上,第三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仪发送的信息是偏大还是偏小,从而根据偏大或偏小来控制干部送风机进行转速调节,在转速上进行增大或减小,从而达到干部气罩内的热风温度和风量达到最佳温度,然后通过第四控制器与第三风速仪的电性连接,第三风速仪将风量信息发送至第四控制器,第四控制器根据第三风速仪信息控制干部排风机转速,当干部排风机转速调节后,第四风速仪将测得风量信息发送至第四控制器,第四控制器根据第四风速仪的风量进行与第三风速仪的测得风量对比,是否达到要求,没有达到要求第四控制器继续控制干部排风机转速进行调节,直到达到要求,从而完成进风量与排风量达到平衡。

5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58、s1:首先将湿纸张经过通过,然后通过托辊进入杨克烘缸上,启动气气换热器将自然风吸入转换成热风送入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上,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进行对热风的再次加热,然后将热风送入湿部气罩和干部气罩内;

59、s2:启动杨克烘缸,使杨克烘缸的转速超过300/min,同时启动第二送风结构和循环回路,循环回路将湿部烘干过的热风抽取排至气气换热器热源端,第二送风结构将干部烘干过的热风抽取排在大气中;

60、s3:启动第一平衡控制回路和第二平衡控制回路,第一平衡控制回路根据编码器的转速信息,将第一送风结构送入湿部气罩的热风温度与湿纸张水汽蒸发的温度平衡并且使进入湿部气罩的热风量和循环回路排出湿部气罩的热风量平衡,第二平衡控制回路根据编码器的转速信息,将第二送风结构和第二出风结构送入干部气罩的热风温度与纸张剩余水汽蒸发的温度平衡并且使进入干部气罩的热风量和排出干部气罩的热风量平衡。

6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s1的设置,能够纸张压榨脱水后转动至杨克烘缸表面,然后热风进入湿部气罩和干部气罩内进行烘干,通过s2的设置,能够使得杨克烘干带动湿纸张进行转动,并且能够使得湿部气罩和干部气罩内的热气进行循环,通过s3的设置,能够能源利用达到最佳并且使得烘干效率达到最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