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体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6968发布日期:2024-03-01 12:5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盒体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盒体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1、包装盒对商品的销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对商品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通过精美的包装吸引消费者,增加产品附加值。

2、目前,现有的包装盒生产方式一般都是由人工作业,生产效率较低,且容易将包装盒弄脏、弄皱,影响成型包装盒整体外观的整洁美观,形成较多的不良品,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包装盒主要通过人工来进行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有鉴于此,亟需对包装盒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盒体成型设备,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盒体成型设备包括:

3、上料装置,具有至少一条上料通道;

4、至少一套成型装置,每套所述成型装置与一条所述上料通道对接;

5、下料装置,具有至少一条下料通道,每条下料通道与一套所述成型装置对接。

6、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成型装置包括:

7、抓取机构,与所述上料装置对接;

8、多个加工机构,于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下料装置之间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加工机构与所述抓取机构对接,且其中一个所述加工机构与所述下料装置对接;

9、传递机构,于各所述加工机构之间移动,所述传递机构能分别与各所述加工机构对接。

10、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抓取机构包括:

11、旋转机械臂,具有至少两个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抓取部;

12、至少两组吸附组件,每组所述吸附组件能拆装地安装于一个所述抓取部,所述旋转机械臂转动过程中能带动各所述吸附组件交替地与对应的所述上料通道对接,所述吸附组件具有能吸附待加工物料的吸附头,所述吸附头能沿所述旋转机械臂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13、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

14、旋转构件,具有中心轴线,所述旋转构件能沿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

15、多个承载构件,均与所述旋转构件相接,且各所述承载构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16、多个加工机构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每个所述承载构件与一个所述加工机构对接的状态下,其他各所述加工机构分别与其他各所述承载构件中的一个对接。

17、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承载构件包括:

18、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有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贯通的镂空部;

19、两第一夹持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间隔相对设置,两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与所述镂空部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的两侧能拆装的连接;

20、第二夹持件,能拆装地连接于所述镂空部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距离所述中心轴线较远的一侧;

21、活动夹持件,安装于所述镂空部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距离所述中心轴线较近的一侧,所述活动夹持件能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往复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件。

22、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两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贯通且沿垂直于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及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的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两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连接件与所述本体能拆装地连接;

23、所述本体上于所述镂空部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为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贯通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贯穿两所述第二调节孔的连接件与所述本体能拆装地连接。

24、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加工机构,在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层叠设置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上方;

25、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安装架、两第一压辊及两第二压辊,两所述第一压辊能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压辊能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一压辊与两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形成下压通道,通过调整两所述第一压辊之间的距离以及两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距离能调整所述下压通道的尺寸,所述吸附头能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贯穿所述下压通道;

26、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两所述第一压辊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距离所述中心轴线较远的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对设置,且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距离所述中心轴线较近的所述第二压辊活动夹持件相对设置。

27、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加工机构,在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加工机构与所述承载构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排列布设;

28、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相接的驱动组件及移动座,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移动座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上方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往复移动;

29、所述移动座上朝向所述中心轴线的一侧连接设有第一推辊,所述第一推辊的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及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垂直;

30、所述移动座上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的两侧分别连接设有第二推辊,所述第二推辊的轴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

31、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辊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上方及所述活动夹持件的上方移动,两所述第二推辊分别于两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方往复移动。

32、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三加工机构,在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层叠设置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上方;

33、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相接的升降组件、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所述升降组件能带动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往复移动;

34、所述第一压板具有垂直于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的第一压抵面,所述第二压板具有平行于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且垂直于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的第二压抵面;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所述第一压抵面的至少一部分投影落入所述两第一夹持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活动夹持件之间;

35、所述第二压板能移动至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活动夹持件之间,并使所述第二压抵面与所述第二夹持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相对设置。

36、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第四加工机构,在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第四加工机构对接的状态下,所述第四加工机构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层叠设置于所述承载构件的上方;

37、所述第四加工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及两第三推辊,两所述第三推辊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推辊的轴向与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相同;两所述第三推辊与所述推动组件能拆装地连接,所述推动组件能带动两所述第三推辊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往复移动。

38、如上所述的盒体成型设备,其中,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五加工机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包括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间隔设置的托举组件以及传输组件,在所述承载构件与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对接的状态下,所述承载构件位于所述托举组件与所述传输组件之间;

39、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托板及推送构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所述托板的一部分与所述承载构件层叠设置,所述托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镂空部相对应;所述推送构件安装于所述托板上,且所述推送构件位于所述开口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靠近所述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推送构件能于所述开口的上方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径向往复移动,所述托板与所述下料装置对接;

40、所述托板的下方于所述开口沿所述旋转构件的周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压辊,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两所述第三压辊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应;

41、所述托举组件包括顶升构件与托举构件,所述顶升构件能带动所述托举构件沿所述旋转构件的轴向移动并贯穿所述镂空部与所述开口。

42、本技术提供的盒体成型设备,通过使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料通道,下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下料通道,并设置至少一个成型装置能够形成至少一套加工生产线,有效代替现有人工作业的加工方式,能有效提升包装盒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