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6602发布日期:2024-02-22 21:1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的,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纺织并条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并条位置进行导向防护,避免相邻位置造成干涉而影响正常输送,现有的纺织并条机在使用时,其中需要牵引纱线进行移动,使纱线张紧,存在的问题是:

2、在纱线出现断裂时,只能通过其中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之后,人工进行防护处理,不具备断裂之后对其进行自适应处理防护的功能,且现有的并条机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通过其中设置的保护轮对其进行导向防护,该种保护轮在提供导向的同时能够根据维护需要,单独对局部位置进行调节维护操作,避免维护的时候对其他保护轮产生干涉,但该种保护轮结构在正常导向使用的时候只具备固单一方向的导向效果,不具备角度调节功能,实际使用功能单一,不满足并条机所需的多状态保护功能。

3、申请号为202122900398.2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顶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底座靠近安装架一侧顶部安装有导向辊。本实用新型,电机带动收卷辊转动对纱线收卷时,通过固定张力辊与活动张力辊对纱线进行夹持,使纱线张紧,当纱线处于张紧状态时,纱线通过滚轮与压杆带动升降架向下移动,使第二弹簧压缩,同时滑动架与开关箱产生相对移动,使传动杆带动滑动架相互远离,当纱线突然断裂时,通过第二弹簧便于使升降架复位,通过传动杆能够带动滑动架相互靠近,使导电片贴紧,使电源与报警器电路连通,使纱线断裂时,能够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便于对并条机的使用进行保护。

4、申请号为202220110099.0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两端侧面铰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表面铰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的两侧面均铰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表面铰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侧面转动安装有保护轮,所述保护轮的表面设有环形定位槽,可以分体安装定位进行导向防护,也就可以单一的翻转角度进行维护,避免相互干涉,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调节和防护的安全高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在提供可调式导向辅助的同时,设置备用导向结构,满足后期维护,避免产生导向干涉的问题,同时设置保护结构,在纱线出现断裂时,配合外部检测机构,能够及时对纱线进行断线固定。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包括主体、导向结构、辅助结构和保护结构,导向结构、辅助结构和保护结构分别位于主体的底端和两侧位置,保护结构通过架体和主体外侧固定连接,导向结构整体嵌入主体内部,导向结构包括有支撑座、导向侧翼和导向辊,导向侧翼和导向辊分别位于导向结构的外侧和顶部位置,导向辊活动嵌入支撑座顶部,辅助结构包括有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以及第三架体内侧的辅助辊,支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的底部旋转套接有底板,保护结构包括有安装筒、伸缩杆、导入口、导线腔、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辅助层、接触球和固定架,导入口和导线腔从安装筒表面向内水平开设设置,伸缩杆嵌入安装筒中,辅助层同时和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固定连接,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位于导入口内,接触球和固定架固定连接,位于导线腔外侧位置。

4、进一步的,辅助结构和保护结构均与导向结构呈同水平设置。

5、进一步的,导向辊整体横向设置,表面设置导线槽,导向侧翼沿支撑座的外侧表面水平突出设置三组,同时主体的内侧对应设置有限位卡槽。

6、进一步的,旋转盘的底端配套设置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同时位于主体内部,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底板和主体内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整体呈“l”设置,且第一架体和主体之间通过轴体翻转连接,该轴体外配套设置驱动装置,第三架体横向设置,和第二架体整体呈“t”型设置;

8、进一步的,辅助辊沿第三架体内侧水平排列设置三组,且表面同时设置导线槽。

9、进一步的,固定架两端向外倾斜设置,外端和对应的夹持板结构固定连接,伸缩杆同时和固定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配套设置,相对设置位于导入口内侧位置,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呈垂直设置,辅助层贴合第一夹持板内侧和第二夹持板外侧设置,设置为橡胶层。

11、进一步的,第一夹持板整体呈内向“l”状设置,位于导入口的内侧靠外位置,而第二夹持板为垂直板提设置,位于导入口的内侧靠内位置。

12、进一步的,接触球设置为空心气囊,和对应的夹持板结构呈三角位分布。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辊首先达到导送外部纱线的效果,通过导向侧翼配合主体内侧限位卡槽达到增强导向结构旋转时候稳定性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盘达到带动整个导向结构进行旋转调节的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和主体翻转连接的第一架体,达到带动整个辅助结构进行翻转调节的效果,通过翻转设置的辅助结构达到替换导向的效果,同时达到对外部纱线进行张紧调节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达到带动固定架整体升降调节的效果,而通过固定架达到带动对应连接的夹持板结构和接触球升降调节的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互嵌合,配合两者表面的辅助层,从而达到对外部纱线进行断线固定的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接触球达到辅助固定外部纱线,进行断线固定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导向结构(2)、辅助结构(3)和保护结构(4),导向结构(2)、辅助结构(3)和保护结构(4)分别位于主体(1)的底端和两侧位置,保护结构(4)通过架体和主体(1)外侧固定连接,导向结构(2)整体嵌入主体(1)内部,导向结构(2)包括有支撑座(5)、导向侧翼(6)和导向辊(9),导向侧翼(6)和导向辊(9)分别位于导向结构(2)的外侧和顶部位置,导向辊(9)活动嵌入支撑座(5)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3)和保护结构(4)均与导向结构(2)呈同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7)的底端配套设置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同时位于主体(1)内部,和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底板(8)和主体(1)内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11)整体呈“l”设置,且第一架体(10)和主体(1)之间通过轴体翻转连接,该轴体外配套设置驱动装置,第三架体(12)横向设置,和第二架体(11)整体呈“t”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辊(13)沿第三架体(12)内侧水平排列设置三组,且表面同时设置导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2)两端向外倾斜设置,外端和对应的夹持板结构固定连接,伸缩杆(15)同时和固定架(22)的顶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8)和第二夹持板(19)配套设置,相对设置位于导入口(16)内侧位置,第一夹持板(18)和第二夹持板(19)均呈垂直设置,辅助层(20)贴合第一夹持板(18)内侧和第二夹持板(19)外侧设置,设置为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8)整体呈内向“l”状设置,位于导入口(16)的内侧靠外位置,而第二夹持板(19)为垂直板提设置,位于导入口(16)的内侧靠内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球(21)设置为空心气囊,和对应的夹持板结构呈三角位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纺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并条机保护装置,包括主体、导向结构、辅助结构和保护结构,导向结构、辅助结构和保护结构分别位于主体的底端和两侧位置,保护结构通过架体和主体外侧固定连接,导向结构整体嵌入主体内部,导向结构包括有支撑座、导向侧翼和导向辊,导向侧翼和导向辊分别位于导向结构的外侧和顶部位置。通过导向辊首先达到导送外部纱线的效果,通过导向侧翼配合主体内侧限位卡槽达到增强导向结构旋转时候稳定性的效果,通过旋转盘达到带动整个导向结构进行旋转调节的效果,通过和主体翻转连接的第一架体,达到带动整个辅助结构进行翻转调节的效果,通过翻转设置的辅助结构达到替换导向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迟庆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乌苏新润和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