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用红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93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造纸用红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它是特别适用于小型造纸机的一种烘干装置。
小型造纸机目前主要应用于乡镇企业和个体户,目前通用的小型造纸机是用蒸气式烘干装置,这种烘缸需附加专用的锅炉高压管道,仅这套设备附加锅炉和高压管道就会使成本成倍增加,这种锅炉需烧煤且耗能大,并需占用较大的场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用新型88214241专利提供了一种直热式造纸烘干装置,使用这种烘干装置的小型造纸机可不再配用锅炉和高压管道,因此降低了设备费用投资,同时也减少了占地面积,但由于这种直热式造纸烘干装置,需在烘缸内加入煤炭并且要经常排出炉渣,因此这种设备温度不稳定,且造成生产环境污染,以上这些因素致使纸张质量下降。不论是蒸气烘干装置或直热式烘干装置,所需要的燃料均为煤炭,这给缺煤地方使用这些设备带来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不用烧煤炭,不污染环境,能保证产品质量的造纸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在烘缸两端端盖中心各固定一直径和长度相同且同心的空心轴,在空心轴内装一根具有一定强度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孔的中心管,中心管与空心轴靠轴承连结,烘缸内装有若干条红外管子,这些管子装在一个筒状物上,即固定筒的外侧,而固定筒是由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的,固定筒的两端各有一块底板,底板可以安装在凹进固定筒侧壁之内,也可伸出侧壁之外,在固定筒内壁装放有防热填料,固定筒牢固的与中心管装配成一体,且中心管穿过固定筒两端底板的中心,与电器控制箱相连接的导线穿入中心管,进入烘缸体内,而后由中心管上其中一个孔出来与烘缸内装的红外管子相接通。其回线通过中心管上的另一个孔再进入中心管而引出烘缸外形成回路。导线可为一组由控制箱一次控制,也可分成几组进行控制。还可在中心管上接装一个导线接触块,使红外管子与导线接触块连结而进入烘缸内的导线也与导线接触块接通,然后形成回路。
在造纸过程中,纸浆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带有水份且成型的纸张进入烘干工序。便可立即接通电源,与控制箱相连结的导线使烘缸体内红外管子发热。而烘缸靠造纸机的传动系统带动而匀速转动,但由于红外管子是固定在烘缸体内的固定筒上,而固定筒是与中心管装配为一体的,中心管又是靠轴承与烘缸的轴连结的。因此当烘缸转动时,烘缸内装有红外管子的一系列部件不转动。随着烘缸均匀的转动烘缸外带水份的纸张就会被均匀加热,使其干燥,因加热过程是靠电路接通后红外管子发出的热量,不会污染环境,提高了纸张的质量。该实用新型需使用时只要马上接通电源即可,非常方便。使用中不需要用煤炭,解决了缺煤地方的困难。本实用新型完全省去了像蒸气式烘干装置所要配套的一系列设备故降低了费用。由于红外式烘干装置的所有部件都装入烘缸体内,故使得设备特别紧凑。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现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作说明书附图用)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示图图3 为中心管示意图图中1为烘缸;2为烘缸端盖;3为烘缸轴;4为红外管子;5为固定筒;6为固定筒底板;7为导线;8为导线接触块;9为中心管;10为螺母;11为防热填料;12为轴承;13为控制箱。
在烘缸1的两端各装有烘缸端盖2,在烘缸端盖2的中心安装有空心的烘缸轴3,在烘缸轴3内装有一根有一定强度的中心管9,中心管9与烘缸轴3靠轴承12连结,在中心管9上装有固定筒5,固定筒5与中心管9焊接或铆接成一体。固定筒5的外侧与烘干筒1的内壁之间装有若干条红外管子4,红外管子4靠螺母10安装在固定筒5上。红外管子4也可用其他方法固定在固定筒5上。固定筒5内装有防热填料11,中心管9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孔。与控制箱13相连结的导线7穿入中心管9而后由中心管9上的一个孔出来,与红外管子4相连通其回线经过中心管9上的另一个孔再进入中心管9而引出烘缸1之外,形成回路,导线7可为一组由控制箱一次控制,也可分成几组进行控制。还可在中心管9上安装一个导线接触块8,使红外管子4与导线接触块8连结,而进入烘缸1内的导线7也与导线接触块8接通,然后形成回路。该实用新型的尺寸大小可按与其相配套的纸机制造。
实施例1 结合
图1说明该实施例所制造的红外烘干装置是与787纸机相配套用铸造制得烘缸1的毛坯和烘缸端盖2的毛坯采用机械加工,使烘缸1加工成长为1100mm直径为φ1000mm,烘缸端盖2外径为φ1000mm,厚度20mm,中心孔为φ60,取φ120-φ150的棒料加工成两根长200mm,外径为φ100mm,内径为φ55的空心轴3,将这两根轴分别焊接在烘缸端盖2的中心处。并在轴两端的头部分别装配上轴承12。取一根长1500mm内径为φ20的铁管作中心管9,在其两端外径进行精加工,使其尺寸与轴承12内孔相配套。在距中心管9两端头100mm处各打一个φ20mm的孔。用1mm厚的黑铁皮卷成直径为φ50长为900mm的固定筒5,接缝焊住在它的里面粘接一层耐热石棉板。而后用1mm厚的黑铁皮加工两个φ48的铁片作固定筒底板6用,在其中心打成与中心管9外径尺寸相同的孔。在距固定筒5两端头50mm处分别焊上固定筒底板6,把中心管9插入固定筒底板6的中心处孔中,使固定筒5处于中心管9的中间部位,而后将固定筒5与中心管9焊接在一起。在固定筒5上装上“
”形的红外管子4(15根),并用螺母10紧固。把上述一些部件装入烘缸体1内,把导线7穿入中心管9,导线7从中心管9上的一个孔中引出并与红外管子4接通,回线从中心管9上的另一个孔再进入中心管9,引出烘缸1之外。中心管9两端分别装配进烘缸端盖2上焊接的轴3的轴承孔12内。然后将烘缸1与烘缸端盖用螺丝或其他任何方法紧固在一起,把导线7与控制箱13连通。由于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此与它相配套使用的小型造纸机比目前使用的以蒸气烘干装置相配套的同型号造纸机价格大大降低,并且节省了设备占地面积,该实用新型价格与专利88214241所提供的直热式烘干装置价格虽基本相同,但专利88214241所提供的直热式造纸烘干装置,仍没有改变烧煤的状况,解决不了无煤地区使用中的困难。而且这种烘干装置对环境有污染,有灰尘飞扬以致降低了纸张质量,而本实用新型完全克服了以上缺点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在投资小的情况下取得了大的收益,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很有意义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造纸的红外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烘缸1的两端端盖2的中心安装有空心的烘缸轴3,烘缸轴3内装有中心管9,烘缸轴3与中心管9靠轴承12连结。中心管9上装有固定筒5,固定筒5的外侧与烘干筒1的内壁之间装有红外管子4,红外管子4用螺母10或其他方法固定在固定筒5上与电器控制箱13相连的导线7通过中心管9进入烘缸1,与红外管子4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红外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管9上,安装一个导线接触块8使红外管子4与导线接触块8连结,而进入烘缸1内的导线7也与导线接触块8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红外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管9上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造纸用红外烘干装置,它主要由烘缸,红外管子及固定红外管子的一系列部件组成的,该设备结构紧凑成本低廉,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并能满足无煤地区的需要。
文档编号D21F5/00GK2112647SQ9122891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6日
发明者辛世令, 李尚华 申请人:沁阳市长华新型造纸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