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97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的制作方法
磨面真皮(NU-BUCK)产品为广受市场欢迎喜爱的皮革,且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深受生产者及消费大众所喜爱;但由于价格昂贵,人造合成皮革生产者均不断研发仿磨面真皮(NU-BUCK)制品以取代它。因目前市场产品不外以植毛、研磨及表面处理剂处理等方式生产,而其外观、品质与此真皮(NU-BUCK)仍有所差异,故业界亟思突破,但确无法达成,申请人鉴于市场的需求日益殷切,遂投注大量研发人员及资金,不断研发改善,并运用植毛原料—纤维绒毛作为配方的一部分及研磨加工技术的改进,申请人积二十余年在人造合成皮的制造经验,终于完成本发明深具极似磨面真皮的真实质感,并且在外观上及触感上呈现自然而细致的绒感仿真皮制品。
一般习用植毛的磨面仿真皮(习称“舒美绒”),因在生产制程所制得的成品物性及外观触感上的表现与磨面真皮仍有一段差距,尤其在表面植毛层仍存有耐磨性不良和易于脱毛的问题,故在实用性上并不甚理想;现兹分述其传统习用制程如下示1.一般植毛舒美绒制造装置内容说明(1)上糊机系欲使用的底布一般以嫘萦(RAYON)平织布,聚酯/嫘萦(POLYESTER/PAYON)混纺平织布或起毛布、针织布、非织物等,使用30-120目的上糊轮,上糊量为50±20g/m2经120±40秒加工时间及150±30℃加工温度加热烘干,卷取而成糊布,其中所使用的原料以糊剂(溶剂糊、水性糊、可塑糊、PU糊)为主。
(2)胶布机将PVC树脂、可塑剂、安定剂、颜料或发泡剂等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经1800±300RPM,90±20℃加热搅拌2-6分钟后,万马力机经160±20℃×2-4分钟混炼胶化,转送入双轮辊轮机,间隙为12±4m/m温度控制140±20℃保温以利控制胶布机存料,并保温以利加工,胶布机本体各轮保持在160±20℃;而其厚度、宽度依成品规格而调整,一般贴合宽度为糊布宽度减去1-2吋或为成品宽度加3-5吋之间。
(3)发泡机控制该机段各区温度,一般发泡机在180-250℃之间以利发泡剂分解及PVC层与底布间接著性控制,使前段所上糊剂(溶剂糊及可塑剂)进行胶化;或PU糊进行交联,提高控制成品的剥离强度(PVC层/底布间),发泡机主要为控制半成品厚度。
(4)植毛机利用静电场力量使绒毛插入本机前段所涂布的植毛糊剂中,确保绒毛接著性及密集度。
一般静电场的电压为8±2万伏特,所使用植毛糊剂可为水性压克力糊或PU糊剂,而上糊量为110±30g/m2,可得正常品质产品。
(5)检查机前段加工后的卷装成品在本机段经品检人员依成品品质检查规定执行成品分类,剔除不良品依订单内容分支、截断、包装及标示即为成品(如附图一)。
依上述习用技术制成品的缺点列述如下1.传统“舒美绒”胶皮制品无论就外观、触感、绒感、物性仍较磨面真皮(NU-BUCK)不具真实感。
2.制品表面绒毛附着性较差,或因表面摩擦产生脱毛现象。
3.因制品物性表现不尽理想,耐磨性较差,故应用于射出鞋底加工产品上易于产生瑕疵现象,其加工性难以提升。
本发明制品因具优越的物性,较习用技术的制品具更多优点,现说明本发明的制作过程如下1.本发明装置内容的说明(如附图三)(1)上糊机系制品常用的底布A.有嫘萦(RAYON)平织布,聚酯/嫘萦(POLYESTER/RAYON)混纺非织物,聚酯/棉(POLYESTER/COTTON)平织布或起毛布及针织布或聚酯(POLYESTER)与聚酯/棉(嫘萦)(POLYESTER/COTTON(POYON)),尼龙(NYLON)的非织物为主,依成品用途适性而选择适当的布料使用;并欲使底布与PVC树脂混合物粘着一体的目的,一般使用溶剂糊、可塑糊为主,本制程以使用该二种糊剂并使用于30-120目的上糊轮其上糊量为50±20g/m2,并经50±30℃,120±40秒的干燥段卷取成支后供胶布机贴合使用。
(2)胶布机采用经特殊处理的纤维绒毛(一般为棉、嫘萦及尼龙三种)经静电处理后与PVC树脂混合物(另含PVC树脂、可塑剂、安定剂、颜料等)一并加入高速混合机B(俗称HENSCHEL MIXER)中,经充分搅拌,使可塑剂被PVC树脂完全吸附,俟达干松状态后,泄料转入万马力机C,经加热混炼以达胶化状态,随即转入双轮轧轮机保温控料,复经输送带输入胶布机本体D.;经成型、控制厚度及宽度后,品料与上糊机(1)的糊布贴合,一般高速混合机B的搅拌为1800±300RPM并施予2-6分钟的90±20℃加工温度,而万马力机C加工条件为施予2-4分钟的160±20℃加工温度;双轮轧轮机的间隙在12±4m/m且加工温度为140±20℃;胶布机本体D温度保持在160±20℃,所需厚度及宽度依成品厚度、宽度而调整,宽度以底布的宽度减少1-2吋为范围。
(3)发泡机本装置的主要目的为使配料中的发泡剂分解,一般以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 AMIDE)为主,经高温使发泡剂分解,发泡剂所用分解温度为200±2℃,一般业界为提高产速,发泡炉温度多控制在200℃以上约在180-250℃范围内为最佳。
另将胶布机(2)贴合的半成品转入本装置后依炉体各部控制加工温度在180-250℃之间使发泡剂分解,使半成品厚度增厚至设订目标,发泡后以压花轮施压于成品表面控制成品厚度而达到均匀性。
(4)研磨机本装置主要目的为控制成品表面绒度,依成品设计采用各种目数值的砂(布)纸E,一般在100-500目之间,而100目(不含)以下的砂纸因表面颗粒过于粗糙,将影响成品表面,无法使本发明NU-BUCK产生平滑感故不予采用。
(5)印刷处理机该装置主要目的为a.利用印刷效果,成品表面具双色立体感。b.使用适当特殊滑腊处理剂以达表面平滑,类似磨面真皮NU-BUCK效果。
(6)检查机本装置为成品品管最终阶段系将前段印刷处理装置(5)的成品至本机段后,品检人员依成品品质规范,剔除不良品,保持品质水准,即为成品。(如附图二)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在外观、触感、绒感更接近磨面真皮(NU-BUCK)具有真实的质感。
2.绒毛坚牢度特佳,即使表面遭轻微的磨耗,仍有良好绒毛感,此为一般习知“舒美绒”胶皮制品所未具的特性。
3.具有可大量生产、品质稳定、裁剪容易、损耗又小等优点,不若天然皮革必需的损耗率约30%损失,故能提供三次加工业者,取代天然皮革,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及具经济实用的功能。
4.本发明各种物性均较一般植毛“舒美绒”胶皮为佳(如下述附表一所示),并由于耐磨性优越,适合鞋类、手套、皮包、皮箱、衣类、装饰等加工用途,应用范围广泛,实用功能佳。
附表本发明具绒感仿真皮与一般植毛舒美绒物性强度比较表
1.表系以1.2m/m×36吋47×47E/R20′S×E/R20′S]]>材质布底的平均物值比较。
2.本发明具绒感仿真皮各项测试物性均优于舒美绒,又因绒毛深植于聚氯乙烯树脂混合物表层中,故可直接用于射出成型鞋类,更是目前植毛制品仅靠植毛糊剂将绒毛植于成品表面所无法达成的。
实施例为使明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如何以聚氯乙烯(PVC)配合料的配方及配比,而能制造本发明一种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兹以下述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糊布层以88×64E/R45′S×E/R45′S×47]]>吋的底布涂布溶剂糊(粘度1800±200cps上糊量40±5g/cm2)于130±5℃炉温下至完全烘干。
PVC配合料层将聚氯乙烯树脂100PHR,可塑剂120PHR,安定剂5PHR,颜料8PHR,发泡剂3PHR,1.5D×0.5m/m嫘萦绒毛30PHR等配方,混合机300秒后,再经万马力机榨料、胶化完全。
将上述二项料层及PVC配合料发泡贴合底层在胶布机轮温160±5℃下贴合后,送入发泡炉210-230℃×2分发泡定型,于研磨机使用240目砂纸轮研磨后搭配印刷,即可得42吋宽表面类似真皮外观、触感良好、且耐磨的成品。
实施例2糊布层以42×44E/R20′S×E/R10′S×58]]>吋起毛布底涂上溶剂糊(粘度2000±200cps上糊量45±5g/cm2)于135±5℃炉温下至完全烘干。
PVC配合料层以聚氯乙烯树脂100PHR,可塑剂100PHR,安定剂5PHR,颜料6PHR,发泡剂2PHR及嫘萦绒毛40PHR等配方,经混合机混合320秒后,再经万马力机榨料胶化完全。
将上述二项料层及PVC配合料发泡贴底层在胶布机贴合后送至发泡炉加温210-245℃×2分钟发泡定型,于研磨机使用120目砂纸(布)轮研磨,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嫘萦绒毛,经研磨后即可得宽度54吋具绒毛触感外观的成品。
实施例3以染色的4.7×47E/R20′S×E/R20′S×58]]>吋的E/R平织布涂上可塑剂(粘度2800±200cps,上糊量42±5g/cm2)于165±5℃炉温下至烘干完全的糊布层与未添加嫘萦绒毛的PVC配合料底层(其中含聚氯乙烯树脂100PHR,可塑塑剂80PHR,安定剂5PHR,颜料6PHR,发泡剂3PHR),配合料不含发泡剂的中间层(为不发泡层)后,与表面层的含纤维绒毛20PHR的聚氯乙烯树脂配合料(配方同上),再行贴合。经210-235℃×2分钟发泡定型后,使用240目砂纸(布)轮研磨,并搭配印刷轮印出真皮纹饰,即得宽度54吋触感及物性好的成品。


图1一般习用植毛的磨面仿真皮构造(1)底布层。
(2)聚氯乙烯发泡层(习称底料)。
(3)聚氯乙烯无发泡层(习称面料即实料层)。
(4)植毛糊层。
(5)绒毛层。
图2本发明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1)底布层。(2)含绒毛聚氯乙烯配合料发泡底层。(3)印刷、表面处理层。(4)绒毛层。图3本发明的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制造装置图(1)上糊机。
A.底布。(2)胶布机。
B.混合机。
C.万马力机。
D.胶布机本体。(3)发泡机。(4)研磨机。
E.砂纸(布)。(5)印刷处理机。(6)检查机。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其特征在于由(1)最下层为底布层系选用嫘萦平织布,聚酯/嫘萦混纺平织布,聚酯/棉平织布或起毛布及针织布或聚酯与聚酯/棉(嫘萦),尼龙等非织物;(2)含绒毛聚氯乙烯配合料发泡底层;(3)印刷表面处理层;(4)最上层为绒毛层系纤维绒毛;其中聚氯乙烯配合料其配方包括纤维绒毛1-40PHR,聚氯乙烯树脂100PHR,可塑剂40-120PHR,安定剂1.5-5PHR,颜料2-30PHR,发泡剂1.5-6PHR原料等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使用的纤维绒毛可含嫘萦(RAYON)、尼龙(NYLON)及天然棉(COTTON)三种,其规格为0.3-5丹尼、长度在0.3-3m/m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具有绒感的仿真皮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中绒毛层系将纤维绒毛及聚氯乙烯配合料依其配方经混合机混合,万马力机胶化及研磨机研磨加工等制作过程处理形成耐磨耗性好并具高射出接著强度的仿真皮构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层纤维绒毛(或含表面(印刷)处理层),中层为含纤维绒毛的软质聚氯乙烯(PVC)树脂混合物(COMPOUND)、发泡层下层为底布层所构成的人造合成皮,与一般植毛制品表面完全系绒毛有明显不同。由于表面具有极似磨面真皮(NU-BUCK)的绒感外观及触感,为人造皮革的一大创新,具有新颖经济实用性。
文档编号B32B25/00GK1117433SQ95109
公开日1996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4日
发明者林泰雄 申请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