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33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机械,特别是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
现有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叶片螺距相等,在其旋转时,使转子周围浆料形成均匀流速的浆流,同时产生垂直向下的挤压力,浆纤维靠离心力和垂直向下的挤压力互相摩擦,从而实现其碎浆作用,因此,它的生产效率低,动力消耗大,碎浆效果差,这是现有技术中不可克服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生产效率高,动力消耗小,碎浆效果好的高浓水力碎浆机上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在底盘上自上而下依次同心垂直焊接有上柱体、中锥体、下锥体,在上柱体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上叶片,在中锥体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中叶片,在下锥体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下叶片,上叶片和中叶片圆滑对接,对接处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0度,中叶片与下叶片圆滑对接,对接处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30度,下叶片与底盘交点处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60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如下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附
图1中中锥体平面展开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
图1中下锥体平面展开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
图1中中叶片平面展开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
图1中下叶片平面展开图。
在附图中(1)为上柱体,(2)为上叶片,(3)为中锥体,(4)为中叶片,(5)为下锥体,(6)为下叶片,(7)为底盘,α1为中锥体1/2顶角,α2为下锥体1/2顶角,α3为下锥体平面展开圆心角,α4为中锥体平面展开圆心角,C为上叶片与中叶片对接面,B为中叶片与下叶片对接面。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下描述本实施例在底盘(7)上由上而下依次同心垂直焊接有上柱体(1)、中锥体(3)、下锥体(5),在上柱体(1)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上叶片(2),在中锥体(3)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中叶片(4),在下锥体(5)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下叶片(6),且使其上叶片(2)和中叶片(4)对接,中叶片(4)和下叶片(6)对接,下叶片(6)与底盘相交,上叶片(2)和中叶片(4)的对接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0度,中叶片(4)和下叶片(6)的对接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30度,下叶片(6)与底盘(7)交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为60度。
本实施例所述上柱体(1)为一圆柱体,中锥体(3)是一顶角2×α1=30度,其平面展开圆心角α4为96.4度的圆锥台。下锥体(5)是一顶角2×α2=60度,其平面展开圆心角α3为161度的圆锥台。中叶片(4)和下叶片(6)均为右旋渐开线型,使其形成的转子叶片自上而下螺距由大变小,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由小变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动力源带动底盘(7)转动,由于叶片非等螺距旋转,在转动时,使转子周围的浆料产生混流撞击,产生巨大的挤压和磨擦,从而加速纤维的分丝帚化,而纤维无损伤,且具有缩短打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约电能20%以上的优点,从而可有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任务。
权利要求1.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包括上柱体(1)、上叶片(2)、中锥体(3)、中叶片(4)、下锥体(5)、下叶片(6)、底盘(7),其特征在于在底盘(7)上由上而下依次同心焊接有上柱体(1)、中锥体(3)、下锥体(5),在上柱体(1)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上叶片(2),在中锥体(3)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中叶片(4),在下锥体(5)上以不等螺距焊接有下叶片(6),且使其上叶片(2)和中叶片(4)对接,中叶片(4)和下叶片(6)对接,下叶片(6)末端与底盘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叶片(2)和中叶片(4)的对接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0度,中叶片(4)和下叶片(6)的对接倾角相对于水平面为30度,下叶片(6)与底盘(7)交接面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为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柱体(1)为一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锥体(3)是一顶角2×α1=30度,其平面展开圆心角α4为96.4度的圆锥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锥体(5)是一顶角2×α2=60度,其平面展开圆心角α3为161度的圆锥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叶片(4)和下叶片(6)均为右旋渐开线型,使其形成的转子叶片自上而下螺距由大变小,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由小变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等螺距高浓水力碎浆机转子,其特征在于转子叶片旋转螺距不相等,自上而下螺距逐渐变小,运转时浆料混流撞击,使浆纤维之间产生挤压和摩擦加速纤维分丝帚化,从而缩短打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电可达20%以上。
文档编号D21D1/02GK2215502SQ9523323
公开日1995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5日
发明者王金聚, 孙启本, 李永宝, 王金云 申请人:山东省诸城市造纸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