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上的压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1404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纺纱机上的压实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纱机上的压实装置和压实装置的间隔保持器,压实装置用于在跟随牵伸机构的输出棍对(Ausgangswalzenpaar)的压实区内压实纤维须条,所述压实装置具有通过压实区输送纤维须条的绕转的透气的输送带;为压实区配置的、沿着输送带的绕转路径的部段(Teilstrecke)引导输送带的吸入管;配置在吸入管内的吸入口 ;以及与吸入管隔开间隔地引导输送带的偏转引导器。
【背景技术】
[0002]同类的压实装置例如被应用在所谓的Elite环锭纺纱机上。通过在粗纱牵伸后压实纤维须条制造致密的纱线。纤维须条的压实借助绕转的、透气的输送带进行,该输送带也称为网式皮圈,其被引导到吸入管上。在网式皮圈之下吸入管包含吸入口,通过皮圈将水键合(Wasserverbandes)的纤维抽吸到该吸入口,但是由网式皮圈阻止纤维被吸入到吸入管内。网式皮圈将纤维从牵伸机构的输出辊输送到夹紧辊,并从这里将其输送到锭子。为了能够准确地在吸入口的上方引导网式皮圈,并且同时使其张紧,在吸入管和皮圈之间配置有偏转引导器。偏转引导器可以例如包含槽,在该槽内引导网式皮圈。
[0003]网式皮圈必须定期被清洗、在局部替换时被替换或者在使用数月时间后因磨损而被更换。为此,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以及多个配置在其上的网式皮圈要从机器中被取出。更换网式皮圈后,由吸入管、偏转引导器以及多个配置为以机器的锭距间隔的网式皮圈组成的结构单元被再次装入到机器内。在此,当操作不谨慎时,因网式皮圈的张力还不够大会造成网式皮圈未准确地处于预定位置。此时存在皮圈在装入时受损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简化在装入和取出该单元时以及在替换网式皮圈时的手动操作,并尽可能地避免网式皮圈的损坏。
[0005]该任务是用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压实装置以及间隔保持器来完成的。
[0006]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上的压实装置,其用于在跟随牵伸机构的输出辊对的压实区内压实纤维须条,所述压实装置具有输送纤维须条穿过压实区的绕转的透气的输送带或者网式皮圈。为压实区配置有将输送带沿着其绕转路径的部段引导的吸入管。在吸入管内至少配置有吸入口。输送带借助于配置为与吸入管隔开间隔的偏转引导器被引导。根据本发明,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配置有间隔保持器。该间隔保持器具有第一间隔面,用第一间隔面将偏转引导器与吸入管保持隔开一段距离,并且在吸入管处使输送带张紧。间隔保持器可活动地保持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以便能够使第一间隔面脱开且能够改变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的间隔。通过改变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的间隔,能够使输送带在运转状态保持张紧。为了替换输送带,借助于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的间隔保持器缩小间隔,由此能够使输送带解除张紧并因此容易地从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上取下。间隔保持器容易操作并且输送带能够由此在张紧的状态下再次装入到纺纱机内。因此,进一步地消除了输送带的侧向活动和输送带的损坏或者输送带的功能故障。
[000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沿着纺织机的多个相邻的纺纱位置延伸。由此能够将多条输送带同时取出、更换并再次装入。而且因此间隔保持器能够使多个输送带同时张紧或者解除张紧。
[0008]优选地,间隔保持器配置在纺织位置附近或者在相邻的纺织位置之间。从而保证其能够容易地被接近。此外,在该位置间隔保持器不干扰输送带的功能。
[0009]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间隔保持器如此被实施,即,间隔保持器优选具有两个间隔面,其中,第一间隔面使偏转引导器以一定距离间隔地保持输送带的张紧,并且优选第二间隔面使偏转引导器以一段距离间隔地保持解除张紧、特别是拆卸输送带。该两个间隔面可以由多部分构成或者一体式构成,从而简单地将间隔保持器移入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并因此改变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的间隔。原则上,间隔保持器即使仅使用第一间隔面,也能够执行其主要功能,即,阻止输送带从预定位置滑脱至偏转引导器。然而,在为拆卸而释放输送带时,第二间隔面简化了手动操作。
[0010]优选地,间隔保持器与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邻接用于变更间隔。因此,间隔保持器可以说是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展开,并且其特别负责使输送带至少如此程度地张紧,使得输送带即使在装配整体机构时也保留在其预定位置。输送带的张力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不必强制性地如已处于纺纱过程所预定的输送带的张力中那样大。网式皮圈被张紧的程度只要使得网式皮圈能够在安装期间保持其位置就够了。
[0011]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间隔保持器被保持在吸入管上、优选在吸入管的槽内。由此,在吸入管上确定了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能够支撑吸入管并可靠地使偏转引导器与吸入管隔开一个被变更的间隔。如果间隔保持器由多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则可以将其中的一个部分或多个部分设定在槽内用于固定。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且低成本的实施例中,间隔保持器具有优选由塑料制成的滑动器,并且还具有优选由板材制成的斜坡。用塑料滑动器实现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上的支撑。如果滑动器由塑料制成,则会避免偏转引导器或者吸入管的损坏。借助斜坡将滑动器带入到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且若情况需要则保持在那里。如果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斜坡由板材制成,则斜坡是抗阻力的并且能够特别是用于固定在吸入管或偏转引导器上。
[0013]特别有利的是,当滑动器和/或斜坡具有两个用于卡入到预定位置的凹槽或卡槽。此时,各凹槽均能够负责实现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所规定的间隔。因此,能够在第一卡槽的卡定位置中使输送带保持张紧并在第二卡槽的卡定位置中使输送带保持松开。该两个卡槽可以借助滑动器的卡定凸轮来形成,斜坡在该卡定凸轮上活动。如果斜坡越过了卡定凸轮的山形部(Berg),则斜坡卡入到其谷形部。然后,卡定凸轮的两侧分别形成斜坡的稳定位置并因此负责实现偏转引导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14]如果斜坡具有夹紧装置用于固定在吸入管的槽内,则由此使间隔保持器在吸入管上的简单固定成为可能。此时,夹紧装置能够锁紧在吸入管的槽内并因此负责实现间隔保持器在吸入管上的安全固定。
[0015]如果偏转引导器被保持在滑动器和斜坡之间,则不仅滑动器且斜坡都用于偏转引导器的止挡,以便安全地保持偏转引导器。此时,滑动器和斜坡能够以X形状相互作用,其中,偏转引导器与滑动器的腿部(Schenkel)邻接并与斜坡的另一腿部邻接。
[0016]为了确保输送带在正确位置绕转,有利的是,偏转引导器具有槽或侧边缘,在该槽或侧边缘内或者在槽或侧边缘之间引导输送带。这些槽或者引导器对应于纺纱机的锭距并因此负责使输送带保留在预定位置。此时,间隔保持器优选地如此实施,即,能够在张紧的位置中在偏转引导器的对应的槽内引导输送带,并且在对应的位置中在引导器的侧壁的上方引导输送带,以便可以由此更换输送带。
[0017]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上的压实装置的间隔保持器用于改变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的间隔,所述偏转引导器引导输送带与吸入管隔开间隔。间隔保持器具有至少第一、优选还具有第二间隔面、以及滑动装置。间隔保持器用于如前面所描述那样插入到压实装置内。间隔保持器通常能够容易地被配备,并因此能够简化输送带的安装或更换。
[0018]优选地,间隔保持器具有优选塑料制成的滑动器和优选板材制成的斜坡。由此,简化了间隔保持器在吸入管上的固定和安装,并使间隔保持器的操作特别简单。
[0019]如果滑动器和/或斜坡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卡槽,从而能够拥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卡定位置,则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之间的间隔被安全地保持在两个限定的距离内。输送带的安装或者拆卸能够因此简化,并且无需进行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间的间隔的调节。
[0020]如果斜坡具有用于固定在吸入管的槽内的夹紧装置,则能够将间隔保持器非常简单地固定在吸入管上,并且能够对在吸入管和偏转引导器间的间隔的调节进行设定。
【附图说明】
[0021]在后面的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的其它优点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多个压实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2示出间隔保持器的滑动器的俯视图;
[0024]图3示出间隔保持器的斜坡;
[0025]图4示出间隔保持器在张紧的位置中的压实装置的截面图;以及
[0026]图5是根据图4的处于解除张紧的位置中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图1中示出具有三个压实装置2的结构单元I的俯视图。在运转中,结构单元I例如被装入纺纱机中,如在DE 10 2013 107 353的图1中示出和描述的。结构单元I具有吸入管3以及偏转引导器4,吸入管3和偏转引导器4相互平行配置。在每个压实装置2或者在配置有压实装置2的每个纺纱位置均设置有输送带5。输送带5缠绕吸入管3和偏转引导器4。在纺纱位置的运转中,通过吸入管3和偏转引导器4如此绷紧输送带5,使其不能越过侧边缘6到达偏转引导器4。在输送带5之下,在吸入管3内配置有吸入口,该吸入口在此未示出,并且该吸入口设置用于使其对纤维须条进行挤压。吸入管3和偏转引导器4在其端部借助于保持器7相互连接。因此,对应的结构单元I能够作为整体从纺纱机中被取出或者再次被装入。
[0028]在本实施例中结构单元I示出三个压实装置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每个单个的压实装置可以作为结构单元I实施或者可以使多个压实装置2连接成结构单元I,例如八个压实装置2。
[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