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4638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自升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长丝领域设备,具体涉及自升压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锦纟仑微细旦全牵伸丝是指单根丝旦数DPF在1.0以下的锦纟仑全牵伸丝。全牵伸丝英文Fully Drawn Yarn,简称FDY。DPF英文全称为denier per filament,即每根单丝的“旦尼尔”数,简称:D或“旦”。“旦尼尔”描述纤维的丝束粗细的程度。而锦纶微细旦低温高压超细全牵伸丝是指单根丝旦数小于1.0D、总旦数在20D以下的超细丝FDY品种。它由于总旦数超细、手感柔软、吸湿性能佳、排汗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薄型贴身内衣面料、紧身衣面料和各种需要柔软、吸湿和排汗效果的薄型衣着面料之中。正是锦纶微细旦FDY具有单根丝微细、经不起外力易受到破坏、总旦数又超细的特点,使得在现有锦纶FDY生产设备机上依靠传统的锦纶FDY生产工艺方法难以实现,经常出现卷绕断头率高,丝饼筒重小,AA等级率低等情况,即使勉强卷绕出来的产品,由于其成品的断股毛丝多、强力低不仅不能满足高速经编机的织造要求,也满足不了普通低速织袜机编织的要求。
[0003]传统上制备锦纶微细旦全牵伸丝的组件即使增加自升压组件,由于内部过滤砂组件单一,或者其砂内部梯度设计不合理,从而不能满足现有高质量锦纶FDY成品生产工艺的要求。目前,一般企业大多使用单组分过滤砂,少数企业开始设置两组分过滤砂,但由于没有设置中间隔网。过滤砂受高压熔体冲击后容易交错串动,最终呈紊乱状态,不具上疏下密的渐进过滤梯度。这会导致过滤不匀,并导致丝束间单丝的强力不均匀,这表观上可反映在喷丝板喷出丝条时间的不一致;另一方面,不具备或者很快失去过滤梯度的情况下,会造成自升压组件腔内过滤不平均,个别地方过度过滤、杂质封堵,造成喷丝孔堵塞,影响了自升压组件寿命,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自升压组件,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升压组件,包括壳体、顶盖、壳体内部的分配网和位于分配网下层的喷丝板,顶盖至分配网间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砂、隔网、第二过滤砂和底网,壳体与顶盖之间设有密封圈;顶盖与第一过滤砂之间设有封网,分配网与底网之间设有分配板。顶盖与第一过滤砂之间的封网可以降低进入自升压组件熔体对第一过滤砂的冲击作用。分配板可以混炼已经升压的熔体,达到均化和分散的所得熔体的作用。
[0006]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旦锦纶制备用自升压组件内部过滤砂组织梯度化分层设计,并在各层之间设有对应的隔网,可稳定装置的过滤性能,延长装置的更换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成品AA率。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网包括支撑网和支撑网与第二过滤砂之间的金属无纺布。采用金属无纺布可进一步可以设置更致密的网孔,支撑网提供上述金属无纺布的支撑,保持过滤精度的细密,提升纺丝熔体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封网采用30至50目的不锈钢网,第一过滤砂5采用40至60目的金属砂,隔网采用50至60目的不锈钢网,第二过滤砂6采用60至80目的金属砂,金属无纺布的额定孔径为5至15 μ,支撑网采用50目的不锈钢网,分配网采用250目不锈钢网。在分层设计,各层梯度分明的基础上,提供了优化的实施参数,提高了纺丝熔体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锦纶微细旦全牵伸丝的优级率。
[0009]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内部过滤砂组织合理梯度化设计,并在各层之间设有对应的隔网,并保持过滤精度的细密,可稳定装置的过滤性能,提高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的混炼效果,提升纺丝熔体质量,增加成品AA率;并延长装置的更换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微细旦锦纶制备用自升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微细旦锦纶制备用自升压组件与现有技术的自升压组件的起始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微细旦锦纶制备用自升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圆筒形壳体1,壳体I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的顶盖2 ;30至50目的不锈钢封网51 ;40至60目第一过滤砂5 ;50至60目不锈钢隔网52 ;额定孔径为5至15 μ的金属无纺布532层;50目支撑金属无纺布532的支撑网531;分配板54 ;250目不锈钢分配网3以及喷丝板4。壳体I与顶盖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1。
[0014]壳体I与顶盖2之间设有的密封圈11。保证壳体与顶盖之间的无泄漏紧密连接,从而减少组件漏浆现象的产生,从而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封网51可以降低熔体进入自升压组件时对第一过滤砂5的冲击作用。第一过滤砂5和第二过滤砂6选用不规则菱形金属砂。隔网52分隔第一过滤砂5和第二过滤砂6,保持装置内部合理的梯度化设计,并提供第一过滤砂5支撑作用。采用金属无纺布532可进一步可以设置更致密的网孔,保持过滤精度的细密,提升纺丝熔体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支撑网531提供上述金属无纺布532支撑。分配板可以混炼已经升压的熔体,达到均化和分散的所得熔体的作用。
[0015]本实施例提供的微细旦锦纶制备用自升压组件内部过滤组织梯度化分层设计,并在各层之间设有对应的隔网或支撑网,保证装置梯度设计的稳定。
[0016]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分层设计,保持上疏下密的梯度结构梯度,提高了纺丝熔体的质量,大幅提高锦纶微细旦全牵伸丝的优级率。
[0017]自升压组件装置的目的是让锦纶微细旦超细全牵伸丝的熔体在通过该组件的“瞬间”获得纺丝高压(起始使用周期时16000kPa、结束使用周期时22000kPa),既避免了该熔体在此之前的螺杆、管道及箱体里长时间的高温引起的分子量降解,又令熔体在挤出初生纤维之前的“瞬间”获得能量,制得高质量的初生纤维,而且在高压情况下该熔体又容易通过快速流动而使熔体自混均匀,保证了初生纤维内在质量的均匀、稳定,生成的纤维不匀率低,条干好,染色均匀强力高。
[0018]为进一步测评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的效果,以规格“锦纶9D/10F微细旦超细FDY成品丝”制备工艺为例:将锦纶干燥切片原料,经过低温(246°C至252°C )控制的螺杆熔融装置变为熔体,该熔体再进入252°C至256°C低温控制的箱体(沸点为244°C的低温联苯-联苯醚气态系统)变为低温熔体,该低温熔体通过特别配方设计的自升压组件获得16000kPa (起始使用周期压力)至22000kPa (结束使用周期压力)的熔体高压,该高压熔体挤出喷丝板4后后形成初生纤维,该初生纤维先进入“ 10mm缓冷区”后进入侧吹风冷却成形,再经过喷油嘴上油0.5至1.2%后穿过2至3米的甬道自然冷却后,通过80至120kPa预网络在第一导丝辊和第二导丝热辊实现1.10至1.80倍的牵伸,制得的FDY长丝再经网络器后进入高速卷绕头卷装成为4至6kg的锦纶微细旦超细全牵伸成品丝饼。
[0019]上述产品,经国标GB/T 14344化学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测试,断裂强度达到4.76cN/dteX,外观质量“优等品”(AA)率达95.6%,相比同样方法测得的现有技术下自升压组件制得的产品,其断裂强度3.96cN/dteX,外观质量“优等品”(AA)率90.8%均有大幅度改善。
[0020]另外,随着装置使用时间的增加,该装置的起始压力会缓慢增加,当组件压力达到机械密封极限(经验值22000kPa)时,组件必须进行更换,进入下一周期的运行。经试验测得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与现有技术的自升压组件熔体压力曲线对比效果如图2所示。图2中横轴X表示装置使用时间,以天为单位;纵轴Y表示自升压组件熔体压力,以千帕斯卡为单位。a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熔体压力曲线,起始压力为16000kPa ;b是现有技术提供的自升压组件熔体压力曲线,起始压力为llOOOkPa。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自升压组件的更换周期能够达到90天,而普通组件的更换周期在40至60天之间。因此本发明延长了装置的更换周期,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本发明提供自升压组件熔体压力曲线变化率小,因此装置性能相当现有技术更加稳定。
[0021]以上表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自升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顶盖(2)、所述壳体(I)内部的分配网(3)和位于所述分配网(3)下层的喷丝板(4),所述顶盖(2)至所述分配网(3)间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砂(5)、隔网(52)、第二过滤砂(6)和底网(53),所述壳体⑴与所述顶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11);所述顶盖⑵与所述第一过滤砂(5)之间设有封网(51),所述分配网(3)与所述底网(53)之间设有分配板(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网(53)包括支撑网(531)和所述支撑网(531)与所述第二过滤砂(6)之间的金属无纺布(5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网(51)采用30至50目的不锈钢网,所述第一过滤砂(5)采用40至60目的金属砂,所述隔网(52)采用50至60目的不锈钢网,所述第二过滤砂(6)采用60至80目的金属砂,所述金属无纺布(532)的额定孔径为5至15 μ,所述支撑网(532)采用50目的不锈钢网,所述分配网(3)采用250目不锈钢网。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提供了自升压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盖、壳体内部的分配网和位于分配网下层的喷丝板,顶盖至分配网间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砂、隔网、第二过滤砂和底网。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旦锦纶制备用自升压组件内部过滤组织梯度化分层设计,并在各层之间设有对应的隔网,保持梯度结构的上疏下密,稳定装置的过滤性能,并延长装置的更换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成品的AA率。
【IPC分类】D01D1/10
【公开号】CN104963005
【申请号】CN201510320031
【发明人】茅伟萍
【申请人】茅伟萍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